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警察戴着口罩湿透了。民警戴着口罩在巡逻中。铁骑队员戴口罩在重点区域巡逻防控。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艺明、龙成通通讯员张亿
我们是一个个普通的口罩,自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就成了“稀缺品”,警察成了我们志同道合的战友之一。我们的生命很短暂,最多一天时间来保护警察的健康,而警察们却风雨无阻逆行前线,用无数个日夜守护着大家。近日,记者替我们写下了不同的“守护”日记,记录着与佛山警察经历的那些难忘战“疫”瞬间,让我们对自己的“警察属性”充满了敬意。
艰辛:
寒风里暴雨中我们为警察揪心
我是辅警周泽锋的“战友”。2月9日,当时他戴着我从仅有8平方米的小板间房里走出来,我才发现这里是澜石派出所驻守家博城的护城河卡哨。他住的地方,既是卡哨内警辅人员的休息室,也是防疫物资和装备的储存仓库。我接班的朋友告诉我,他已经在这里连续住了17天。
我保护他的时间是当日凌晨0时到6时。冷空气笼罩下的佛山,深夜寒风刺骨。凌晨四五时的时候,周泽锋仍必须站在路面,留心观察过往的每一辆车辆。冷风吹来,他身体的每一寸肌肤都开始颤抖。这时,周泽锋不断地在路面上蹦来跳去,活动身体来取暖。远远看去,他好像在跳着“暖身操”。看起来既好笑,又让人心酸。
我们是凌晨众多驻守在禅城3个高速联合检疫检查站的民警的“战友”。2月15日凌晨,一场瓢泼的风雨伴着冷空气却突袭而来。这时,我的每一个口罩同伴都揪起了心。我们都知道,只要口罩一沾水,防护的功能就会减弱。然而为了站好岗,民警们依旧一身战疫“荧光黄”矗立风雨中,成为风雨中最亮眼的一抹“警”色。
倾盆暴雨之中,民警们依旧守护着禅城的第一道防疫安全门,对每一辆车上的人员进行了检查。挥手、检查、登记、检测、放行……相同的动作重复了一遍又一遍。他们渐渐湿透,我们也渐渐湿透。这时,我们不知道身上是雨水,还是真的幻化出了泪水。风雨一夜无眠,我们失去了防护的功能,正式退役。而他们,戴上了新的口罩,仍旧坚守着岗位,期待着雨过天晴的一刻尽快到来。
劳累:
大街里小巷中留下处处巡防足迹
“天啊,5.5万步!”社区民警刘智斌看了一下智能手表对同事说,“怪不得腰都弯不下去了,原来今天走了那么多路,都快一个马拉松距离了。”作为刘智斌的“战友”,我当然并不感觉到意外了,让我来回忆一下这一天,刘智斌究竟做了些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但我们可以采取措施降低风险……”2月2日早上8时,“大喇叭”广播声如常在清水街社区的大街小巷响起。刘智斌和同事拉着移动音箱走巷窜巷。初初“入世”的我知道我是为抗疫而来的,但仍对这一切感觉很新奇。
除了“大喇叭”,刘智斌还得处理各种疫情防控工作。早上11时半,某酒店附近发现了一辆来自疫情发生地的小汽车,他们匆匆跑去核查相关人员;下午2时多,他们赶到弼塘街驻守点,核查一体温超标人员情况;下午3时半,某居民楼有人聚众打麻将,他们又赶去劝离群众……
我是巡警铁骑队队长李超的“战友”。2月3日,我和李超坐在威武的铁骑上,沿着祖庙的大街小巷一路开去,我顿时觉得超威风……不过,千万不要以为他们很风光,他们负责禅城中心区域的巡防工作,从早上8时一直干到晚上10时,与其说铁骑,不如说是“铁人”。
这天,李超在巡逻到莲花广场时,看到一群人在聚众打牌。由于这些人屡教不改,李超直接把铁骑开进了公园,调大喇叭的音量,巨大的防疫宣传声顿时传出。我看到了这群人不胜其扰皱着眉头四散,也感觉到了李超在我里面嘴角上扬的表情。
险阻:
不顾感染风险千方百计破涉疫案
在疫情期间,每个人都非常注意个人卫生,但在2月27日这天,便衣警员李标戴着我,竟然在翻动垃圾桶内的垃圾。“这人到底在干什么?”我感觉到了围观观众传来的阵阵质疑声。如果我有一张嘴,我也会提醒他,戴上了我也不是百分百安全啊。终于,李标在垃圾堆里翻出了两张手机SIM卡,兴奋不已。
很快,我从他们对话里知道了原因。原来,这天早上10时许,一名女子被偷了手机,监控显示嫌疑人将SIM卡随手丢进了垃圾桶里,这可是让嫌疑人认罪服法的关键证据啊!
