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重塑人居环境,南海广大乡村发展面貌焕然一新。图为丹灶镇沙水村一景。孙景锋摄
三山森林公园一期今年6月30日正式开放。
南方日报记者戴喜信摄
“古建筑、古井、古树都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应该结合实际做好保育开发工作,善于挖掘背后蕴含的文化故事,打造成为吸引眼球的景点。”7月21日上午,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带队前往丹灶镇,考察有为水道沿线村居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他强调,要做好水道沿线建设,做到软件、硬件“两手抓”,助力乡村振兴。
以创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契机,当前南海正全力提升人居环境,积极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十大示范片区。作为十大片区之一,丹灶通过有为水道、翰林水道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一岛两湖十里片区优化升级。
除了丹灶,在南海各镇街,人居环境提升成为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中心城区,一批主题公园密集投入使用,城市软硬件大幅提升;在广大乡村地区,通过古村落活化、美丽文化村居建设等举措重塑人居环境,让广大农村地区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南方日报记者李欣孙景锋李慧君统筹:孙景锋
三大公园密集开园
提升人居环境导入优质资源
7月5日,位于广州南站旁的三山森林公园一期迎来了假日“首秀”。中午时分,尽管艳阳高照,公园内设置的停车场早已停得满满当当,一家老小齐出动的场景随处可见。
家住大沥的黄小姐起了大早,带着家人来到了三山森林公园游玩。“我女儿很喜欢公园内设置的儿童游乐区,已经提出下周还要带她来玩。”黄小姐说。
儿童游乐区是三山森林公园一期的亮点之一。在这里,锻炼孩子运动能力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游戏互动,留下难忘的亲子时光。不仅如此,公园内的桥下空间还充分利用起来,设立了小型篮球场、乒乓球桌、吊环等多样化健身体育设施供市民游玩。
三山森林公园一期位于三山岛中心岗,东至大松林山脚,西至武广高铁,南至环山步行道,北至三山大道,建设工程分为山下城市公园、山体山野公园。该公园一期占地250亩,总投资约1亿元,已于6月30日对外开放。
在三山片区内,除了已投用的三山森林公园一期,文翰湖公园二期、高铁公园也将在近期投用。其中,文翰湖公园位于橹尾撬水道两岸,环岛南路以南,项目总体规划面积约1000亩,总投资约3亿元,主体工程分为三期实施。
目前,文翰湖公园一期工程面积约262亩已对外开放;二期工程则位于橹尾撬水道北侧,新交通泰山路桥从中跨越,北侧与环岛南路相接,西至广珠西高速公路,东侧与一期工程相接,用地面积约425亩,工程投资约1.16亿元;三期已启动前期设计。
高铁公园则跨越三山岛南北,位于武广高铁、贵广客专和南广铁路并行段铁路桥下及两侧区域,沿高铁线路呈带状设计,与三山大道、长江路、泰山路、港口路、环岛南路交接,占地面积约660亩,总长约3.6公里,工程总投资约1亿元。
具体来说,高铁公园项目从北到南分7个区域,建设内容包括清理及整治高铁沿线桥下空间的建筑垃圾、环境卫生黑点、违章搭建等,设计融入体育元素、湿地元素、铁路文化元素,构建休闲骑行、漫步跑道、趣味空间和绿地花海等综合空间结构的城市高铁绿洲。其中E区200亩将于近日向市民开放,其他区域计划2020年底完工。
通过三大公园的集中亮相,南海向外界释放出重要信号,三龙湾南海片区致力通过人居环境的建设,吸引更多优质资源落户。今年6月发布的文翰湖国际科创小镇核心区规划就提出,将力争一年全面启动,三年初具雏形,五年实现集聚,并定位为“新技术大脑、新经济引擎、新都市典范”,致力打造成佛山科创资源集聚、高端人才集中、专业服务集约的地区之一。
从“以湖造城”到“出门进园”
中心城区“三生”融合图景走向现实
在南海中心城区,通过主题公园建设提升人居环境,正成为提升城乡融合发展环境的重要抓手之一。从21年前启建千灯湖公园,打开南海“以湖造城”的传奇篇章,到如今多个主题鲜明的公园拔地而起,与城产人文的发展紧密融合,桂城“在公园中工作生活,在城市中游山玩水”,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相融的新图景正逐渐变为现实。
7月1日,东临万达广场、金融高新区地铁站的智慧公园正式对市民开放。其位于桂澜路与海八路城市主干道交叉口西南角、金融高新区A、B、C三个区块的交界处,南靠五胜河与金融高新区慢行道二期,毗邻全民健身体育公园、千灯市政公园及南海千灯湖公园等。
更早前,桂城关爱公园于6月中下旬揭牌启用。除了设有日常可见的基础设施外,该公园内还通过多处的巧妙表达,体现了2009年提出的“关爱桂城”建设理念。比如,关爱公园中心广场的地面上画有3D涂鸦,其以“桂城关爱巴士”“关爱一家人”为设计理念,植入关爱桂城“公益一日游”的品牌服务项目内容,让市民以直观有趣的方式了解桂城的公共服务,关注“关爱桂城”的社会服务项目。
不仅建设速度快、密度高,桂城辖区范围内的多个公园载体,都拥有较为明显的主题或特色。比如2019年底,华南首个AI公园在桂城亮相。通过在千灯湖公园三期投放3台无人车,并在此配套无人驾驶微循环电动小巴车和充电桩、基站等配套技术设施,凸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主题的同时,又为市民深度体验和互动参与提供了平台。
