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佛山博物馆市民文化体验游活动中,一名小朋友在顺德美食博物馆参观。/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影友谭艳华摄制图/王淼冰
除了精彩纷呈的主会场活动,2019佛山博物馆文化周更把文博资源送到市民身边。在佛山五区,各博物馆、艺术馆同步举办近百场活动:品传统书画、观航空模型展、感受红色革命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博活动,让各区市民在家门口即感受到文博的魅力。
赏
传统技艺巧夺天工
南海区博物馆在佛山博物馆文化周开幕当天,拉开《见盏——寻味千年造盏工艺》展览序幕,为市民展出118件建盏。其中既有宋代遗物,又有现代复烧精品,每一件都可谓万里挑一,展现我国自古至今优秀的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同时,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体现出古人喝茶方式、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和变迁。南海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馆与福建南平市博物馆、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合作交流,引进“见盏——寻味千年造盏工艺”展,希望通过让文物“说话”,宣传中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激发人们对传统技艺的热爱之情。
近期,不少佛山博物馆、艺术馆还举办了许多与传统文化传统技艺有关的特色展览。走进天佑艺术馆举办的《崖柏的艺术》展览可细品崖柏雕件的鬼斧神工;到佛山梁园可在“玉见美好——佛山民间收藏玉器展”上感受古人推崇的谦谦君子美如玉的品质。在广东大观博物馆·岭南金融博物馆,更专门为100名报名博物馆文化周体验活动的市民提供解说导赏服务,让大家了解青铜器等众多藏宝背后的故事。这些展览为市民推开一扇扇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
品
中国书画空灵妙笔
“笔走龙蛇,力透纸背。整体水平很高。”昨日一大早,书法爱好者游春平就来到佛山市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文士风流”第八回守正与创新——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创作探索展正在这里展出,他边看边拍照记录。
“文士风流”是该馆携手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打造的一个艺术品牌。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主席王世国说,和其他的书法家群体不同,书法评论家协会会员书法家不仅精通书艺,更有学术文化底蕴,他们技道兼修,是学艺同参的文人书法家。此次展览共展出39件作品,质量极高。
当日,“大雅气韵——郜凌民中国画作品集”也在祖庙藏珍阁开展。展出的50幅作品以花鸟为主,其大写意的手法中,不乏深厚、朴实、豪放和简洁。“有八大山人和齐白石的影子,很不错。”前来观展的赵女士说,和几位同行交流之后,感觉收获颇丰,“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实则是大巧若拙,回归单纯。”
读
火与土的极致艺术
昨日,“非遗璀璨薪火相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志伟师徒作品展”在顺德区容桂展会场举行预展。本次黄志伟师徒作品展,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美术陶瓷分会作为指导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容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
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志伟一直在传承与创新上探索。他拓新创作手法,突破普通雕塑的固有程序,灵活自如发挥陶泥线条特有形态风韵,以泥条的“线”来塑“面”“形”“神”,自创“线塑”,备受好评。而他带徒,不仅要教会徒弟精湛的技艺,更要教会他们如何传承“工匠精神”。本次展览,黄志伟携近40名弟子集中展出一批写意石湾陶塑,尽显石湾陶塑精髓,吸引众多市民前去观展。
此外,“瑞鼠贺岁”鼠年陶艺生肖作品展正在顺德区清晖园博物馆展出。该展览共展出包括国家级、省级陶艺大师在内的40多位陶艺家创作的鼠年陶艺生肖,为市民呈现一场精彩的鼠年陶艺生肖文化盛宴。同期,“鼠你最精彩——石湾贺年生肖陶艺大赛巡回展”也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举行。这些活动都吸引了广大市民和游客近距离感受陶艺文化。
赞
祖国军备日新月异
在博物馆,不仅能抚摸历史肌肤,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和地方风土人情,也能感受到祖国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气息。
2019佛山博物馆文化周开幕当天,《祖国之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海陆空军备模型展》在顺德区博物馆展出,该展览由顺德区博物馆和广东华侨博物馆主办。即日起到2020年1月5日,70余套由广东华侨博物馆收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军备模型和航天模型将向市民免费展示。
顺德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模型展的展品涵盖了海、陆、空三军军备,包括驱逐舰、坦克、战斗机等先进军备模型。其中海军导弹驱逐舰、陆军99式主战坦克、空军歼-10战机等模型,是近年才公开亮相且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的装备,展示了我国国防科技及军队建设的成就。同时,嫦娥一号、神舟七号航天飞船、长征火箭等航天模型则展示了中国航天向空间站时代迈进的突出成绩。
“想不到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到高水平海陆空军备展览,非常开心。”昨日上午,家住大良的王女士特意带着儿子前来看展。她表示,此次展览展示了国家的科技实力,给孩子提供了学习平台,在观展的同时国家自豪感油然而生。
寻
先辈足迹传承遗志
作为革命老区,佛山博物馆文化周期间,高明区分会场各博物馆迎来系列红色文化活动,传承佛山红色文化基因。
《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高明爱国主义题材绘画展》正在高明区博物馆展出。展览展出80余幅精品佳作,这些作品以谭平山等高明红色文化元素为内容,有革命先贤的肖像,也有他们使用过的物品,如中山服、驳壳枪,甚至油灯、眼镜……一幅幅作品,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讲述高明革命先辈的事迹,再现了他们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连日来,展览大受市民追捧,“主题很鲜明,作品质量也很高。”不少市民为画展点赞。
28日当天,佛山市高明区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以下简称教育基地)迎来不少徒步市民。在这里,参与徒步的市民认真参观高明区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和谭平山故居等高明红色地标,感受红色文化基因。杜先生是明城镇麦朗村人,徒步终点就在其以前的家门口。“我在这里长大,以前每天上学都会经过谭平山故居前的这条路,谭平山是中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爱国者,值得后人敬仰。”
策划/汪慧琴、吴岚岚
统筹/佛山日报记者黎红玲
采写/佛山日报记者王晓丹、黄文婷、杨婷、
杨立韵、黎红玲
新闻推荐
▲昨日,2019佛山博物馆文化周主会场系列活动继续在中欧中心举行。佛山彩灯展位上彩灯艺术家在指导小朋友制作手工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