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南海区将组织开展养犬规范治理工作。
昨日,南海区召开第一季度城市管理考评成绩通报暨全区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养犬管理工作会议。在第一季度城市管理考评中,南海区得分在全市五区中排名第一,西樵镇得分在全区中排名第一。
在下一阶段工作部署方面,南海将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教育部门要在全区所有学校开设垃圾分类环保课堂,开展知识讲解、教育实践活动。
而对备受关注的养犬管理工作,会议也亮出了时间表:6月底前,南海区将向社会公布该区养犬管理区域、烈性犬只标准及名录,犬只登记备案流程以及免疫服务场所清单。7月1日起,南海区养犬管理工作将进入规范治理阶段,届时将组织开展养犬规范治理工作,依法查处违法养犬行为。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冯嘉敏通讯员毛雨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枫
考评成绩:南海在全市五区排名第一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第一季度城市管理考评中,南海区得分为84.624分,在全市五区中排名第一。而在南海区各镇街的考评中,西樵镇、大沥镇、里水镇位列前三。
疫情防控期间,南海区强化环境卫生保洁,加强对公厕保洁消杀,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回收桶,并出台南海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期间废弃口罩收集工作指引,指导各企事业单位分类投放废弃口罩。其中,设置2784个废弃口罩专用回收桶,回收2199公斤废弃口罩,日均收运量40公斤。
下阶段,南海将进一步加强市场保洁、垃圾中转站管理、公共厕所保洁等环卫保洁工作,并规范防疫宣传广告物设置,及时做好维护。此外,春夏交替之际是植物病虫害高发期,各镇街绿化管养部门将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
垃圾分类:公共机构年底实现全覆盖
记者从南海区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工作计划中了解到,今年第二季度南海重点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村(居)委会、公办学校、医院作为第一批公共机构完成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第三季度重点提高第一批公共机构垃圾分类质量基础上,将幼儿园、社团组织、公共场所、银行、国企、通信等企事业单位作为第二批公共机构完成本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第四季度重点关注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工作质量和数量要求,进一步提高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管理质量,高标准完成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全覆盖、全达标的任务;同时,查漏补缺,对未纳入第一、二批的其他公共机构督促其完成垃圾分类工作。
在昨天的会议上,南海区副区长陈绍文强调,南海要加快推进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工作。据悉,教育部门要在全区所有学校开设垃圾分类环保课堂,通过知识讲解、教育实践活动,达到教育一个孩子、改变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目标。南海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海各校正推进垃圾分类硬件建设,明确校园垃圾分类容器配置标准,已初步搭建起垃圾收运体系,力争6月底前实现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养犬管理:7月前以宣传引导为主
对于备受关注的养犬管理工作,南海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植荣桢表示:“自5月1日《佛山市养犬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我们陆续接到市民的咨询,也包括一些投诉。目前,据我们了解到的最新进度,佛山市层面正在征集犬牌的设计方案意见、调试犬只备案系统、在系统中配备备案事项,除此之外,其他主要工作如设置开展线下备案的服务点、购买服务进行犬只留检等,更需要在区、镇层面完成,需要按照工作方案的步骤,有序开展工作,确保顺利在过渡期完成好各项筹备。”
植荣桢介绍,目前该局已牵头拟定了相关工作方案,完成了两轮的征求意见,近日已报请区政府正式发文,各部门和镇街应当按照该方案的内容,切实做好本部门在养犬管理方面的工作,共同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动态监管等工作机制。同时,各镇人民政府要科学划定本辖区养犬管理区域范围,后续区城管牵头报请区政府以规范性文件发文实施。
“目前南海区农业部门正在梳理具有资质的免疫服务点定点名单,在后续的规范治理阶段,还需要农业部门根据条例实施后的情况,视情况不定期增加定点免疫服务点。”植荣桢表示,各镇街要着手启动留检场所的购买服务工作,并物色一处养犬登记、免疫一站式服务点。
在时间表方面,6月底前,南海区将向社会公布该区养犬管理区域、烈性犬只标准及名录,犬只登记备案流程以及免疫服务场所清单,让市民知悉相关的流程、名录和免疫点清单。同时,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工具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市民依法、文明、科学养犬,尤其是在7月1日前的过渡期阶段,养犬管理工作以疏导、解释、宣传引导为主。
7月1日起,南海区养犬管理工作将进入规范治理阶段,包括组织开展养犬规范治理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动态监管等工作机制,依法查处违法养犬行为;逐步提高南海区犬只狂犬病疫苗注射率、犬只登记率和涉犬类问题的处理水平。
新闻推荐
■编者按疫情下,制造业如何突围?近日,南方日报联合佛山市工商联共同举办“佛山制造:疫情下的市场突围”线上研讨会。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