在桂城怡海港西侧,桂城全新打造的智能足球公园——WePark玩湃社区足球公园,已成为年轻人喜爱的“网红”打卡点。自今年1月起,已吸引超1.7万人次入园。该公园涵盖小型足球场、综合康体设备、平衡设备、肩部锻炼设备、旋转设备和综合攀爬设备等。
结合国际理念进行公园建设也是桂城的一大特点。在桂城中心城区地段,通过引进芬兰先进的儿童运动游乐设施与儿童教育理念,打造而成的怡翠公园·儿童体适能成长游乐园目前已对外开放。游乐园划分为健身区、休闲区、儿童游乐区、粤曲表演区等区域,可服务周边环绕的几个大型居住小区、学校、商场等客流。
接下来,桂城将加速推进滨河景观带、南海儿童公园(平洲公园)改造提升项目、映月新城慢行系统、映月文化中心等一批大型项目建设,打造与映月新城相匹配的高品质城市配套。
除了通过完善硬件设施配套满足创新人才对高品质生活环境的追求,桂城还计划从城市文化软实力着手,将打造怡海片区,灯湖西街、爱车小镇、电竞梦工场、南海新经济小镇等十大网红打卡点。其中,保利西街和怡海港是桂城今年重点打造的项目,其将结合“粤菜师傅”工程,推动当地特色饮食文化与网红经济的深度融合。
“美村计划”促进要素流动
“西伯利亚”变身网红打卡点
当中心城区通过全面提升软硬件建设,促进人居环境提升,在南海广大乡村地区,正通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在里水贤鲁岛,通过启动“美村计划”,这个昔日的南海“西伯利亚”,摇身一变成为了广佛网红打卡地。
贤鲁岛地处广佛交界处,位于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东北角,与广州白云区隔江相望,面积约7.8平方公里,是广东省内为数不多的“江心岛”。在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岛上以农业种植为主,村民收入水平不高。
转折发展在2015年,里水启动建设贤鲁岛生态旅游度假区,自2016年起,里水镇在贤鲁岛上打造了三大主题花海和一景观节点,并建成了11.8公里环岛绿道、环岛自行车驿站、贤鲁岛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2017年起,“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徒步活动在贤鲁岛举行,贤鲁岛一炮而红。每逢节假日,来自珠三角各城市以及港澳的游客来到岛上徒步踏青,赏花拍照,小岛的“网红”潜质被激活了。
贤僚村第一书记黄立新见证了这种变化。他清晰记得2014年来到贤鲁岛贤僚村上任时,开车在岛上转了一圈,发现除了灰尘滚滚外,岛上什么都没有。6年后的今天,仅五一假期期间,入岛的游客就达到6.38万人次。
“这是整个大环境的改造提升和乡村振兴带来的效果。”在黄立新看来,贤鲁岛的最大优势是地处广佛交界,交通比较方便,并且全部开放不收费;此外通过环境建设,让原生态的优势更加突出,加上整个乡村振兴项目带来的效果比较好。
他介绍,目前贤鲁岛整个乡村振兴的精品线路有十几个项目,目前正在加快建设旅游中心,以及市场、广场、民宿、戏台等配套设施,预计今年8月中旬完工。
“我们想打造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同时带来商机,像有种花的大户租了415亩连片的土地,打算建设水果园地,一年四季都可采摘。”黄立新说,下一步将致力打造美丽田园示范区,推广田间旅游。
民宿经济也是贤鲁岛重点拓展的业态,除了引进广东乡伴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打造理想村项目,对于村民利用自有住房改造民宿,出台了专门的管理办法,统一民宿建设标准,需要拿到牌照才能开展民宿业务。
随着乡伴项目的落地,并计划3年内投入约3亿元,未来贤鲁岛将建设成为高端民宿集群,塑造成为乡村旅游目的地,打造成为里水镇乃至珠三角乡村振兴的示范点。
■关注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补短板促提升
南海重塑人居环境向纵深推进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在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难点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发展基础薄弱,需要补的短板较多。近年来,南海各镇街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古村落活化、美丽文化村居建设等举措,让广大农村地区发展面貌焕然一新。在这个过程中,各镇街探索出适合自身实际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之路。
以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为了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早在2018年7月1日,九江镇党委就发布了党建品牌升级版“宏扬九江红,共筑湾区梦,争当新时代先锋”,以“九江红·美丽先锋”作为全年党建工作主题,把党建与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
为高效有序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九江镇实际上早早就在顶层设计上进行了布局。
