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的制衣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缝制衣物。/佛山日报记者吕润致摄
与时间赛跑,就是与疫魔较量。
三个月前,1月25日晚9时,当大多数人在家里享受过年团圆时刻时,高明一批党员干部完成集结,奔赴各高速公路出口24小时值守。这项排查措施的实施比全市部署早了3个小时。
2月15日晚,高明发出《致高明企业家的一封信》,是佛山五区首封针对性回应企业家热点难点问题的公开信,传递出党委政府全力指导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的决心。
赶在“五一”黄金周前夕,高明面向全市派放总值2000万元的消费券,为经济恢复按下了“快进键”。面对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战斗,高明疫情防控实现常态化,至今仍然保持本土确诊零病例。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截至4月22日,高明区517家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100%,返岗率达到91.29%,经济发展正呈现企稳回升良好状态。
接下来,高明区将坚定信心决心,坚持稳中求进,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全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文/佛山日报黎翠怡、冯慧雯通讯员明宣
党建引领示范带动
超2000名区直机关党员支援一线
1月23日,广东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就在当天,高明区第一时间召开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在随后的短短时间内,高明接连召开多个紧急工作会议,迅速将区防控领导小组升级为防控指挥部,落实领导在岗带班制度。
高明区委书记徐东涛、区长梁耀斌等区党政领导班子多次带队深入一线,检查指挥疫情防控工作。党建引领,才能一呼百应;以身作则,才能以上率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引导示范下,春节假期,全区公务人员及广大党员干部集体放弃休假,提前返岗,以强大战斗力共同奋战一线。
“这个社区任务最艰巨,我来!”“作为党员,我先报名!”哪里有疫情风险点,哪里就有他们奋斗的身影。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高明党员先锋主动出征,投入一线战斗。
接到医院凌晨的通知后,周雨希等一批党员医护工作者迅速出列,驰援湖北;年轻党员干部主动请战,承担检查站通宵夜班的值守工作;社区党员挨家挨户走访,日行3万步,为居家隔离人员送蔬菜并提供心理辅导;明城镇成立老乡临时党支部,以支部带领老乡,使得大家心理距离近了,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面对“返工潮”带来的压力,高明区从43个区直机关单位中组织调度党员干部下沉4个镇街77个社区(村),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全区2386名区直机关党员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这些下派基层的人员自觉接受属地镇街任务安排和管理,工作重点放在人员密集、管理难度大的社区(村),充实人手紧张的一线岗位。
很快,全区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纷纷行动起来,充分发挥无职党员、网格党建、党员楼长、党员先锋岗等工作机制作用,深入家庭、园区、企业和出租屋做好防疫工作。
把防控的责任扛在肩上,把群众的安危放在心里。在各级党组织的带领下,党员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群防群治全员参与
基层一张网筑起防疫铜墙铁壁
“叔,最近几天外来工开始返岗复工,街上人员流动多,没事不要出门了。”家住荷城街道玉兰巷的曾宝权记得,从大年三十开始,自家房门就一次次被志愿楼长敲开。
但这样的密集敲门提醒,却让曾宝权内心安定。在荷城老城区,有些居民像曾宝权一样居住在单体楼及老旧小区,防疫信息获取滞后,但志愿楼长挨家挨户通知,信息及时传达到户。
这是疫情期间,高明城市基本单元落实防控工作的真实写照。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村居小区承担着“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中枢角色。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这场战疫中,高明1550名“志愿楼长”把街道防控触角延伸进单体楼、住宅区等城市基本单元,做到了反应灵敏、快速响应,发挥了逐层对接这种基层治理模式的巨大效用。
自2月10日起,明城镇明城社区设立绿色围蔽墙,对老旧小区管理实现一个关口进出。每个转角墙还张贴着“末梢群”微信二维码。党员干部在群组及时更新信息,让住户安心。
城区借助线上平台严密管控,村居则依托传统的好方式传递防疫信息。针对村居宣传的薄弱环节,高明利用遍布全区648个村组“村村响”系统共计2350个喇叭,让疫情防控动态信息准确地传达给每一个村民,尤其是定时循环播放《新冠肺炎小知识》《预防新冠病毒感染音频》等新冠肺炎防控信息,实现防疫宣传全覆盖,为基层群众第一时间了解疫情防控工作进展、疫情资讯及防控科普知识等提供了信息源。
