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佛山 今日禅城 今日高明 今日三水 今日南海 今日顺德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今日禅城 > 正文

文明建设让城市个性流淌 禅城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人文环境等系统升级不停步

来源:南方日报 2020-05-21 06:03   http://www.kcqsx.com/


全民综艺大舞台南庄赛区决赛,舞蹈《飒爽英姿》。禅城区文明办供图

“禅城有着深厚的岭南文化,与香港文化一脉相承,又原汁原味,这非常吸引我。而且禅城商业氛围浓厚,政府也给予创业者很多的政策支持。”在佛山岭南天地创业的香港青年Vincent,把自己对禅城的喜欢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他深切感受的背后,是禅城不断提升人文、城市、营商环境的结果。

近日,禅城吹响了助力全市奋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集结号。禅城部署十大工程,用大数据打造智慧创文“禅城样本”。

文明城市创建是一个系统提升工程,也是需要不断投入资源、没有止境的工程。一直以来,禅城把文化文明全面融入城市治理和经济等全方位发展,不断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在创文促进禅城城市整体升级的过程中,禅城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发展取得长足发展,禅城展现出佛山中心城区应有的担当和作为,让自己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展现出其独特的个性、品质和文化内涵。

南方日报记者李晓莉通讯员毛磊徐冯伟

以人文内涵彰显禅城灵动个性

人文内涵是城市的灵魂与品质,时刻体现着禅城的个性与魅力。禅城时刻谨记修身,下苦功夫,凭着自身浓厚的文化底蕴,在城市和乡村中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环境。

良好的人文环境中,步行友好性的程度,既能体现城市的人文环境高低,又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

禅城区早在2016年已探索慢行系统的打造。

2016年,禅城祖庙商圈的慢行系统改造完工,成为全市首个慢行系统示范性工程。单车绿道、人行道加设护栏分隔、私人单车停泊站点……一系列慢行交通设施建设,让城市变得更温暖和更友好。

2019年,国际公益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发布《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城市活力中心的步行性研究》。研究选取包括直辖市、省会和地级市在内的50座城市的71个城市活力中心,评选出街道环境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活力中心。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步行环境位居全国前列,环境指数得分位居全国第六。

禅城还在各镇街建设4个慢行系统示范区,包括南庄镇的建陶小镇—罗园水乡—罗格孔家文化片区慢行系统工程、石湾镇街道的亚艺板块慢行系统改善工程、祖庙街道的市政府周边慢行系统改造工程,以及张槎街道的“互联网+”小镇片区慢行系统提升工程。

近年来,禅城区积极推进慢行道建设,累计完成慢行系统改造建设超过60公里,包括祖庙片区慢行系统改善工程、朝安路改造工程、轻工路改造工程、禅港西路工程、深宁路工程等多个慢行系统改造项目。

除了慢行系统建设,共享社区及其APP的建设,更是凸显禅城城市个性和文明程度的一项民心工程。

共享社区是禅城创文的自选动作。它以党建为引领,以城市小区为载体,以服务居民为落脚点,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鼓励市民共享“物品、技能、活动”,让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群众打造“熟人社区”。

禅城区石湾镇街道怡景丽苑小区是出了名的“别人家的小区”,在这里,孩子有游乐的大场地,小区居民还有交流议事的平台。自2018年7月禅城区全面启动共享社区建设后,该社区改造了怡景丽苑小区内闲置的玻璃屋,用作共享小屋。

每天,小区居民自发而来,看书聊天谈事,时不时还能一起跳跳舞,参加各类暑期培训班。

针对小区居民的孩子教养问题,该社区“出招”,利用共享社区APP解决问题。

据怡景社区党委书记裴春燕介绍,2018年至今,石湾怡景社区实名关注和谐共享社区小程序的有800多人,其中党员541人,近300人提供了技能分享。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怡景社区通过对后台社区共享数据的分析,发现社区不少家庭关注家庭教育,社区的家长们希望能够多参加家庭教育分享和交流活动。

通过共享社区APP数据“把脉”后,社区党委召集社区党员骨干开展工作会议,依托共享数据,对居民需求进行进一步分析。社区党委牵头,联动社区党组织、党员、小区物业委会、物业公司、小区幼儿园、学校和社会服务机构代表,一起商讨服务方案。经过多方的出谋划策,代表们决定一起创建社区“家庭智慧课堂”。

该社区的“家庭智慧课堂”不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分享沙龙、案例分析讨论会、读书会、家风家教主题讨论会等,打造和谐社区。

截至目前,禅城区已建成共享小屋物理空间152家,覆盖全区92个社区。

从交通组织的建设、社区氛围的营造等出发,禅城从细处着手,让身在其中的市民,随时可触摸到文明的温度。

下“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环境

城市环境是城市品质的外在表现,也是文明的底色。禅城坚持以“家装”的品质,下“绣花”的功夫,全面提升城市内涵品质。

今年1月,占地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的禅城区人民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公园里,鲜花争艳、乔木灌木错落有致,市民在绿道中散步、锻炼,在草坪上野餐,好不惬意。

