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记者/卢浩能通讯员/麦思颖吴碧珊)6月8日,南海区首届社区“微更新”大赛举办。来自区内6个社区的社区规划师参赛队伍参与角逐,各自阐述社区中各式各样的环境和空间问题的破解之道,介绍以社区空间和活动带动社区自治、共治能力培育,以实现社区“微更新”。
老旧小区环境脏乱差而且长期无物业管理、社区重建面临多处拆房且公共空间被迫压缩、历史文化建设老化尘封……针对因历史和变迁留下的社区治理问题,2019年11月,南海区委政法委提出社区规划师培育计划。
据南海区委政法委相关股室负责人介绍,培育社区规划师,让前者可动员居民活化社区公共空间,孵化社区服务组织,培育社区活力,有效参与社区环境、公共空间改善和维护。与此同时,社区规划师可发现和凝聚社区多元力量推动社区“微更新”,重点针对居民对社区空间的需求开展社区更新活动,提升社区生活品质,共创居民心目中的美好家园。
自去年11月起,南海区社会服务联会开展了“择优筛选→社区配对→集中训练→共创计划→交流督导”等系列活动,通过密集式训练,组织学院学习如何通过社区研究、策略拟定、资源协调、计划推动等方式推动社区发展。如今,南海首批社区规划师正式诞生。
这些社区规划师分别配对到桂城街道林岳社区、大沥镇沥雄社区、狮山镇罗湖社区、狮山镇松夏产业社区、九江镇儒林社区、江滨社区6个社区,结合这些社区的实际情况,设计推动社区改变的发生与落地的“微更新”行动方案。
比赛当日,各社区的规划师队伍轮番上台答辩,秀出各自的社区“微更新”方案。
九江镇儒林社区满载侨乡文化,万寿街是昔日九江镇繁华城区的代表。随着时代的变迁,万寿街道路经过两次修建,大多数老街坊已经搬离,如今仍留下古朴的风韵和人去楼空的侨房。
参与儒林社区“微更新”计划的规划师介绍,通过开展万寿街活化行动,拉动万寿街居民、志愿者活用万寿街的侨房资源,把空置场地打造成万寿街花园,建立万寿街资源库和场地日常管理制度,开展“一日屋主”体验计划,带动社区居民参与体验,并尝试邀请社会组织、自组织等在活化场地开展活动。
来自大沥镇沥雄社区的团队则聚焦旧厂企集体宿舍的“微更新”。该社区的南美宿舍历经30余年的风雨,环境老旧,存在较多社区治理问题。去年南美集团撤出南美宿舍区的管理后,社区有计划将南美东小区分为“1+7”区域进行“微更新”行动,“1”为小区门口的公共区域,“7”为小区的7栋楼宇,规划性地进行改造。
社区规划师主要改造“1+7”区域中的“1”是指小区门口的公共区域。据介绍,这是居民驻足较多的空间,小区开展服务和议事的场所,团队计划在这里筑建一个“大家”亭,从而改善设施缺失和破旧问题,让社区居民能有一个阵地参与到公共生活,让社区治理平台更为广阔。
南海区委政法委相关股室负责人表示,今年,社区规划师培育计划将推动社区规划师与南海区10个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的乡村设计师合作,结合乡村设计师规划建设专业,建立常态化问需机制,解决居民对乡村建设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不足等问题。
新闻推荐
里水将投23.5亿元推进流域治理 打造流域治理水环境+水文化的示范亮点
里水一河三岸景观。包霞摄南方日报讯(记者/李慧君通讯员/朱嘉泳)6月2日,里水河流域治理全面启动仪式暨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