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明
有人说,“钓鱼的乐趣,只有钓鱼的人才真正懂得”。以前我从来不喜欢钓鱼,自从认识了谢伯后,他让我对钓鱼产生了兴趣,并给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
近年来,政府部门推进“河长制”工作,加大对污染河涌的整治力度,我们这里河涌的水质变得更干净,各类鱼儿更多了,鱼肉也更鲜甜了。于是,钓鱼的人也变得更多。
第一次认识谢伯,是我在江畔绿道晨跑时。他在河边钓鱼,鹤发童颜、面容慈祥,有如姜太公钓鱼的风范。我问他多大年纪,他拿出身份证给我看,笑曰:“八旬老顽童。”他的外表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10多岁。“您的长寿秘诀是什么?”他笑着回答:“每天去河畔钓鱼,像鱼儿一样自由开心。”
谢伯的旷达与幽默,让我对他充满敬意。渐渐地,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他说,相遇是缘分,值得珍惜;多一个朋友,多一个福分。
初夏,一场大雨过后,河溪水涨,天气凉爽,又是钓鱼的好时机。谢伯住在明城沧江河畔,他最喜欢到这里钓鱼。“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在沧江河畔,岸边竹林成荫,小鸟在树上欢快唱歌,耕牛在岸边悠然吃草。站在江边钓鱼,望着河畔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顿时心旷神怡,有种说不出的轻松和愉悦。
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于山水之间也。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宋代文豪苏东坡的《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谢伯说,以前年少时候读不懂这些诗句,现在重读这些诗句才真正领悟到,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绿水青山,是守望我们的幸福家园和心灵港湾,值得我们去珍惜和呵护。
谢伯钓鱼,不是为了鱼,而是为了享受钓鱼过程中的那份乐趣。他已经有近20年的钓鱼经验,由于是钓鱼高手,许多后辈都想拜他为师。一些有钓鱼经验的人,往往不愿意传授钓鱼技巧,担心别人抢走自己钓鱼的“江湖地位”。谢伯则不同,他总是乐于分享他的钓鱼技巧。他笑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在钓鱼的时候,不忍心看到刚入行的钓友空手而归,总是热心帮助他们掌握钓鱼技巧,增强他们的信心。他的宽厚仁慈,让他得到了许多钓友的尊重。每当他出来钓鱼,总是有钓友跟随着他,既可以照应,又可切磋技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由于河鱼味道好,拿去市场能够卖到好价钱。谢伯的住家离我上班的单位不远,他有时候会送一些鱼给我品尝。刚开始我坚持要付钱给他,他则拒绝收钱,还强调“我不是以卖鱼为职业”。他钓到河鱼,不喜欢拿去卖钱,而是利用他的精湛厨艺,在家里搞个“鱼宴”,叫上亲朋好友分享美餐。他平时钓到的河鱼吃不完,还会送给街坊好友。街坊好友也经常给他送上瓜菜、水果等,营造了邻里守望的和谐氛围。
谢伯常常告诫刚入行的钓友:“钓鱼要耐得寂寞,沉得住气,若是心态浮躁,很难钓到鱼。”在近20年的钓鱼经历中,他对河江的气候变化、鱼儿的习性有着深入的了解,也积累了丰富的钓鱼经验。他介绍说,黄骨鱼的习性是白天比较安静,晚上比较活跃。夏季晚上钓鱼比较凉爽,这个时段很容易钓到这种鱼。他每次外出钓鱼,总是满载而归。他还意味深长地对我说:“钓鱼如人生,人生如钓鱼,天道酬勤,做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去做,努力付出,便会得到回报。”
谢伯的长寿,与他喜欢钓鱼有关。他说,每个人都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或钓鱼、或书法、或唱歌跳舞、或看书写作等,并从中寻找自己的生活乐趣。钓鱼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休闲运动,还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他有一个钓友,从前长期熬夜打牌和酗酒,由于这个不良习惯,很快搞坏了身体,但自从这两年钓鱼以来,他的身体便有了好转。
谢伯是一个宽厚仁慈、淡泊名利的人,在钓友中享有德高望重的地位。感谢他的引导,让我在钓鱼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对于我这个上班族来说,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在阳光普照下,垂钓江畔,依一座山,对一湖水,看一溪云,享受寄情山水的垂钓乐趣。
(作者系高明区明城镇文化站
站长)
新闻推荐
高明区高级技工学校“万和管理班”开班 40名学生搭上首班直通车
佛山日报讯记者何惠健通讯员莫振发报道:日前,高明区高级技工学校与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携手共办的“万和管理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