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会现场,4家中日企业参加了路演。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摄
“刨花板使用过后还可以进行回收吗?”“纳米纤维技术是否可以融入卫生棉生产中?”
1月8日,在“中日智造赋能湾区——南海区2020年日商新年会暨中日企业交流会”上,酒井产业综合研究所的路演项目引发了众多南海企业的兴趣。此次交流会上,共有4家中日企业参加路演。
随着去年8家日资企业的落户,南海全区日资企业已达到115家,总投资额超50亿美元,产业涵盖汽车配件、装备制造、机械、新材料、商贸和养老等领域。
“让我们倍感欣慰的是,这些企业在南海找到了最佳生存发展土壤。”南海区区长顾耀辉说。近年来,受政策红利、产业集聚的影响,一批批日本企业不仅入驻南海,也在南海扎根、发芽。
汤晓微李慧君黄绮铌王雅博
中日企业现场秀项目
一场路演带来技术的碰撞
凭借家居产业链、熔喷工艺纳米纤维、碳化硅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等众多符合南海企业发展特点的项目,来自日本的酒井产业综合研究所在此次路演中备受瞩目。
该企业由世界500强精工爱普生集团执行董事酒井明彦创办,依托其40年职业生涯的丰富经验和人脉,酒井产业综合研究所储备了一系列高端项目。
其中,酒井产业综合研究所研发的刨花板成为热门产品之一,计划应用于家居产业中。“在刨花板材料的生产方面,我们的技术生产出来的材料是有气味的,但是刚才路演中他们表示,能生产出没有气味的材料,希望与他们在这方面进行合作。”景兴健康护理实业董事长邓锦明说。
据透露,酒井产业综合研究所计划在南海区设立研发中心,与本地企业、院所合作研发,拓展在纺织(替代羽绒、高端无纺布)、汽车(隔音保温)、环保(过滤、吸附)、农业、碳纤维制造等领域的应用。
参加此次路演的日本企业还有Telexistence公司。“日本近年拥有5万家零售店,但人力方面已经出现缺口,通过机器人操纵物品,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成本。”Telexistence公司CEO富冈仁认为,很多机械劳动可以用机器人代替,通过远程操控技术,可以无限扩大劳动力的范围,包括零售业、医疗业以及养老业等。
“远程操纵的难点在于人与机器人能不能同步,一般机械手和人手有偏差,如果这个偏差小于5毫米的差距,就可以成功。”他表示,远程操作机器人不是最终目标,是让机器人实现自动化。他希望在南海能找到合作伙伴,共同研发人机协同技术,降低开发成本。
搭建平台加强合作
南海成为日企聚集洼地
2005年,本田汽车零部件落户,经过多次增资扩产,已成为佛山市最大的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随后,富士离合器、阿兹米特等10多家配套企业陆续进驻……如今,这一数据还在不断增加。
一批批日本企业相继入驻的背后,是南海区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优质营商环境所带来的强大吸引力。
“与之前单纯来华投资生产相比,越来越多日企愿意把他们之前在日本生产的核心产品转移到我国生产,他们迫切需要找到更快落地投产的方式和渠道。”南海区经济促进局副局长夏泽鸿说。
酒井明彦就表示,希望能将公司的核心技术引入南海,解决南海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达成互利共赢的目标。
日立化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日立集团旗下分公司之一,主要生产电子、汽车、新能源等领域用的高科技化学品。作为参与此次交流会的企业之一,该公司董事长武井裕之表示,公司正计划在南海寻求新的合作伙伴。“这里离我们的客户非常近,还有很多政府优惠政策,非常有吸引力。”武井裕之说。
近年来,为引入日资企业,南海着力打造专门针对日本企业的产业载体,如建设日本中小企业园等。同时,引入日本东丽水处理膜项目,东丽无纺布项目预计今年正式量产,开启了东丽产业园的建设。
除了搭建平台载体外,南海也一直与多个银行、中介机构合作,并进一步加强与日本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广州代表处等政府机构交流;与日本最大的中小企业发展银行——商工中金签订战略伙伴协议;引入广东猎投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投资机构,借助企业的海外资源帮助政府引进项目。
通过高效服务、载体建设、资本加持等,南海已然成为日本企业聚集的洼地,为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提供创新发展的沃土。
新闻推荐
桂城将投百亿打造新兴产业社区 南海中心城区发布映月新城规划,将瞄准三大定位加快完善城市配套
映月湖公园。戴嘉信摄地处广佛门户枢纽的桂城,将再次迎来区域升华。1月7日,映月新城规划发布及推介大会在佛山市南海区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