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何永辉。/受访者供图
余凤仪(黄色衣服)为医护人员送大衣。/受访者供图
三水区疾病防治所为留观点工作人员送上慰问礼品。/受访者供图
▲三水区疾控中心副主任何永辉:
争分夺秒跑赢病毒
疫情发生以来,三水区公共卫生大楼3楼彻夜灯火通明,三水区疾控中心副主任何永辉就在此工作。
作为区疾控中心疫情防控的“指挥官”,何永辉每天保持24小时在线。
“跟病毒赛跑,我要跑得更快。”何永辉说,作为一名党员,自己会始终坚守在战“疫”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在此次战疫中,何永辉承担着“指挥官”“最强大脑”的角色。对内,他要听取应急协调组、流行病学调查组、医学观察组等6个工作小组的工作汇报,第一时间指导、协调以及处理相关问题。
对外,他要与三水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全区最新疫情进展,协调各镇街、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等。他还要担任“新闻发言人”,及时回应市民关切的热点问题。
由于工作繁忙,何永辉一日三餐按时吃饭成为了奢侈。“一顿饭有时要吃2个小时,饭菜冷了又热,热了又冷。”何永辉统计过,最高峰的一次,他一天接听了80多个电话。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让何永辉的工作强度翻了几番,还改变了他的日常生活。半个多月以来,互道“加班”成了何永辉与同为医务工作者的妻子卢艳红的对话日常。
何永辉和妻子育有一对龙凤胎,今年8岁。为了安心奔赴在一线,何永辉和妻子干脆把孩子送到外婆家。现在,何永辉选择打电话或通过微信了解孩子近况,不敢轻易回家,“怕深夜回去吵醒家人,更怕把病毒带回家”。
做了10多年的疾控工作,何永辉早已“身经百战”。“疫情当前,说不怕都是骗人的。但疾控人的职责就是让更多的人避免感染,当好群众健康的守护者。”何永辉说。
▲大塘镇卫生院护理部主任、后勤保障科主任余凤仪:
随时待命随传随到
“缺什么物资?”“我马上送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塘镇卫生院护理部主任、后勤保障科主任余凤仪每天奔走于镇卫生院和镇内7个检验检疫站之间,为一线人员提供充分的后勤保障和护理指导。
她电话24小时不关机,只要工作有需要随传随到;她一天工作时间最长达16个小时……她说,作为党员,在岗位上尽力做好本职工作、支援抗疫,责无旁贷。
余凤仪既是卫生院护理部主任,又是后勤保障科主任。每天,她安排好卫生院工作,便到分布在大塘镇的7个检验检疫站,配送手套、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确保执勤人员做好充足防护。
正月初二晚上8时,余凤仪将御寒大衣逐一送到肇花高速大塘出口、G240线大塘长岗环佛护城河警务执勤点、S381北永线大塘与珊瑚交界处等外设执勤点,为同事添衣保暖。正月初四上午9时,她又将热姜茶送到外设执勤点,对同事们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余凤仪说,比起每天在户外奋战的一线同事,自己的付出并不算什么,自己只是尽力做好工作,确保他们能够健康和安全。
然而,她的本职工作任务却相当不简单。
除了指导护理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她还要负责接收上级疫情防控文件。每次接收文件后,她都会第一时间先通读、消化,再传达给卫生院及同事,让大家能顺利安全开展工作。
为了完成工作,她有时一天工作长达16个小时。即使深夜回到家,她都不会关电话,一直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担心错过一个医院打来的紧急电话,随时待命,随传随到。
抗击疫情期间,她一直忙于工作,大年三十也是在医院度过,一直指导监督后勤清洁人员进行消毒,直到深夜12时,年夜饭也变成了夜宵。
▲三水区疾病防治所护士李贤明:
留观隔离爱一直在
1月26日14时30分,三水区疾病防治所护士李贤明接到通知:下午3时集合,立即前往三水医学观察点。
半小时内,她做了几件事:匆忙准备一些换洗衣物,将10岁的孩子和患有高血压的妈妈托付给弟弟照顾,给同为医务工作者的丈夫打了一通电话。
从那时至今,她一直坚守在岗位一线……截至目前,共有20多名医务工作者来到三水医学观察点值守,他们不仅承担着医护人员的职责,还要24小时为医学观察人员提供服务。
“护士,我什么时候能回家啊?”这是李贤明在医学观察点被问到最多的问题。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集中医学观察人员来到这里后,须进入单独的房间生活且不能出房间,直至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方能离开。
“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都是巨大挑战。”李贤明说。面对这个问题,她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回答:你放心,在这里很安全,有任何需要告诉我,我会尽量帮你,一旦观察解除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在集中观察期间,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24小时轮流守护,每天早、中、晚都对观察人员各测量一次体温,详细了解有无发热、咳嗽等症状,同时定期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这里的所有集中医学观察人员都能平安健康回家,与家人团聚。”李贤明说。
一位从湖北返回三水的集中医学观察人员表示,她已被隔离5天,观察点的工作人员服务很周到,在这里看看书,玩玩手机,并不觉得枯燥。
在李贤明看来,在三水医学观察点工作,最担心的不是忙碌的工作和健康隐患,而是割舍不下家人。“当时走得匆忙,很多生活用品都没带充足,还好家人和单位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新闻推荐
疫情期间,三水环卫工人比以往更忙,每天都要把街道清洗四五次。天色未亮,三水环卫工人就已经在打扫卫生,为市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