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永权和杨广(左)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郑诚通讯员陈思颖
6月29日上午8时不到,59岁的南海公安分局里水派出所勤务指挥室民警黎永权走进勤务指挥室,“早到心不慌”是他从警以来一贯的坚持。打开电脑,了解过去几个小时的警情处置情况及当前尚在处理中的警情,梳理汇总各类案件信息并逐条上报。
“权叔,又来那么早。”说话的是该所28岁的民警杨广,他是黎永权的“闭门弟子”。在杨广看来,作为在基层干了三十五年的老民警,师傅黎永权身上永远透着一股子鼓舞人心的力量,而他工作上的“顺利”也有赖于黎永权的耳濡目染和教导有方。
59岁老党员扎根基层35年
“粗算一下,可以说这辈子我有两份事业:一个是干了大半辈子的办案工作,一个是现在从事的指挥调度工作。看似差别很大,但归根结底都是服务老百姓。”1985年黎永权从部队退伍之后考入南海警队,35年时间里,从英勇无畏的刑警到为民排忧的社区民警,从披星戴月的处警民警到雷厉风行的指挥调度民警,黎永权在角色的转变中悄然变成两鬓斑白的“老民警”,但却始终保持着年轻时那股“认真劲”和“冲劲”。
“以前走访办案都是体力活,但身体里像攒着一团火,哪怕辛苦都不觉得累。”回忆起一去不复返的旧时光,最让黎永权印象深刻的是1996年寒冬辖区发生的一起入室抢劫案。由于当时技术不够先进,黎永权只能和同事们靠脚力、脑力一点点地摸排线索。经过多日侦查,黎永权终于追查到嫌疑人的身份,但此时嫌疑人早已离开南海,前往沈阳。“走!出发!”虽然已经熬了几天几宿的黎永权瞬间像打了鸡血,拍下桌子,和同事连夜赶往沈阳。此后,黎永权等人每日踩着深过膝盖的雪,连续追踪了10余天,最终成功抓获两名嫌疑人。
从此,黎永权在同事和群众口中有了个响当当的名号——“冲锋权”。在往后的岁月里,“冲锋权”凭着一股子冲劲一次次啃下“硬骨头”,成为了所里的“多面手”。
师徒两人光荣入党初心不改
黎永权在1984年入伍之后便递交了入党申请,因表现优异,他成为同期第一批为数不多的入党人员之一。“很光荣!入党那天,我高兴得睡不着觉。”对黎永权来说,入党是他一辈子最大的心愿,以至于他入党后回家探亲,逢人便说自己是党员。在杨广眼里,师傅黎永权虽然年纪大,但“他的思路非常清晰,一直保持着高涨的热情,像年轻民警一样有冲劲。”
6月17日9时,有事主报警称其有精神障碍的侄子独自从家外出后两天未归,担心其人身安全,于是向警方求助。接报后,黎永权拿起对讲机,迅速指挥警力到场处置,向报警人了解详细情况,同时盘算出走儿童可能途径的路线,指派附近的村居治安队员巡逻注意发现。
另一边,杨广已经开始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回放周边“探头”,追寻出走儿童的踪影。师徒两人默契配合,依托现场处警民警反馈的询问记录,逐步缩小活动范围。最终,当天16时许,在黎永权和杨广的指引下,处警民警成功找回该名走失儿童,师徒两人默契地相视一笑。“要沉下心多干点活,多联系群众。”工作中,他不时提醒杨广。
2017年,在黎永权这名老党员的介绍下,杨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和思想汇报,经过一年的考验,他终于也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勤务指挥室肩负起辖区线索核查、信息流转、督办反馈等工作。尽管黎永权还剩几个月就要光荣退休,他的眼睛也因老花看不清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需要核查的数据线索,但他依然整晚整晚陪在年轻警员身后,尽自己所能发挥余热。
新闻推荐
6月27日,在华英学校,各方共同见证佛山市义务教育民办学校第一轮第一阶段电脑随机摇号。/佛山日报记者龙翔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