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记者周哲报道:1月11日,“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在桂城千灯湖活水公园开幕。28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家以“拓展的剧场”为主题,结合桂城千灯湖公园格局,创作具有当代语境、佛山南海元素和精神内核的27件(组)艺术作品,向公众展示南海的历史文化与城市精神。
作品涵盖多种艺术风格
据悉,本届公共艺术展以“拓展的剧场”为主题,共计27件(组)作品参与展出,艺术类型具有公共性和多元化的特征。本次展览强调作品及艺术家的跨界,参与这次创作的有雕塑家、建筑师,作品涵盖了雕塑、装置、建筑、综合艺术等多个方面。比如陶磊、吴笛笛的作品《空院》,让我们重新思考建筑与艺术的界限;蔡磊的作品《黑色之外191109》呈现了一种现实与非现实的情景性和剧场性。此外,在形态丰富的展出作品中,有超过80%的作品是为此次展览主题或针对南海的人文环境而创作。如艺术家范勃的《千灯印》的主体为佛山南海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产业转型的四个重要发展阶段中具有标识性和代表性的材料及产品,巨大印章般的主体造型提供一种无限上升的视觉呈现,成为佛山南海四十年改革发展的重要见证。
本次展览策展人何桂彦表示,雕塑可以作为风景、作为建筑,也可以作为一种能与公众参与并具有雕塑化视觉特征的装置。希望作品能与公众有一个更好的沟通,在带给公众审美享受的同时,也能使其领略艺术家的创作智慧。他还表示,南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希望此次展览能有一些与本地的历史、人文、视觉传统发生关联的,并且因地制宜,能与特定的空间与场域有着密切联系的“在地性”作品。
推动“城市+人文+艺术”对话
本次公共艺术展所在地桂城是南海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桂城在实现经济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着力丰富文化供给,探索文化赋能城市发展的模式。千灯湖音乐节、叠滘水乡文化节、粤剧艺术节、国际美食节等均是桂城连续多年举办的兼具品质和人气的品牌文旅活动。而“剧院丽影”、国际纪录片剧场等高端文化剧场,以及桂城文化影像志系列纪录片《扒龙船》《平洲玉匠》《林氏洪拳》为桂城增加了时尚都市的文化气息。一批批文化展馆、读书驿站也相继落成。
“这次艺术展前,许多受邀的美术家都曾提前来到南海采风、考察,因此展览中的很多作品都和南海的产业、地理、历史相关,展现了南海产业发展的成就、人民生活的变化以及城市的变迁。”南海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梁惠颜表示,希望公共艺术展能增加城市的温度,推动城市、人文和艺术的对话,让公共艺术与南海的历史文化、时代精神进行碰撞。
新闻推荐
丹灶镇第三届党代会第五次会议提出“聚势聚力聚焦攻坚加快建设高质量全面发展标杆镇” 弘扬有为精神 打响“四大会战”
中共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第三届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昨日召开。图为会议现场。昨日,中共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第三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