近日,国家卫健委公布了2019年医疗美容违法违规典型案件。“广东遇美医疗美容门诊部超级别开展医疗美容项目,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案”入选,是广东省入选的两个案例之一。
2018年12月,佛山市南海区卫生执法人员根据群众投诉线索对广东遇美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进行检查。执法人员发现该诊所的实际医疗范围大大超过其经营范围。依据相关条例规定,该诊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被吊销之余还要“吃”罚单。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可开展所有诊疗科目
市卫生监督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医疗机构虽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但并不意味着其可以开展所有类别的诊疗科目。根据有关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其类别开展相应级别的医疗美容项目,凡违反上述规定的,视为超范围执业,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市卫生监督所提醒,未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许可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生活美容店,隐藏着巨大风险和隐患,卫生监督部门将依法严厉打击。各医疗机构也要严格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不可“越界踩雷”。
谨防合法诊所背后的非法行为
市民就诊时往往只顾看病治疗,而忽略医疗机构可能存在的超范围经营行为。然而,正是这些超范围经营的诊疗行为或非本专业范围行医等乱象,让市民就医安全难以保障。
怎样防范医疗机构这些看似“合法”却“非法”的行为,就诊时如何保护自身权益?市卫生监督所相关负责人提醒,市民就诊时可留意机构是否在显眼位置公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可通过查询民营医疗机构信用评价等级或“佛山市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平台”,辨别“黑诊所”和“游医”。
据了解,佛山于2016年印发《关于印发佛山市民营医疗机构信用评价暂行方案的通知》,率先在省内全面推行民营医疗机构信用评价工作。截至2019年6月30日,佛山市信用优秀的民营医疗机构达91家,较最初评定的17家显著增多。
今年,佛山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信用评价工作,拓宽信用等级评定范围、优化评价指标内容、加强信用评价结果运用,将医疗机构信用评价打造成佛山市医疗服务监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的一张响亮名片。
▲温馨提示:
如发现诊所超范围经营或受到伤害,可这样维权:
1.保留相关单据。前往医疗机构就医时,建议保存好各项就诊单据(包括有关病历、药品、以及相关票据等证据),以便在发生医疗纠纷时作为证据使用。
2.及时举报。如已遭遇无证行医行为,及时向卫生监督部门举报。(举报电话:12345)
(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通讯员佛卫监)
新闻推荐
跨海贸易圈:“捞生”背后的大格局 马来半岛的饭桌上,每一年都有“一带一路”新故事
在大洋之间,食材、药材、人才的流动数百年间一直在上演着。霹雳中医药学院。“捞起!捞起!捞到风生水起!”每到新年,在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