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警长反诈益联盟成立大会。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龙成通、陈枫摄民警和志愿者宣传反诈知识。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龙成通、陈枫摄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艺明通讯员张亿、胡荧彬
诈骗要打,关键在防。如何让反诈宣传不留死角,仅靠公安一家显然不够。昨日,佛山禅城区公安分局聚合团区委、反诈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青年公益志愿者、社会行业、各镇街和青年民警等多支反诈力量,牵头成立首个“永安警长反诈益联盟”,正式开启了全民参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全新模式。
启动仪式后,一声令下,禅城公安青年民警与现场大批志愿服务人员一起,举起“反诈大旗”、手戴“益联盟”臂章、身穿“益联盟”专属马甲,深入辖区商圈、厂企、车站等场所,全方位开展反诈教育宣传。这种“全民反诈”的模式,将如何为反诈宣传“打通最后一公里”?
反诈宣传急需
“打通最后一公里”
据介绍,为了保护好群众的“钱袋子”,佛山禅城公安在年内的“飓风2020”专项打击行动中重拳出击,共侦破各类电信诈骗案157宗,抓获电信网络诈骗嫌疑人163人。
为什么受害者这么容易被骗呢?这可能是一般市民心中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存有的普遍疑问。禅城公安表示,电信网络诈骗虽然出现已久,但是种类繁多,手段演变快,紧跟社会热点精心设计骗术,手段极具迷惑性和隐蔽性。网络套路贷、“杀猪盘”、刷单诈骗、冒警诈骗等不断出现的手法,让老百姓防不胜防。此外,虽然公安部门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了铺天盖地的反诈宣传,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少部分的市民没有接收到这些信息。哪怕十万个人里有一个人没有反诈意识,也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在众多的冒警诈骗案件中,禅城公安民警及时找到了事主说明情况,为其挽回损失后,部分当事人都称,自己此前根本没有听说所谓的冒警诈骗案件。
行百里,半九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打通最后一公里”,对于反诈工作来说,也是任重而道远。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段层出不穷、不断翻新,传统的"公安一家包打天下"防范模式已无法有效应对。”禅城区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向百名表示。
4月29日,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佛山禅城公安在召集反诈联席会议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永安警长反诈益联盟”启动仪式并授予联盟旗帜,通过顶层设计共同组成了全民反诈坚实力量。
“"永安警长反诈益联盟"的成立,既是全民反诈工作的实际需要,也是反诈实践中广大群众的迫切期待。”向百名表示,今后针对禅城区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和地域性职业犯罪的打击治理和防范,将随着各行各业反诈人士和志愿团体的合力下,正式走上“全民化”“专业化”和“长效化”的道路。
“益联盟”如何进行全民反诈?
禅城公安介绍,目前禅城公安共有专职社区民警117人,平均每位民警需管辖1500户至3000户人口,“每位专职社区民警平均管辖人口约11000人,要单独做好防骗宣传难度极大,必须靠全社会的合作共建。”
而“益联盟”成立后,将会通过对宣传阵地的打造,深入商圈、校园、厂企、社区、村居等,务求让反诈宣传再无死角。在商场、小区的广告屏与宣传栏,将放置最新的反诈知识或影片,让居民举手投足间就能学到防骗;“益课堂”“益剧场”将不断循环在校园、厂企、社区等上演,公安及志愿者将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形式,让市民在欢笑中学到反诈知识,力求每一名市民都能接受反诈宣传的辐射,真正打通反诈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延伸:
“反诈益联盟”传承公益文化基因
为何叫“永安警长反诈益联盟”,“益”又代表着什么含义呢?
禅城公安表示,“反诈益联盟”项目源于禅城公安团委的“永安警长”志愿服务团队,该警民公益团队主要由青年民警和社会志愿者组成,现有注册团员近1600多人,几乎覆盖区内的各行各业。“永安警长”成立9年来,年均组织公益活动700多场,受益群众超100万人次,先后孵化出“警家校护畅模式”“警商旅护畅模式”“平安钟服务项目”“阿sir话你知”等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品牌。
联盟之所以称为“益”,主要包含了“公益”组织、对群众“有益”双重内涵。从禅城公安公布的“益联盟”的整体设计理念,可以看出该联盟的宗旨。据介绍,联盟标志采用盾型的外部包围设计,整体以“益”的汉字造型为主题元素,“¥”代表人民群众的个人资产和权益,而象征着联盟的“房子”则将“¥”紧紧护住,体现了“益联盟”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坚定决心。融合盾型元素以及握手造型,体现的则是反诈道路上,警民同心、携手并进。
“我们将通过做大做强"益联盟"的内涵和外延,打造覆盖全民、全行业、全阵地的反诈联盟。”禅城公安表示,下阶段将逐步推出系列反诈音视频作品、接地气的系列活动、生动实用的社区教学等方式,让反诈元素彻底融入广大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的每个细节中,让反诈成为一种时尚和习惯,从而实现从“平台”到“文化”的跨越。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周龙凤通讯员罗倩琳报道:昨日,禅城法院召开涉疫情房地产纠纷座谈会,通报禅城区房地产案件相关情况。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