禅城区人民公园仅是禅城新增公园之一。近年来,禅城让石湾一个荒草丛生的山岗,蝶变成颜值出众的大雾岗森林公园;在张槎,把泥路崎岖、蚊虫乱飞的王借岗公园,提升改造成湖水静谧、绿树苍翠的市民公园。

这些都是禅城提升改造公园,以“家装”品质提升城市“颜值”的缩影。近年来,禅城不遗余力地建公园,让城市环境的提升融入文明建设中。过去5年,禅城年均新增建成区绿地达38.42万平方米,相当于每年新增1个亚艺公园。

以水为脉的禅城,历年的河涌整治和岸线美化,让沿线生机勃勃。丰收涌原来像条“黑龙”穿城而过,如今水清岸美,附近的祖庙丰收街已成为充满活力的双创社区;屈龙角涌完成美丽蝶变,石雕栏杆、仿古路灯、岭南特色廊架点亮了城市风景线;鄱阳涌摆脱黑臭,成为附近新增园区招商的“绿色招牌”……

未来,禅城还将大力实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活化工程,加快“一条城市中轴、两大滨水核心、四大功能节点、多条门户走廊”城市形态提升。加快建设王借岗森林公园(二期)、周尾围生态公园等一批城市“新绿心”。将岭南文化符号全面融入城市建设,用“大景区”理念推进城市更新、老城活化、城市风貌和园林街景建设,打造“全景区”城市。

除了致力提升城市颜值,禅城还通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避免城市违建“毒瘤”的滋生。

去年7月底,禅城两条村的村民偷建抢建,趁着周末偷偷违法搭建钢架棚等,禅城区城管执法人员发现后立即切断施工现场水管,拉断电闸,并对施工现场进行了查封。

这一招“神兵天降”,在3个工作日内消除了违建的影响,让抱有侥幸心理的偷建当事人“无力招架”。2017年,快速消违的限定时间是10个工作日内。

禅城快速“消违”时间不断缩短,这就是禅城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功劳。禅城在2017年和2019年分别制定、细化快速消违的机制,并与区执法、国土、规划、建设、公安、消防、供水、供电等部门通力合作,以各种创新手段,遏制新增违法建设的蔓延。

针对承接了80%违建投诉量的禅城各小区,禅城区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今年3月出台了《物业服务企业对住宅小区正在实施违法建设行为履行发现、劝阻、报告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要求小区物业加强违法建设的巡查,如有发现违建不报,将实施扣诚信分处理,给小区违建行为再上一道“紧箍咒”。

从体制机制等建设中可以看出,禅城对城市的精细化治理,已深入城市肌理,深入百姓的生活中。

在营商环境提升中释放禅城吸引力

“真的庆幸选择来禅城创业,这里的餐饮业复苏比想象中快很多。”有米师傅餐饮品牌的创始人张俊琦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新冠肺炎疫情停工停业期间,有米师傅承受着数十万元的铺租和备货损失,营收锐减。

复工复产的号角吹响后,今年3月,禅城区各级政府官员陆续外出就餐,以提振消费信心。不久后,佛山消费券、禅城消费券等政府发放的消费券更进一步带动餐饮业的回暖。

在政府一系列举措的带动下,让更多餐饮业从业者对行业未来发展,有了更充足的信心。现在有米师傅的营业额已恢复至正常水平的八成,“五一”假期更是同比上升10%。而其另一家特色餐饮品牌小蒲一町营业额增长更超过50%。

位于张槎街道的佛山创意产业园,日渐恢复生气。疫情前的园区日均人流量约为4万人次,如今日均人流量已恢复至3万人次的水平。

针对禅城给市民大派餐饮类等消费券和家电消费券的一系列举措,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院长王先庆表示,禅城是佛山的中心城区,结合自身中心城区生活性服务业众多的实际,通过派消费券等灵活的方式,起到实在的刺激消费者实现即时消费的目标,同时给市场带来了信心,让稳商扶商落到实处。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城市文明进程的重要部分。一直以来,禅城把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招商引资、提振本地经济发展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机结合,在提升营商环境的过程中,释放禅城吸引力。

以“大数据+文明创建”是禅城创文征程中,一以贯之的路径。禅城的“一门式”改革为企业发展带来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禅城高质量发展,更是擦亮了佛山文明城市的底色。

近年来,禅城区行政服务中心面向企业等市场主体不断深化法人“一门式”改革,通过建立“统一系统、统一受理、同步流转、同步审批、同步发证”的工作机制,推出“商事经营主题办(证照联办)”。截至2019年6月,已累计推出近70个“商事经营主题办(证照联办)”主题,每个主题需提交材料精简30%以上,平均办理时间缩短55%以上,完成中央提出的“企业开办时间再减少一半”的目标。

服务效率的提升带来市场的认可。2019年,华南地区首个高能激光技术研究机构——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落户禅城。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昊锦表示,研究院在2个小时内就完成了注册登记。“服务好了,企业机构就更愿意来。”他说。

