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福田村的连片油菜花盛放,市民在花田畔骑车。/云东海街道供图
沿着崭新的村道进入云东海街道杨梅村委会福田村,湖畔连片的秧苗郁郁葱葱,环湖路如绸带般向远处延伸,不少市民沿着湖畔慢跑、散步,十分惬意。
一年前,这个位于云东海北湖边上的小村子寂寂无闻。借着三水大力推动乡村振兴的东风,福田村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底蕴被激活,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去年年底连片盛开的波斯菊花海让这里成为频频刷屏朋友圈的网红村。
在福田村蝶变背后,凝结着福田村党支部的不懈努力。福田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仅有的9名党员将村民拧成一股绳,有力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如今,他们又在探索将人气转为财气的可行路径,加快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文/佛山日报记者黄妙哲
通讯员谢样兴
拆出新气象日客流量最高逾千人
福田村村民有个直观的感受:村里的生面孔越来越多了。许多摄影发烧友扛着“长枪短炮”来取景,村民已见惯不怪,即使镜头对着村民拍,大家也能大大方方地面对。“早习惯了,都是因为我们村变靓了。”福田村60余岁的村民彭姨说。
这样的变化始于2019年底。那时,福田村数十亩波斯菊成片盛开,不仅吸引了很多三水市民前往赏花,连省级摄影家协会会员也慕名而来。他们一边用镜头定格花海美景和古村风貌,一边大赞福田村为“摄影天堂”。
一时间,福田村美照频频出现在朋友圈里,福田村的人气随之不断攀升。“据不完全统计,那时每天赏花人数可达1000余人。”云东海街道乡村振兴办相关负责人说。
福田村能迅速走红,离不开优异的生态底蕴和科学的规划设计。该村坐落于7000亩云东海北湖畔,毗邻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优越。六祖慧能“划格为田”、因福得名的传说也为福田村增添了历史文化底蕴。
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缺乏整体规划、村里道路和古屋等硬件设施老旧等原因,福田村一直名不见经传。
去年以来,乘着乡村振兴和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东风,云东海街道将福田村列为乡村振兴三大示范片区之一,在“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整体提升。
云东海街道重修村道等硬件设施,美化池塘,打通福田村与云东海北湖环湖路连接的道路系统,为游客提供散步、跑步的休闲运动空间。同时,在湖畔因应季节变化打造百余亩稻田区或花海,既为鸟类提供栖息地,也成为福田村吸引人流的点睛之笔。“运气好时,人们还能在这里看到白鹭飞过。”云东海街道乡村振兴办相关负责人说。
“现在到了周末,湖边都是跑步、骑自行车的人,村里出去的年轻人也愿意回来短住了。”彭姨说。
党支部带头迈出人气变财气的新步伐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福田村在短时间内实现华丽蝶变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党支部的支撑。
云东海街道组织工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福田村党支部只有9名党员,但严格落实重要事权清单管理机制,办事流程清晰透明;党员先知先议先行,先锋模范凝聚群众力量,将村民矛盾消解于未然,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顺利开展。
福田村曾计划建一座观景台,但最佳位置处在村民的菜地上。福田村党支部主动发力,多次调研,提出在村中其他荒地重新划分村民菜地的方案。该方案最终得到全民通过,观景台的建设如期推进。
看着福田村火起来了,福田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徐耀忠等人还在谋划着如何让这把火延续下去。
“我想着,村民都入股成立合作社或公司,寻找市场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徐耀忠说,从近期看,稻田和花海得年年有人管,福田村的颜值才能维持住;从远期看,福田村借势引入民宿项目,才能将人气转为财气,“这些都需要一个规范化的平台来运营,最好是村民自己的平台,大家能共享乡村振兴成果。”
上个月,佛山市三水区福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徐耀忠等3名党员及徐仕红等3名村民成为首批成员,承接云东海街道办在福田村的水稻、花海种植和管理等业务。
“有党员带着干,我很放心。”40余岁的徐仕红说,他原本是一名货车司机,如今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稻田管理上,“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机遇会越来越多。”
“这只是一个起点。”云东海街道乡村振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云东海还会将云东海北湖的沿湖村庄进行连片开发,串珠成链打造“游湖听曲赏花”的乡村振兴图景。
新闻推荐
4月21日,正在加快建设中的佛山富龙西江特大桥项目。4月21日,一环西拓工程与广明高速跨线桥已顺利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