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佛山 今日禅城 今日高明 今日三水 今日南海 今日顺德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今日南海 > 正文

南海:有一种功夫叫日本

来源:南方日报 2020-01-10 06:03   http://www.kcqsx.com/


特约评论员龙建刚

一年一度的日商新年会1月8日在南海举行。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规格明显提高:过去由南海区经济促进局主办,现在是南海区政府主办。这样的升格,是南海区区长顾耀辉的提议。

面对新老朋友,顾耀辉真诚地表达南海心情:每当听到日企在南海成长壮大的故事时,我们都激动不已。南海日商友谊会会长牧保博回应说:我能感受到在外资企业中,顾区长非常重视日本企业的这份心意。

日本国驻广州领事馆总领事石塚英树坦诚相告:我任职日本驻广州领事馆一年多时间,已经听闻无数日企说得到南海区政府的强大支持。说实话,几乎从来没有一个政府可以得到如此多的赞誉。

双方说的都是心里话,而不是场面上的客套话。如果说日本企业有一种情结叫南海,那么,一代宗师黄飞鸿、叶问的故乡,无影脚、咏春拳之外,南海也有一种功夫叫日本。

也许可以这样定义南海:一个让日本企业扎堆的地方。

截至2019年底,在南海的日资企业已有115家,总投资超过50亿美元。这一数字,也意味着南海已经成为中国大陆日企最密集的县域经济体之一。一个可喜的态势是,入驻南海的日本企业数字每年都在刷新。

其实,20年前的南海与日本关系不大。那时,被视为投资热土的南海少有日本企业的影子。改变因广州成为中国汽车生产基地而发生。

2000年前后,本田、丰田、日产等日系车企相继在广州落户,一大批日本汽车零配件企业也伺机而动。这个巨大商机让众多珠三角城市心跳加速,几乎每个地方都渴望从中分到一杯羹,激烈的角逐由此展开。

南海并不是最早的竞争者,但却是最大的赢家。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扎堆南海的日本企业,已从最初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延伸到装备制造、机械、新材料、养老等诸多领域。蜂拥而至的日本企业,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也给南海新增了20多家税收超千万元的“纳税大户”。可以说,经济南海有显著的东洋印记,高质量发展的南海有日本力量的策应。

佛山要感谢南海,她所导入的“日本制造”强化了佛山作为一座制造大市的能量和分量。日本是我们的近邻,从产品质量而言,日本是离“佛山制造”最近的老师。

这样的南海是怎样炼成的?

南海是靠民营经济起家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农民纷纷“洗脚上岸”,开办工厂。这种发展模式造就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在铝型材、纺织、陶瓷、五金等行业具有全国领先地位。南海也与顺德、东莞、中山一道,并称广东“四小虎”。

时过境迁,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为主的南海模式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南海的土地、环境资源已经无法承载这些产业的继续扩张,必须引进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兴产业来推动区域经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2003年,南海推出“双轮驱动”战略:一手引进大型外企,提升整个产业链;一手推行“雄鹰计划”,扶持民营企业的升级调整。

去哪里找另外一个“轮”?日本三大汽车巨头落地广州让南海抓住了机会打造“广州整车、南海汽配”的产业格局。日本也因此成为南海招商的首选地。

从2004年开始,南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每年都要到日本招商,广泛接触日本各界朋友。尽管南海的领导频繁更换,但这个制度一直没有变过。因为有这样的接力和韧性,南海才有了这样的风景:外资企业以日资企业为主,他们大多是世界500强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

在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之前,南海也有招商,但招商对象大多是港澳企业,其中大多是南海乡亲。

从找“老乡”到招“老外”,这是一个新课题。

时任南海区委书记李贻伟提出一个问题:一个好的项目,就像一个美女,必然有众多的追求者,如何才能抱得美人归?李贻伟的看法是:招商谈判不是谁的条件好就跟谁,不然岂不是全世界最好的女朋友都被富人找去了?

李贻伟说:招商要以情动人,如果大家有感情,就算谈判的条件低一点,他都会选我们的。他对南海干部们说:要使对方“一见钟情,相见恨晚,不见不散”,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和知识面非常重要,要善于找到共同话题,引起共鸣。

南海有一套情感招商的方法论。这一招对日本企业特别管用。

佛山流行一句话:招商就是搬大树、追靓女。这句话最早是从南海传出来的。

这些年,南海有不少干部先后走上了重要的领导岗位,他们的主要政绩之一就是招商引资有成效,搬来了大树、追到了靓女。

刘铭恩感受很深。在出任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之前,他在南海长时间从事对日招商工作,去了50多次日本。谈起日本,他两眼放光,四个体会娓娓道来——

第一,要正确认识日本、日本企业、日本企业家;第二,对日招商,要找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第三,要有一支稳定的招商队伍,并持之以恒地开展工作;第四,要广泛结交日本朋友,尤其是日本企业的领导,不要光盯着项目,要和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多走动。评价中国地方的投资环境、招商政策,日本企业首先是听这些机构怎么说,然后才听我们这边的地方政府是怎么介绍的。

