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段思午
3月5日,佛山市委常委会议暨市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会议提出,慎终如始加强疫情防控,精准有序推动复工复产。
对于经济总量即将站到2000亿元门槛上的禅城而言,如何推进复工复产,成为摆在全区领导干部、企业家、各行各业从业者和广大群众面前的一道新考题。
据媒体报道,2月2日至3月9日,37天里,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市长朱伟曾先后12次到禅城区调研。从这些调研中,能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对禅城的期望所在,也蕴含着禅城如何更有效地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努力交出合格的“禅城答卷”的信号。
一是在书记市长调研企业释放出的转型信号。
2月2日,鲁毅就前往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航天柏克(广东)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安东尼针织有限公司、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欧司朗(中国)照明有限公司、佛山佛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成立亿集团有限公司、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吉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腾龙光学(佛山)有限公司都曾出现在书记市长的行程中。
从企业名单可以管窥禅城产业转型的努力。近年来,禅城制造业密集布局新能源、高能激光等“未来产业”,科力远等项目成为禅城先进制造业的龙头。禅城提出要抓紧建设或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军民融合产业集群、泛家居产业集群、大健康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等五大产业集群。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无论是复工复产的主动性,还是危中寻机的积极性,五大产业集群的企业示范效应不可忽视。更值得关注的是,以佛山市安东尼针织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企业,可能将为禅城大健康产业链延伸更多价值。
二是建设“首善之区”的创新信号。
从社区防控到项目建设,从生活保障到线上教育,书记市长行程中,村居基层治理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也占有较大比重。
2003年建区以来,禅城先后探索了党建为引领推动政务服务、基层治理等领域改革,“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社会综合治理、共享社区建设等重点改革项目享誉全国,这里还汇聚了全市最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资源。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赋予禅城做大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功能的重大使命,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再次勉励禅城打造佛山“首善之区”。
此次疫情中,无论是农村连片防控,还是无物业小区独栋楼管理,禅城有了新的探索实践。今天,禅城也正在建设禅医健康城综合体,建设佛山LEH国际学校等新的公共服务设施。如何把疫情中的实践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新经验,如何加快推进公共服务项目建设赋予城市竞争新动能,正是禅城建设“首善之区”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是复工复产的务实信号。
在推动复工防疫工作中,禅城出台了《关于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坚定发展六条政策意见》。这个被称为“禅六条”的扶持政策,真金白银拿出了15亿元扶持企业。针对辖区服务业比重约占六成的实际,“禅六条”第一条就提出是对住宿、餐饮、旅游等受疫情冲击较大的服务行业的扶持。依托辖区金融保险业发达的基础,区联合保险机构为全区所有企业提供总保额10亿元的复工复产疫情防控综合保险。这些都切中了企业复工复产的痛点。
在转型中创新,在创新中求实,正是努力交出合格答卷的禅城底气所在。
(作者系南方日报记者)
新闻推荐
华为云WeLink推动政府智慧政务建设 助力政府高效协同办公
全行业复工复产正有序且深入地展开,突袭的疫情并没有让这个社会停摆一天,一方面是因为各地区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务人员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