另一个数据进一步印证了禅城“大数据+文明创建”的重要性。截至2020年4月底,全区累计办理业务量超1287万件,群众满意度达99.95%以上。

在上一轮佛山文明城市复检进程中,禅城区摘获两个国家级文明创建荣誉,其中一个便是禅城区行政服务中心获得的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禅城的“一门式”改革,“把简单方便留给群众,把复杂留给信息技术”,以群众需求和问题为导向,成为全国政务服务改革的鲜活样本,把文明的力量融入到为群众服务中。

■样本

人文禅城的村居实践——

荣誉村频频涌现

河涌环绕、廊桥相连、遒劲古榕……走进禅城区南庄镇龙津村,一股写意山水画般的清新气息迎面而来。

龙津村开埠于南宋时期,是一条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古村,历代出过很多会诗擅文之人。自数百年前建村以来,龙津村就有“兴学重教、勤耕苦读”的传统,还留下“明礼重学”“耕读传家”的家训家风。龙津村还是革命烈士廖锦涛的家乡。无论文人烈士还是政商巨子,代不乏人。

近年来,龙津村确立“和美龙津”的治村理念,将中国现存唯一的完整散体古训《龙津古训》进行发掘和弘扬。《龙津古训》寥寥千字,却蕴含着爱国尽孝、尊师重教、邻里和睦等丰富思想,与“和美龙津”的价值追求十分吻合。

由于古训相对艰涩难懂,为了将其传承发扬,龙津村“两委”专门聘请专业团队对古训进行编译,分为简注插图和详注插图两个版本,合成一套,免费派送给全村1000多个家庭。并围绕古训文化首届《龙津古训》朗诵比赛等系列活动。该村通过活化《龙津古训》,把好家风立起来,激活社会文明建设的活力因子,努力以好家风带民风、树新风、促村风。

2019年9月,南庄龙津村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家风文化工作委员会颁发牌匾,成为“全国家风文明示范村”。

近年来,龙津村还通过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借脑借力,科学规划“一带一心一轴两片三区九景”的岭南水乡美景,打出了“河涌共治”“景观打造”等一系列“组合拳”,并挖掘本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家风民俗、古训先贤等,组织编译《龙津古训》,编撰《龙津村和美家风建设指南》,让流传700多年的文明乡风更好地传承下去。

龙津村是禅城打造“美丽乡村”“人文禅城”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早在2015年初,禅城就把“和乐村居”战略列为政府工作三大行动之一,提出通过实施“百村升级”和“美丽乡村”等计划,推动农村升级。

过去几年,禅城坚持多措并举完善配套设施,不断改革,为百姓提供均等化的优质服务,通过开展百村升级行动、实施村居提升建设方案,分古村落活化、城中村(旧社区)改造、新农村建设三个领域推进,成效显著。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禅城区百村升级计划目标任务全部完成,累计投入3.2亿多元,实施项目189个,按照可持续和谋发展的原则,涌现了一批新农村、新古村示范点。

在此基础上,2017年禅城启动美丽文明村居建设,以建设20个美丽文明村居示范村为抓手,围绕“三美一优”(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服务优),打造“一村一品一特色”,成功树立20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色品牌,进一步振兴村居,让村居美起来、村民富起来,为广大群众创造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宜居的美好家园,贡献乡村振兴的“禅城经验”与“禅城智慧”。

近年来,禅城涌现一批仁善村、孝德村、诚信村、书香村,开展各类文明文化主题活动约300场,覆盖村民群众超过1.5万人次。

“我们还大力开展"思想引领、文明涵育、文脉传承、规范创建"乡风文明四大行动,扎实推进村规民约修订工作,进一步推动文明创建向镇(街)和村(居)延伸,并力争到2020年底全区文明村镇创建覆盖率实现98%的目标。”禅城区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说。

■数读

2019年,国际公益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发布《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城市活力中心的步行性研究》。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步行环境位居全国前列,环境指数得分位居全国第六。

截至目前,禅城区已建成共享小屋物理空间152家,覆盖全区92个社区。

近年来,禅城区累计完成慢行系统改造建设超过60公里,包括祖庙片区慢行系统改善工程、朝安路改造工程、轻工路改造工程、禅港西路工程、深宁路工程等多个项目。

过去5年,禅城年均新增建成区绿地达38.42万平方米,相当于每年新增1个亚艺公园。

截至2019年6月,累计推出近70个“商事经营主题办(证照联办)”主题,每个主题需提交材料精简30%以上,平均办理时间缩短55%以上,完成中央提出的“企业开办时间再减少一半”目标。

截至2020年4月底,禅城全区累计办理业务量超1287万件,群众满意度达99.95%以上。

截至2016年底,禅城区百村升级计划目标任务全部完成,累计投入3.2亿多元,实施项目189个,涌现一批新农村、新古村示范点。

近年来,禅城涌现一批仁善村、孝德村、诚信村、书香村,开展各类文明文化主题活动约300场,覆盖村民群众超1.5万人次。

新闻推荐

治超执法公开日,禅城交通揭秘如何检测车辆超载超限11个科技治超监测点5月试运行

现场对货车进行检测羊城晚报讯记者欧阳志强、通讯员朱明摄影报道:5月19日,在南庄二桥吉利方向上桥位,市交通运输局禅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文明建设让城市个性流淌 禅城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人文环境等系统升级不停步)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