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3月9日,禅城环卫工人麦晶灶在新西街公共厕所内对镜子进行消毒。/佛山日报记者符诗贺摄
②张槎分局市政科工作人员邓旭在留观点值守。/通讯员供图
③禅城城管“党员+”突击队。/通讯员供图
突击队一夜之间集结107名党员,奔赴抗疫一线,深入城市各个角落维持秩序、建起安全防线,在短时间内帮助社区有效提升疫情防控水平,通过联防联控,为街坊筑牢安全堡垒;
清运垃圾、公厕保洁、留观点值守……面对危险的防疫任务,他们勇于担当,敢于“逆行”,义无反顾充当“把关人”,牢牢守住一道道城市“安全门”;
当起“管家”、服务员、检查员和宣传员,关心着每桩民生琐事、企业疑难,每天穿街过巷、巡视检查、压实责任,在大街小巷上留下数以万计的脚步。
他们拥有共同的身份——禅城城管人,涵括环卫养护、公用事业服务、园林绿化、城管执法等岗位,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全体人员奋战在防疫一线,开足马力守护城市有序运转,成为这场无硝烟战役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文/佛山日报记者林晓平通讯员朱晓燕
关键时刻“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
今年1月31日,在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大院,107名党员排成11支分队整齐站立,面对党旗集体宣誓、迅速进入“战时状态”。这支队伍就是连夜报名集结、主动加入疫情防控的“党员+”突击队。
此前,禅城城管“党员+”突击队曾在拆违整治、抗击台风等历次紧急任务中有过出色表现,发挥出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此次应战也不例外。随着抗疫集结号吹响,“党员+”突击队的机制优势立即显现出来:队伍一成立,党员们随即奔赴战疫第一线,或到菜市场蹲点巡查,或巡查公园等公共场所,或处理垃圾清运保洁、或参加应急处置,以实际行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
其中最迫切的工作,就是深入基层协助社区短时间内提升疫情防控能力。突击队派出党员骨干,前往挂点的白燕、朝安东、燎东、马岗和清水桥社区,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防线。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我们党员的身影。”城管“党员+”突击队践行曾许下的诺言,发挥专业优势、随传随到,给街坊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白燕社区,面对建筑老旧、出入岔道多、任务多、人手缺、进度滞后等情况,突击队队员迅速把社区围蔽起来,设置9个关卡,并由队员加入值岗,让出入管理不留漏洞。在他们的支援下,短短3天内,守护白燕居民的防疫墙就建立了起来。
进驻燎东社区后,突击队队员发现,设在3个出入口的防疫服务站入夜后能见度较低。突击队立刻组织党建共建单位施工人员到现场勘察,很快就装上了3盏路灯,照亮防疫服务站的值守夜。
防疫硬仗,关键在末梢,成效看基层。战疫中,禅城城管以“党员+”突击队、巾帼先锋队及政企联合应急先锋队等为抓手,做到靠前指挥、科学调度、统筹力量、精准施策、坚定信心,严守疫情防控第一线。这也为全区下沉防疫力量、织密基层防控网的工作作出贡献。
有力守护
留观点内的“逆行者”
不论是到垃圾站开展清运工作、在公共厕所进行保洁消杀,还是到防疫监测站或留观点等一线参与防疫……在这场战疫中,涌现了众多城管“逆行者”身影,他们以无私坚守彰显城管担当。
为推动全面复工复产,禅城区为从(经)疫情发生地返禅人员准备了多个留观点用于集中隔离观察,亟须驻守人手加入。任务当前,作为重要支援力量,“城管蓝”参与到留观点的驻守工作当中。
测量体温、跟进记录、无接触送餐、组织消毒、收拾垃圾、转递物资、报送数据……留观点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工作量巨大。每天更会遇上很多突发情况和难题,非常考验工作人员的细致与耐心。
“疫情防控任务没有结束,我暂时就不回家了。”张槎分局违建中队外勤执法队员李凌霖刚从村居摸查完回来,给家人留下几句话后,又匆匆来到留观点报到,从城管小哥变为“酒店经理”。
值守留观点酒店的一个月内,李凌霖接待了数百名从(经)疫情发生地返回人员。其间,他曾转移高风险客人;为长者量体温找器械,为其急寻降压药;为患有糖尿病的人员跑腿安排无糖饭餐;为隔离人员送上姜茶,安抚其情绪……他用实际行动为隔离人员送上了温暖。
来到留观点“上班”的第一天,张槎分局市政科工作人员邓旭就遇到入住高峰,忙得不可开交。为了节约防护服,他不敢多喝几口水,以免上厕所。每当有人登记入住,与对方保持两米距离的邓旭不得不提高嗓门说话。由于喝水少,说话多,他的嗓子一度嘶哑。
忙得连工作餐都不能按时吃上,处理完值班事情时已到凌晨,邓旭脱下闷热的防护服,回到房间也顾不上浑身汗水,直接倒头睡着。仅头一天,他就接待了约50人入住,收集填写入住个人资料和证明200余份。
面对既辛苦又高风险的工作,他们没有丝毫退缩;连续加班值守却毫无怨言……这不仅是留观点城管人员的工作日常,更是连月来禅城城管系统全体人员的真实写照。
城管“温度”
多举措助推复工复产
为了在特殊时期帮助企业有序地复工复产,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制定了《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十项措施》,全力推动企业“暖春”行动与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相结合,助力推动经济平稳运行。
