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槎欧洲工业园内的佛山市蓝波湾科技有限公司已有序复工。张槎街道供图
佛山市安东尼针织有限公司内,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生产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目前该公司防护服日产量为1000件,隔离服日产量为3000件,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了保障,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
在禅城区张槎街道,越来越多企业逐渐复工,加快追单节奏。作为佛山工业重镇,张槎集聚了大量企业和大小工地等3万多个市场主体。为了确保安全复工复产,张槎对企业和工地进行统一指导、分类管理、先急后慢、分批复产,既抓好疫情防控又保障经济运行,努力变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难”为“两全”。
●南方日报记者高绮桦通讯员周朗
开展分类管理服务
为企业提供统一指导
自2月10日复工以来,越来越多企业正重整旗鼓努力将生产进度“抢回来”。截至3月8日,张槎已复工企业累计8177家,总复工员工126045人。
亮眼的复工数据背后,是张槎努力变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难”为“两全”“两赢”,实现“双战双赢”的成果。
早在2月3日,在禅城区发布《企业复工申报工作指引(第一版)》后,张槎街道就立即跟进,按照“网上申报、实地核查、备案巡查”三步走,连日来加紧与企业联系,符合条件的方可复工。
考虑到《指引》内容众多,企业短时间内难以消化,张槎加强宣传指引与分类管理。张槎街道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联合张槎总商会号召企业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向企业进行统一指导,并为企业提供防疫知识培训视频、复工复产指引等,要求企业复工前必须申报员工信息及防疫方案。
在推动企业有序复工方面,张槎按照纳税大户及规(限)上企业、公有资产园区及封闭管理的民营产业园区、村级工业园三种类型进行分类管理、服务。其中对289家纳税大户以及755家规(限)上企业,张槎依托网格化机制,以片区为单位,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巡查组,主动对接,“一对一”服务,要求企业严格落实复工标准。对符合复工标准的企业,张槎主动联系并上门落实复工情况。
针对已复工企业,张槎依托网格化综合管理机制,对企业的硬件配备及员工情况进行核查,要求企业严格落实“四个到位”“八个一”复工标准。
复工当天,张槎街道相关工作人员第三次到佛山市蓝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指导复工复产。“指导指引很细很实,让我们很顺畅。”蓝箭电子总经理袁凤江说,目前,公司24小时不断生产,试图把年前接到的一个月订单“赶出来”。
同日复工的腾龙光学,生产经营逐步恢复,复工10天员工返岗率已达74%。该公司总经理张凯对经营前景充满信心:“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相信人员会逐步到位,供应链也会恢复正常。”
建企业联络员制度
助其筹措防疫物资
“我们想方设法把"教条式"的防控措施尽可能暖心化。”禅城区张槎街道智城社区党支部书记陈胜杜说。随着复工潮的到来,张槎尽最大的努力为企业解决防护物资短缺、员工未能及时到位等困难。
其中,为了解决测温仪、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张槎组建“暖春”工作专班,建立重点企业联络员制度,帮助复工企业筹措防疫物资。
一方面,张槎前期通过电话联系及现场检查企业,登记汇总辖区共104家企业需求口罩292060个、测温枪123把。通过多方努力,目前已为部分企业解决口罩28000个,测温枪120把;另一方面,张槎按照市区部署,调配近60万个口罩以2元的单价对辖区有需求的企业销售。
截至3月8日,张槎累计共有4210家单位通过禅城惠企小程序申购口罩702094个。张槎已经致电或短信通知联系3949家企业,逐一确定申购数量并指引支付流程,其中2962家企业已经完成支付并提货,累计出售口罩550079个。
企业用工方面,张槎联动各级人社部门,解决企业迫切用工问题。2月21日,在部门的帮助下,国星光电用7辆包车接回179名员工。之后,针对省外非重点疫情地区员工,国星光电将联合有关部门采用省际返岗员工高铁专列等方式,解决员工返工的交通困难。
智慧新城则制定分批复工方案,帮助园区企业梳理复工流程,制定车流人流疏导计划,并派专席客服解答企业疑难、跟进服务。2月10日,智慧新城正式复工,3000名员工顺利返岗。