疫情期间,涉疫电诈案件多了起来。电诈分子往往藏于全省乃至全国各地,民警都会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前往抓捕。2月22日早上8时,这是城南派出所刑警霍浩滨来到普宁的第三天。经过连日的调查,他和同事终于确定了一名嫌疑人的位置。我是他当天的“战友”,一直陪到他蹲守。我没有离开过他的脸,这也就意味着他连半粒米都没有下肚。
下午2时许,我感觉到霍浩滨像箭一样冲了出去,接下来一名刚从酒店下来的男子,便被他们摁倒在地。男子在不断挣扎,我冷不防从霍浩滨耳朵上脱落。直到完全将嫌疑人控制住,他才捡起了我。
这一刻我既羞愧又自豪。羞愧是我没有在一刻保护到我的战友——这名两个孩子的父亲的绝对安全;自豪的是,面对这样随时被感染的风险,他们还是义无反顾,我感觉短暂的一生跟对了人!不信你看,嫌疑人和他的口罩正在自惭形秽!
感动:
舍大家顾小家只望早日脱下口罩
我是社区民警莫聚源某天的口罩,和他一起回“家”的时候,我才发现有些不对劲。这里明明是公寓酒店啊,为什么他要住这里?看着他打起视频电话和家人聊天,我终于明白了,他每天都要随时进入社区排查,为了方便工作提高防疫效率,他宁愿自费往酒店,“有家不归”!
我是交警李远荣1月31日的“战友”。此前一天,李远荣知道妻子冯叶霞快到预产期了,但职责所在,他还是要在次日凌晨坚守罗格收费站。他出发前的一刻,妻子冯叶霞还说,她是一名医生,因为怀孕无法参与这场战“疫”。“希望你坚守好岗位,不要为我担心。”
李远荣点了点头出门,但我知道那一刻他还是满怀愧疚。凌晨2时许,一阵急促的电话传来,他的妻子临盆了。他来不及换下身上的警服,便让同事给他全身喷上了消毒液。就这样,他穿着警服、在众人诧异的眼光中,急急忙忙将妻子送进了产房。我和他等待了一个多小时后,孩子出生了。
兴奋的李远荣再次消毒后,跑进了无菌产房。李远荣说,小儿子在抗疫的节骨眼出生,他希望在儿子长大后,能让他知道在自己出生的时候,曾经有无数人为了守护佛山、守护禅城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忽然,他好像想起什么,赶紧把我脱下。“来看一下爸爸的样子吧。”
嗯,这一刻我也体会到,戴上了我后保障了民警的人身安全,但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为了守护市民舍弃了自己的家庭,他们牺牲了太多太多。我是时候该退场了,希望我的同伴们也可以早日结束它们在这场战“疫”中的历史使命。
后记:和警察并肩战斗让我们感动
我们还记录下了“疫情不退,我不退休”的60岁老交警赖道侦、岗前拍下比心照的双警夫妻莫南浪和李艳、霸气喊话让电诈嫌疑人自首的女民警吴虹等,这里就不一一述说了。最后,一个由老百姓捐赠的口罩同伴,还想再说一下。
我不是一个配发的口罩,我是由热心群众送到派出所给民警的。老百姓捐赠的口罩,有效缓解了基层一线民警口罩需求的压力。我生命中的这天,与同济派出所一名民警一起值班。傍晚,一名小男孩在父亲的陪伴下冲进派出所,放下了一箱箱方便面和牛奶。等到民警反应过来,他们早已开车扬长而去。当天晚上,民警通过车牌辗转找到他们,我才知道这些都是小男孩用自己攒下的压岁钱给民警买的。
这样的场景,在各个一线执勤点经常上演。送口罩、送糖水、送凉茶、送奶茶,老百姓都在尽己所能,给前线的战疫民警提供最有力最暖心的支撑。
感恩有你们,让我们有幸和警察并肩战斗。
新闻推荐
禅城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综合保险项目签约 为7万家企业投保10亿元
佛山日报讯记者冯栋通讯员罗成报道:昨日,禅城区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综合保险项目签约仪式举行。该保险总保额达10亿元,惠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