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晶 黄振辉
以细分行业“隐形冠军”为代表的高成长性中小企业,代表了知识经济时代最具活力、最具韧性的企业群体,尤其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隐形冠军”的生存能力和经济带动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受疫情影响,大量中小微企业订单锐减,负债率提高,且受到上下游产业的波动影响越来越大,但那些走“专精特新”道路的“隐形冠军”企业由于在细分领域掌握了话语权,在危机中生存得很好,效益很高,成为抗风险、稳增长的中坚力量,为稳定地方经济大盘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隐形冠军”有什么特征和突出优势
“隐形冠军”的概念首先由德国著名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提出,通过研究德国等发达国家,他发现一个国家若想经济取得成功,确实需要大公司,但要表现超群,必须依靠那些被称为“隐形冠军”的中小企业,这些“隐形冠军”企业极具韧性、生命周期更长,可以经历市场的跌宕起伏而屹立不倒,是提升城市和产业竞争力的源头活水之一。
西蒙对“隐形冠军”的评定有三个要素:一是在某一个细分市场的绝对领先者,以市场占有率衡量,它们是世界市场的老大或者老二,或者至少是本国市场的老大;二是年销售额一般不超过10亿元;三是公众知名度低,其产品主要用在生产最终消费品的制造流程当中,处于产业链的中上游,为中下游提供机器、部件、软件或进行配套生产和服务,以至于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据支配地位但仍然不是众所周知。
在国内,很多城市都将培育“隐形冠军”作为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各地对“隐形冠军”企业的评定没有统一标准,如浙江要求入库企业营业收入在5000万元至20亿元之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企业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时间达到5年及以上,主要产品在细分行业内具有优良信誉且市场占有率位于全国前5位或全省前3位,以出口为主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位于全球前10位等;江苏要求“隐形冠军”具有专精特新产品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双重特征,高度专注细分产品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国际前三或国内第一,拥有2项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或具有专有技术,关键性能指标处于同类产品领先水平,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同行业前五位等。“隐形冠军”的培育将是提升中小城市产业话语权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国内“隐形冠军”培育的经验借鉴
目前,国内浙江、江苏、湖北、安徽等地相继出台了“雏鹰行动”“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培育工程实施方案”“专精特新隐形小巨人培育行动”等扶持和培育隐形冠军企业的相关方案和办法。各地根据产业发展特点和发展方向,建立“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各地在资金奖补、税收奖励、融资服务、培训辅导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扶持。这些政策对于加快当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中小企业往“专精特新”发展产生了良好效果。
作为曾经的广东“四小虎”之一,以制造业为主的南海区把扶持“冠军集群”做大做强,作为推动民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该市2017年即启动了“寻访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行动,成为全国首个以评选制度认定隐形冠军企业的县域城市,发掘出70家冠军企业。2019年南海区组织20多家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企业,到全球隐形冠军企业最多的国家德国去学习交流。此后,南海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打造“隐形冠军高地”。2020年,由南海区工商联(总商会)联合南方日报社评选出40家第二批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发布了《首届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成长报告》,并进行了大量宣传,极大增强了南海制造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响了“南海制造”品牌。另外,南海还成立了广东制造业隐形冠军(南海)研究院,有专门的“隐形冠军”展示厅,同时为企业提供培训、测评、产业情报等服务,对南海“隐形冠军”企业进行系统、精准的培育。
三、中山市“隐形冠军”企业培育的有关建议
中山市目前拥有3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形成了以专业镇为主要产业组织形式的多个产业集群,其中有多个产业集群在国内同行业的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这样的区域经济特色,为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的产生提供了良好基础。目前中山也已有不少中小企业在五金加工、光学镜头、电子信息、家电生产等行业的细分领域中成为了“隐形冠军”。但总体来看,大多数企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存在产品低端化、创新能力不强、运行管理粗放、同质低价竞争、生产经营短期化等问题。对中山市而言,中小企业是建设“制造业强市”的根基所在,加快引导中小企业往“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隐形冠军”企业集群,是促进中山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逆势突围,打赢经济翻身仗,重振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的重要举措。目前,中山市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关于“隐形冠军”企业的政策针对性不强,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快谋划推动“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工作。落实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的“优选扶持一批技术水平高、成长性好的"隐形冠军"企业”要求,出台“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办法,通过资金奖补、税收返还、企业高管奖励、贷款贴息、政务服务绿色通道、企业代表一对一服务、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等措施鼓励企业积极申报“隐形冠军”,引导中小企业专注核心业务,聚焦特色发展,增强“精品制造”能力,对准市场需求持续创新,增强快速响应、快速更新能力。
二是加大“隐形冠军”的宣传力度。在全市范围筛选出一批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隐形冠军”,作为典型案例通过各大媒体和网络平台加大宣传,让“隐形冠军”不隐形,引导中山市更多的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建立专门的中山市“隐形冠军”展示厅,展现中山“隐形冠军”的核心产品,凸显其在产业细分领域的重要地位。组团中山隐形冠军企业外出参展,增强品牌影响力,打响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中山制造”品牌。
三是充分发挥“隐形冠军”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支持中山“隐形冠军”企业主导或参与制订并贯彻实施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室或综合服务平台,扶持“隐形冠军”做大做强。对于在中山有一定产业基础,且产业发展前景良好的“隐形冠军”企业,要积极培育、招引产业上下游企业,搭建完善产业链,为“隐形冠军”发展壮大提供更良好的产业环境。以“隐形冠军”的创新发展带动产业发展,引导中山产业转型升级乃至产业重构。
作者供职于中山市委党校
新闻推荐
三龙湾着力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广佛区域合作新模式。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摄黄良辉6年前,我与团队成员在佛山南海桂城组建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