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廉江安铺镇茅坡村的扶贫制衣厂认真作业。本报记者 李忠 摄本报讯(记者曹龙彬见习记者杨雅丽通讯员谭小羽)“在扶贫制衣厂上班,每天有100多元收入,还可以照顾家庭,特别高兴!”4月28日,在廉江市安铺镇茅坡村扶贫制衣厂,工人罗水琴喜笑颜开地说。在佛山市禅城区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指导支持下,该村新建的扶贫制衣工厂于4月16日试运营,预计可带动40多名贫困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走上可持续脱贫致富之路。
小投入,大改变。扶贫制衣厂利用湛江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返还本金40万元(属人均2万元资金),将村内空置的市场改造成厂房,首期厂房面积120平方米,拥有自动化衣车设备31台,可创造扶贫就业岗位40多个。投产后,扶贫制衣厂按照“政府支持、支部搭台、企业唱戏、贫困户受益”原则,引进本地乡贤创办的廉江市教育服务有限公司合作经营,扶贫资金撬动+本地乡贤牵头+市场化运营的创新模式,保证了制衣厂的可持续经营。
茅坡村党总支部书记黎石志介绍,扶贫制衣厂实行厂长负责制,厂长由村委会和合作公司共同聘请,经营所得的全部利润都归扶贫制衣厂所有,以分红的形式发给贫困村民。此外,村民可以灵活掌握上班时间,兼顾家庭。在家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既能接送小孩上学、打理农作物、照顾老人小孩等,忙完自家活后可选择在扶贫车间上岗,每月按件计酬,十分方便。
“以少量的扶贫资金撬动企业力量参与,为茅坡村贫困人口的可持续脱贫,建立了初步的产业支撑。”佛山禅城区民政局驻茅坡村第一书记龙志黔表示,茅坡扶贫制衣厂的建立,直接带动村内贫困人口就业,更为重要的是,乡贤企业家参与的长效脱贫模式,将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
新闻推荐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于佳宁: “新基建”风口下 区块链怎么入局?
从中央的部署,到资本市场的热捧,“新基建”无疑成为近期社会的热点。但此前并未明确区块链是否纳入“新基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