刘铭恩说,尽管他现在已经离开南海了,但凡日本朋友来到南海他都会见见。日本是一个很讲究交情的国家,招商引资,感情和信任很重要。

在南海,像刘铭恩这样的“知日派”不是一个,而是一批。刘铭恩说,在南海,去日本次数比他多的人多得是。

南海有一支精通日语、熟悉日本国情的招商队伍,他们堪称佛山招商战线的精锐之师。前不久,南海区一名副区长带队到日本招商,到了日本才发现整个代表团中只有他一个人不懂日语。

在中国版图上,日资企业最多的地方是长三角。2016年,南海在上海设立投资促进代表处,目的在于加强与日本企业中国总部的联系。

早在2010年,南海就专门为日本企业打造了一个产业载体——南海日本中小企业工业园,这是南海与日本经济合作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凡是进驻的日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选择南海太对了!

现在的南海又在谋划一个“日本科技园”,作为南海日本中小企业工业园的升级版。南海提出一个目标:让南海成为日资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投资的首站。

这样的“加码”,是顾耀辉主导的。

2017年3月,顾耀辉出任南海区区长,此前他担任佛山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局长,几乎没有接触招商工作,更无对日招商经验。到南海任职,他第一次外出招商去的是欧美,但成果很不理想。原因在哪?顾耀辉有两个发现:第一是文化差异太大,谈合作很难;第二是打交道的基本是华人圈子,很难接触到人家的核心团队。

那时,南海正在和日本的新材料巨头东丽集团谈合作。在与日本企业接触的过程中,顾耀辉感觉中日文化相近,大家容易交朋友,事情好办很多。

南海的对外招商也确立了一个基调:放眼欧美,紧盯日韩。

每年开春,顾耀辉都要去一次日本,他要求南海每个镇街的主官们每年都要去日本走走,交朋友、寻商机。2019年4月,南海在东京设立了驻日投资促进代表处。

日本人喜欢喝酒。在南海投资的日本企业有一个说法:先成酒友,后成朋友,最后成为战友。

顾耀辉是宁夏人,日本朋友很喜欢喝他的家乡酒——宁夏红。在日本人眼里,顾耀辉古道热肠、说话算数,凡是答应的事情一定会办到。

东丽集团感受最深:他们落户九江,企业扩张需要土地,顾耀辉排除万难,按时提供。提起这位南海区区长,日本朋友说得最多的是感谢和感动,他们很高兴、也很愿意与这样的南海人成为战友。

刚刚过去的2019年,又有8家日资企业落户南海。

南海正在转型,主要发力点是“两高四新”产业: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型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汽车和新材料产业。在产业合作重心方面,南海将瞄准更高更新的领域,比如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智能制造……

众所周知,日本在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方面领先全球,掌握着全球许多生产环节上的尖端技术。这是日本的强项,当然更是南海招商的优先方向。南海希望通过引入日本高端的制造业来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尤其是引入龙头企业来打造产业链的集聚。

日本企业对外投资也在发生变化。

一度热衷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的日本企业,从2018年开始加大了对中国的投资,原因在于三点:其一是东南亚国家虽然有人口红利、成本优势,但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跟不上,加上消费能力不强,市场需求不旺;其二是中国市场太大,而且增长很快,放眼全球,找不到可以替代中国的地方;其三是中国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中国政府坚持扩大开放,出台了有关外商投资的相关政策,给日本企业带来了政策上的强大支持和投资信心。

日本企业最新一波“中国热”有几个显著特点:对华直接投资主要以制造业为主、以隐形冠军企业为主、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广泛看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南海注意到这种变化,也有意识加大了主场招商的力度。招商重点从汽配转移到氢能产业。

在南海举办的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产业推介会、国际氢能产业大会,日本企业积极响应,其中包括佳能、日立、发那科这样的世界级企业。

南海的“日本功夫”越练越精了。

南海是高手,但南海也有很多对手。

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中国,很多地方加大了对日招商的力度。除了与日本交流合作一向比较紧密的山东、江苏,一大批“新军”也在乘势而上。比如长沙近日就召开了规格很高、规模很大的对日招商环境推介会。长沙与日本企业的合作呈现出多领域、深层次、高水平的态势。因有德国企业扎堆而享有“德企之乡”美誉的江苏太仓,对日招商也开始发力,成果非常显著。

以中小企业、草根经济为根和魂的南海,急需百年老店、工匠精神。这又是日本人的强项。

日本150岁以上的企业多达2万多家,连欧美国家也难以相比。日本长寿企业几乎全部是家族企业,这些企业都有着流传千百年的祖规、家训。里面不乏“诚信、踏实、勤勉、忍耐、仁爱”等字眼,闪耀着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子。秉承这种价值信仰,日本企业不会轻易受利益驱动而跨界经营,而是将行业技能向“更精更专”冲刺,这既保证了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也锻造了日本独特的工匠精神。

南海的“日本功夫”还需要精益求精、出神入化。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们希望南海有更快的速度。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知名时事评论员)

新闻推荐

搭建从农田到餐桌桥梁 好来客以优质服务开辟新时代农企发展路

广东好来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海滨。通讯员供图“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历来是民生焦点。这些年...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南海:有一种功夫叫日本)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