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为助力全市奋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推出了多项举措。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摄
作为佛山的中心城区,近年来禅城一直坚持“创文永远在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理念,持续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各项工作,综合运用线上宣传平台讲好禅城故事,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建成果共享的良好氛围,让“文明禅城”“温暖禅城”的声音传播得更远。
5月14日,禅城区召开助力全市奋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暨“大数据+文明创建”工作动员会。会议对《禅城区助力全市奋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进行了解读,提出将以“十大工程”“十大机制”推动文明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禅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孔海文要求全区上下找准切入口、突破口,敢于动真碰硬、真正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确保迎检工作不留死角,强化督查问责,严禁推诿扯皮、避重就轻。
●南方日报记者高绮桦通讯员刘超曾晓欣策划:段思午统筹:高绮桦
制定时间表线路图抓落实
助力全市奋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是禅城区今年一项重点工作。针对近两年禅城在省检中被扣分的问题以及日常发现的创文工作短板,按照全市的铺排,禅城区专门制定了《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强调既要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修缮及提升力度,不断改善城市面貌,同时也要加强对创文工作的人才队伍保障力度,确保工作有人抓、懂得如何抓,同时还要坚持“既要建得好、还要管得好”,抓机制、抓细节、抓日常,不断提升常态长效管理水平。
为了全面提升禅城区文明创建工作水平,禅城区聚焦城市治理的堵点、痛点和难点,将实施“十大重点工程”,统筹推进集贸市场、老旧社区、背街小巷、公共设施、行业窗口等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
据了解,“十大重点工程”包括“大数据+文明创建”系统提质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建设工程、集贸市场综合整治工程、老旧社区及背街小巷补短板工程、镇街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校园文明创建提升工程、公共环卫设施提升工程、母婴设施建设提升工程、公共机构和窗口行业文明服务工程以及交通秩序提升工程。
其中,“集贸市场综合整治”“老旧社区及背街小巷补短板”“镇街综合整治提升”三大工程将重点解决卫生和秩序问题。“公共环卫设施提升”“母婴设施建设提升”关注公厕、垃圾分类及母婴室这三类设施。
根据铺排,禅城区将推动医院、景区景点、文化场馆、交通枢纽、大型商场、政务大厅等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并将在9月底前完成标准化母婴室建设,对原已建成的母婴室参照推荐标准做好改造提升工作。
公共机构和窗口行业文明服务工程涉及各类公共机构和窗口行业,近年来被扣分的主要问题是“缺少行业规范”和“志愿服务岗不规范”;交通秩序提升工程将对乱停放、闯红灯、逆行等交通乱象作出系统治理,包括合理规划停车位,加强商业区、市场周边、校园周边等人流车流密集区域车辆疏导,加大违章停车治理力度等。
“这些重点工程都是近两年在省检中被扣分的问题以及日常发现的"短板",都是综合工程。每项重点工程都确定了一个牵头区领导、牵头单位、若干配合责任单位,牵头单位要担负起统筹协调的作用,制定时间表、线路图抓好落实。”禅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红兵说。
十大保障机制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禅城区将建立落实“领导督办、数据支撑、统一培训、测评巡查、分类排名、意见建议、督查问责、群众动员、媒体监督、工作奖惩”等十大机制推动工作落实。
利用“大数据+文明创建”系统,依托“文明创建一张图”,使用大数据、地理信息等数据技术手段,实现对文明创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评估指标的高效管理。
其中,测评巡查机制指的是,区文明办将定期开展全区综合测评,不定期就公益广告刊播、集贸市场综合整治、老旧社区和背街小巷提升、窗口行业文明服务、文明校园创建等重点工程进行专项巡查。测评和巡查结果将及时向各镇(街道)、区创文相关责任单位反馈,计入年度创文绩效得分。
与此同时,区文明办将根据定期综合测评和专项巡查结果,对各单位工作情况进行分类排名,组织开展工作交流,每一类排前两名的单位作经验介绍,末位两名作工作分析探讨。
意见建议机制则将通过交流座谈、实地调研、书面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汇总各镇(街道)、各单位在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困难、意见建议,及时梳理提交区文明办统筹解决。
《工作方案》提到,禅城区将创文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全区督查检查项目,计划联合区委督查室、区纪委监委,发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志愿者及各媒体力量,强化督查问责,确保迎检工作不留死角。
工作奖惩机制提到将对在创文工作中成效显著、贡献突出的单位,优先作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突出贡献奖”表彰推荐对象,并在年度创文绩效考核中给予加分激励;对工作落实不力、推诿敷衍,在全国复评中造成恶劣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单位,严肃进行问责。