大喇叭能够有效解决部分群众尤其是老年人缺乏互联网信息获取途径等困难,让疫情防控信息能够更有效地传递给群众。荷城街道伦埇村村民黄伯说,村里的老人离不开“亲近”了十几年的大喇叭,听了大喇叭的宣传和阅读宣传单张后,也都自觉行动起来。
众志成城同舟共济
各界共筑疫情防控爱心墙
抗击疫情是一场同舟共济的全民行动。
在这场战疫中,越来越多精干救援力量赶往湖北并肩作战。其中,高明24名医护人员视疫情为命令、把险情当号角,不辞辛苦、星夜驰援,直奔一线,连续作战。
医疗队伍驰援湖北,志愿团队守护高明。疫情当前,数以千计的志愿者迅速集结,分批次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一个多月来,高明一二三公益团队呼必应,召必来,协助医疗设备企业复工复产、参与社区人员排查和测温工作、做好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为高明战疫贡献志愿力量。
“除夕至今,从街道到社区,全员无休。”回望过去一个多月,高明一二三公益团队理事甘长勇最大的感受就是各项防控措施不断细化、升级。大年初五,高明36名青年主动请缨,成为机关团干青年志愿者,24小时轮值支援交通一线设卡检查工作。
同时,爱心企业、热心群众和公益组织等社会各界筹措物资,凝聚起战胜疫情的“人民防线”。
高明区中医院提前摸查防疫物资、组织医务人员培训,开展“新冠肺炎预防中药免费赠饮”爱心活动,贴心的举动把温暖浇灌进群众心田;辖区乡贤、企业和社会力量或送消毒物资,或送生活用品,或送热腾盒饭,满满爱心凝聚成疫情防控“爱心墙”,涓涓细流汇聚成疫情防控“爱的海”。一个个感人的凡人善举,一件件暖心的支援物资,温暖了抗疫一线每个人的心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爱的力量。截至4月10日,仅高明区慈善会已经接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社会捐款共516.44万元。
关键时刻,更能显现出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重要性。在各条阵线上,企业、志愿者、普通群众等各方支援力量奋勇作战,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复工复产双线作战
一揽子撑企措施让企业信心更足
“疫情面前,有了这笔合作资金,我们将进行自动化改造,解决缺工难题。”拿到首批授信签约名额,佛山市网冠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严继明坚定了在高明投资发展的信心。
与网冠金属制品类似,据统计,仅在西江产业新城内,已有超过300户中小微民营企业,占据新城各类登记在册企业的半数以上,当属发展的中坚力量。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由来已久,加之疫情影响,部分中小微民营企业在复工复产时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对得到金融机构支持的需求尤为迫切。这轮新城联合银行提供2亿元意向性总授信额度,无疑就是雪中送炭。
政企同舟共济,支持企业共渡难关。
这是一封及时的公开信。早在2月15日晚,高明区发出《致高明企业家的一封信》,这是佛山五区首封针对性回应企业家热点难点问题的公开信。信中强调,高明区将尽最大努力、创造最有利条件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这是一场“政能量”的撑企行动。2月18日,高明区印发《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的十五条政策措施》,涉及经营、融资、用工、物资保障等多方面,所涉及的区级扶持资金规模达1.1亿元。其中,对企业复工最迫切的共性需求,“高明通”线上平台增设口罩申购、返岗直通车等功能板块;为解决用工缺口,对新招员工或者未能按时返岗的疫情重点地区职工,均给予一次性补助;为推动消费复苏,继推出1万张半价门票以及半价房价优惠活动后,又在“五一”假期前夕派放2000万元消费券……
这是一次温暖的调研活动。同时,高明出台2020年“企业暖春行动”工作方案,其中区级暖春行动调研分28个工作组进行,统一利用1~2天时间调研企业,听取企业呼声,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
当然,严峻的疫情让各行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高明也有不少本土企业在危机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例如,2月初复工以来,广东溢达逐步转产口罩,“十如仕”口罩热销国内外,订单生产已排至6月初。佛山柯维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空气消毒净化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疫情之下尽管已有超过九成员工到岗,依然忙不过来。
坚定信心决心,坚持稳中求进。4月23日,高明召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提及全区要从眼前的困难和危机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系列政策措施,高明将积极把握新机场、新基建等重大发展机遇,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何惠健通讯员明教宣报道:经过两个多月的线上教学,今日,高明一中等12所学校的高三、初三学生正式返校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