由于张槎企业数量众多,员工来源分布十分广,对外来人员的筛查也是复工核查的重点工作之一。为此,张槎街道未雨绸缪,此前就联合第三方公司,开发出“复工企业员工健康情况摸查表”小程序。当地要求企业把每一名员工的信息每天上报,利用大数据比对筛选出重点人群。
在张槎下朗村,该村通过村企联动,指导园区实施封闭式管理。据了解,张槎下朗村各园区只设立一个出入口,并组织专人在卡口24小时值守,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监测管控,对访客、货运司机、搬运工人等外来人员的行动轨迹进行查询并登记身份信息。
设功能组形成合力
高效管理服务村居社区
一手抓复工复产,一手抓疫情防控。事实上,从春节前开始,张槎街道领导班子就一直坚守岗位,统筹指挥疫情防控工作。在张槎街道党工委的统筹下,包括成立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等在内,一系列紧急防控工作迅速铺开。
一方面,张槎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多个功能组,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疫情防控工作,按照“查、控、隔、消”方针,发挥联防联控理念以及社区作用,全面落实防控工作;另一方面,张槎街道领导班子和职能部门领导下沉到村居、企业,加强联系指导和服务支持。
在张槎各项防控疫情工作中,都能看到工作组干部们的忙碌身影。一次次送政策,一批批送物资,持续不断送服务——疫情期间,工作组成为了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针对居家隔离人员,工作组组织队员会同各社区党员干部组成专项工作小组,为他们提供生活服务。“你们的食材和生活用品我们放在门口了。”“近来有遇到困难和问题吗?”连日来,他们亲自逐户上门送物资、了解各户人员生活状况。
在这场疫情当中,村“两委”发挥了良好的防控作用。在张槎西部,莲塘、大富、村头、村尾四村启动协同联防,实行网格管理,团结全体党员、村民群众,积极宣传管控。
“莲塘村外来居住人口4000多人,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增强。”莲塘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锦碧表示,每条村都各自有多个出入口,除了主路还有各条窄道能进入。分别管理的话难度很高,时间一长,人员容易松懈。“莲大片区四条村许多居民互相是姻亲,大多互相认识,加之四条村的生活区都聚在一起,更容易形成合力。”
自1月27日起,四村就联合实行“半封闭式”管控,每条村只留一到两个路口作为车辆和人员的进出通道,其余路口全部封闭。各村委会成员、治安队员、高新区民警、党员志愿者和村民志愿者等组成的工作队伍在出入口进行值守检查,实行6小时轮换制,24小时不间断防控,确保各个时间段都能有效落实管控。
■一线聚焦
64个在建工地实行“挂图作战”
和企业相比,工地的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组成复杂,加上工地类型多,涉及房地产开发、市政道路、水利等领域,管理难度大,防疫工作量庞大。
为了让工地顺利复工复产,张槎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专门下设了工地环卫防控组(下称“防控组”),并制定专项方案,由44名组员负责张槎64个工地项目、3个环卫管养企业以及15个村的环卫保洁管理的疫情防控工作。
“我们画出了在建工地位置的分布图,分成五个小组进行"挂图作战"。”防控组办公室主任、张槎街道国土城建和水务局常务副局长张瑞锦介绍,防控组强化督促指导,落实各工地春节后返工、复工人员申请报备,明确工地返工与复工前工作准备、复工复产后防控等工作,并与各工地签订疫情防控工作责任书。
目前,五个小组坚持每天对64个工地项目多次巡查,要求各工地在复工前做好人员出入登记管理、每日体温监测、督促留守员工佩戴好口罩,储备好防疫物资和做好应急准备,加强内部环境卫生管理,做到定期消毒。
张瑞锦表示,为防止因人员流动而产生筛查疏漏,张槎要求在工人未回佛山前,工地就把计划复工的员工信息上报。通过审核后,工地方可通知员工回佛山并申请复工。
“申请复工的名单要和返工的名单进行逐一核对,如果不是此前通过审核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工地。”张瑞锦说。在复工审批上,张槎按照先急后缓、分批复工的方式开展指引,项目急的先开工,项目必需的工种先进场。
新闻推荐
广东华车智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 党员“六个带头”汇聚强大抗疫力量
2月27日,广东华车智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李利克召开支部会议。/佛山日报记者张弘弢摄有年龄较大的高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