十项服务措施包括“一对一”服务相关企业、解决复工疑难问题,开通网上申报绿色通道、让企业办理审批手续免跑腿等,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
2月中旬,佛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职员看到营业网点内排队办业务的市民多了起来,便向区城管部门求助,希望能在室外加设帐篷和桌椅,用来疏导人群。
一获知情况,区城管部门决定“特事特办”,简化流程后迅速通过了该企业的申请,并帮忙在网点门前摆设帐篷、太阳伞、台椅等,为市民提供更通风、安全的等候环境,获得企业点赞。“向区城管部门提交申请后,没想到这么快得到批复。我们真切感受到政府部门帮助企业的态度、温度和力度。”企业代表还特意给禅城城管送了感谢信。
健博通公司在准备复工时,发现新员工宿舍楼因存在规划手续问题,尚不能投用。获悉情况后,城管人员及时上门通知企业可利用网上绿色通道申办审批,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此外,城管人员结合职能,从指导工地、市容巡查、环卫保洁等多方面着手,多措并举做好复工前后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力维持城市生活的正常节奏。
例如,城管人员在张槎三路排查时、发现临街商铺外墙瓷砖松动且有管线掉落,便迅速派出施工人员赶在商店开铺前维修;商场反映车辆排队入场出现问题,城管人员及时为商场出入口布置路障,疏导车辆;针对深村等城中村,城管人员深入村民小组、服务村内企业,指导企业落实“四个到位”及“八个一”……一系列工作背后,是城管队伍充当服务员、宣传员、检查员等多重角色,全力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人物故事
战斗值爆表的“高大个”
“我个子高、嗓门大,让我冲前锋!”近3个月来,城管“党员+”突击队第七党支部书记区钊洪,总在高负荷工作,不是在冲锋位置,就是在去冲锋的路上。
因为长得高大,又是统筹指挥线的“领头羊”,区钊洪在“城管蓝”队伍里尤其显眼。90多天前,疫情来袭,热闹的花市需要叫停,带头进场“停市”的城管队伍中就有区钊洪。守护至花市有序落幕,他早就忘了家人提前订好的那顿隆重的团年饭。
那时,深入社区搬运水马,当值守人员,巡查严管共享单车,在莲花公园劝离聚集人群……每一环节都有区钊洪的踪影。
有人问区钊洪“会不会有点危险?”区钊洪回答:“风险当然有,但在现场顾不上。”他紧盯疫情防控关键点,致力为每个角落都筑起战疫防线。了解他做事风格的同事都说:“这位"高大个",干活真"凶狠"。”
把“危险垃圾”搬进转运车
这段时间,区环卫养护中心党员、职员谭文滨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往垃圾站跑,把“危险垃圾”送进转运车。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禅城要求对隔离人员的生活垃圾进行分开处理、避免二次感染,区环卫养护中心紧急组建一支收运车队,专门负责清运这些垃圾。44岁的党员谭文滨主动报名,第一个加入收运车队。
在垃圾统一转运的头两天,由于设备原因,全区所有隔离人员的生活垃圾以及废弃口罩只能由人工转运。面对被感染的高风险,谭文滨冲锋在前,在严格做好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每天固定从114个收集点亲手把近两吨的“危险垃圾”搬进转运车。
那时,谭文滨不敢把接手新任务的事情告诉家里人。直到第三天,他脸上、耳朵上的重重压痕“出卖”了他。家人虽心疼谭文滨,但也对他的工作全力支持。
清晨6时,当不少市民还在睡梦中,谭文滨已经忙碌起来,每天要开车辗转于30个收集点收运垃圾,不曾有半句抱怨。谭文滨说:“能在一线战斗,我很荣幸,相信我们终将战胜疫情。”
一个公厕保洁班的战疫
她们犹如环卫“特种部队”,是一群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隐形战士”——公厕保洁专班一众娘子军。连月来,禅城公厕保洁工作逐步升级,专班人员几乎全体放弃休假,扛起高强度任务,守住了这道重要的防疫安全门。
全方位重点清洁消毒至少两遍,每3小时一次喷洒及擦拭消毒,还有常规随脏保洁……在一个公厕,每天保洁消毒措施多达10轮,对于这些操作流程,她们已烂熟于心。
用浸泡过含氯消毒液的擦布擦拭水龙头、门把手、窗台、门框、纸巾盒、进出护栏……她们不怕脏累,只要是人能接触的地方,公厕内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
一旦投入工作,就意味着长时间不能贸然触碰自己身体和物件,例如掏手机。专班人员当中,有不少是环卫系统“双职工”家庭。连续加班加点,把幼小的孩子托付别人照顾,成为了她们的日常写照。
禅城区环卫中心公厕班长傅秋娣说:“我们只是做好本职工作,我们的辛苦能换来大家的安心,也是对抗击疫情作贡献。”这也是一众保洁女工的心声。
新闻推荐
鲁毅到禅城区调研科技工作 全力支持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扎根佛山发展壮大
佛山日报讯记者于祥华通讯员史伟宗报道:昨日,市委书记鲁毅前往禅城区,就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发展进行专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