《工作方案》要求各镇(街道)、各牵头单位、各责任单位在5月下旬根据总体目标任务和重点整治工程职责分工,召开动员会议,制定具体落实工作方案;6—8月为集中攻坚治理阶段,区文明办将不定期组织测评、巡查、调研、交流推动工作落实;9月将组织对各重点工程成效作督查验收,视情况组织若干次演练,区文明办还建立了工作月报、工作例会和工作联系机制,促进工作落实。
■聚焦
打造智慧创文的“禅城样本”
57类实地考察项目近3000个考察点纳入“一张图”管理
只要打开“大数据+文明创建”动态管理系统中的“文明创建一张图”,就能查看禅城区内近3000个考察点的文明创建情况。一旦发现问题,系统会把问题在“一张图”上分别以不同颜色的旗帜进行标识并对其进行评估,对薄弱部位和环节督促加强专项整治。
作为《禅城助力全市奋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工作方案》中的重点工程,“大数据+文明创建”系统工程备受关注。
为了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地理信息等技术手段,禅城从去年起着手打造“大数据+文明创建”动态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实现对全国文明城市评估指标的高效管理、日常巡查的全面监督、支持文明创建动态的空间可视化呈现以及便捷的统计分析,该系统已于今年4月正式上线运行。
“通过搭建创建先进典型的管理平台,多种形式展示文明创建动态成果,提升文明重点工作和公益广告的管理水平,禅城区将努力实现文明创建广泛动员、指挥调度、巡查监督、对比分析、数据共享五大功能,逐步达到创文信息化、精准化、便捷化和常态化的目标。”禅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孔海文说。
网格管理形成创文实地考察闭环
“大数据+文明创建”动态管理系统将通过融合城市文明程度测评指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两套体系”的全部项目指标,重点设置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材料审核、文明实践(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工作)、公益广告刊播管理五大板块。
其中实地考察板块将对日常巡查进行全面的监管和掌控。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两个体系,系统一期将禅城区57类实地考察项目近3000个考察点纳入“文明创建一张图”管理,将“文明创建一张图”划分成为147个网格管理,通过点位自查、网格员巡查、第三方测评、区级抽查等四级巡查对各测评点进行有效评估。
一旦发现问题,便会上传系统,随后系统核准生成工单,自动分发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及时处置并反馈结果,形成创文实地考察的闭环。
问卷调查板块则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定期开展创文入户问卷调查活动,市民参与调查问卷后,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动态掌握禅城区内各社区居民对创文情况的满意度和认同感。
调查问卷的结果将及时反馈到有关职能部门,对于市民满意率比较低的部分研究相关政策或者改进措施,努力提高市民对文明创建工作的满意率。
在材料审核方面,目前系统包含了126项材料指标,并增加了提醒、审核、退件等功能,保证各镇街、各单位上传文明创建资料的时效性、准确性。系统还可分析材料提交率、退件率,将成为各创文责任单位绩效考核的佐证指标之一。
打破系统壁垒实现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
打通壁垒,实现数据共享与反馈,是“大数据+文明创建”动态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
目前该系统与市的材料审核系统通道相衔接,减少了材料重复上报,降低了人工审核、整理材料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减轻了各创文业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也加强了与社会综合治理平台的融合对接,与职能部门现有系统数据共享,并做到业务协同,如融合教育、城管、公安、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公共数据。
通过系统,禅城区还能加强对道德模范、文明单位、文明村居、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的动态管理,建立推荐材料数据库,沉淀本地数据,建立规范化导出模板,便于申报推荐工作。结合禅城正能量点赞工作机制,系统将打造正能量点赞平台。
“文明城市的创建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作为佛山市中心城区,禅城承担的任务量大、责任重,对创文业务要求比较高,"大数据+文明创建"动态管理系统便是在此背景下建设的。”禅城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保障系统的高效运作,禅城区制定了四大机制,包括强化四级巡查提醒机制、红黑旗提醒机制、创文考核机制以及文明创建激励机制。
其中四级巡查提醒机制强调区创文领导小组及区创建办的不定期巡查、第三方的综合及专项测评、各测评点的月度自查和网格员的常态化检查。
红黑旗提醒机制具体为,系统会把问题在“禅城文明创建一张图上”分别以不同颜色的旗帜进行标识,通过大数据进行有效评估,对创文优质点进行示范引领,对薄弱部位和环节督促加强专项整治,形成比学赶超氛围。
禅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红兵表示,将以今年迎全国文明城市复评工作为契机,用实、用活“大数据+文明创建”动态管理系统,全面提升文明创建管理水平,争取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新时代文明创建工作创新提供“禅城样本”。
新闻推荐
禅城公布公办初中招生方案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可按相关规定安排学位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冯嘉敏通讯员禅教宣)昨日,禅城区2020年公办初中招生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炉,5月21日起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