去年4月,九江镇印发了《党建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工作方案》,规划并实施了“领家”“洁家”“美家”“和家”等一系列行动,结合党建三级网格建设,由村(社区)党组织统筹,组织发动党员和各类代表共同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具体来说,九江以党建引领,率先开展“领家”“洁家”“美家”“和家”四大行动,全力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通过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持续推进,改善了村居基层的软硬件建设,使众多村居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成了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在敦根社区,有43年党龄的李本新担任了社区三级党建网格的小组长。他不但带头美化自家庭院,还与网格内的党员、义工一起,动员周边村民参与行动,为有需要的村民提供帮助。
在北村社区,社区“两委”成员对一处环境黑点多次走访调查后,将卫生黑点堆放的淤泥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对泥地进行硬底化改造后,利用场地空间改造成休闲公园和停车场,解决了周边居民停车难、缺少活动场所的难题。
把重塑人居环境作为首要任务
在丹灶,去年就提出要在前期展开“三清三拆三整治”基础上,重塑人居环境、重塑产业格局、重塑传统文化,把重塑人居环境作为首要任务,到2020年年底前,全镇全部村庄100%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主要交通干道、河流沿线连线连片建设初见成效;2021年底前,全镇完成一批特色精品村创建。
具体来说,丹灶制定了“三三整治”提格升温再行动工作方案,提出深入开展“四项革命”,即市场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管线革命;推进“四化工程”,即净化工程、绿化工程、亮化工程、美化工程。
在全镇的统一部署下,去年以来,丹灶各村居把工作方案落实到项目建设中,制定了任务书和推进表,包括道路修复、闲置地整改、污水设施建设等方面均制定了具体计划,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通过镇、村的共同努力,丹灶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在去年发布的佛山市“美丽文明村居”验收评估结果中,全市110条示范村通过验收。其中涌现了3个满分村居,分别是仙岗社区、劳边社区、罗行社区,全部位于丹灶镇。不仅如此,丹灶纳入验收的另外两个示范村居南沙社区、东升社区也表现亮眼,排名位居全市前十。
■相关
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优化城市功能布局
高铁公园:“桥下灰”变“休闲绿”
人居环境的改造除了软硬件的提升,还需要为优化城市布局注入新思维。今年下半年三龙湾南海片区密集开放的三大公园,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就通过高效利用空间,提升绿地面积,实现了功能定位上的错位。
比如,三山森林公园一期建设了儿童游乐区,包括嬉水、滑梯、攀爬架子等设施,此外还打造了大面积遮阳区域,结合阳光草坪的建设,为人们提供玩乐、放松的好去处。
同时,三山森林公园还充分利用桥下空间进行建设。“广珠西线桥下空间原本是不允许聚集、逗留的,但经过多次规划、沟通后,这一区域被充分利用起来,用于建设乒乓球、篮球等运动设施,同时为了保障市民安全,该段高速路沿线均安装了防抛网。”三龙湾南海片区建设局规划建设部副主任叶华盛说。
与三山森林公园一期相似,高铁公园的建设同样充分利用了桥下空间,并创全国先河。通过在武广高铁、贵广客专和南广铁路并行段铁路桥下及两侧区域建设高铁公园,化“桥下灰”为“休闲绿”,大面积建设生态公园,成为全国较为少有的高铁沿线公园建设的示范性项目。
回顾高铁公园建设历程,叶华盛很是感慨。“光是沟通协调用地许可,就花了近十年时间。”他表示,由于高铁公园的审批较为严格,设计方案也经过多次调整。从长远来看,高铁公园释放的绿地空间,对于片区的环境建设、城市格局打造将带来深远影响。
与人互动是三大公园一脉相承的建设理念。除了亲水平台等的设计,文翰湖公园还计划在临近湖边的位置设置篮球场、沙滩排球、乒乓球等场地。同时,利用文翰湖公园内较为平坦开阔的场地,计划今年8月可建成以小朋友游玩体验为主的区域。
不仅如此,文翰湖公园还拥有湖体、湿地、荷花塘等共计60多亩,周边将由栈道进行连接,方便市民近距离感受自然。同时,该公园内还在抓紧建设观景塔,其为公园内的主要建筑物,将通过多条栈道连接通往公园的制高点,在此可俯瞰文翰湖公园全景。
据介绍,为集中力量做好上述三大公园建设,参与公园项目的桂城相关负责人曾组队赴深圳及周边城市学习取经,包括当地公园的建设理念、建设方向等,并将好做法带回桂城,结合自身场地特点,再反复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黎俏婷通讯员杨晨报道:昨日,2020年南海区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竞赛活动举行,来自7个镇街的居民代表同台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