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云东海街道欧南村党群服务站办理政务审批事项。该服务站集审批服务、法律服务、志愿服务和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村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服务。/佛山日报记者黄妙哲摄
昨日上午,三水区云东海街道伏户村委会欧南村党群服务站正式揭牌启用,这是三水首个具有行政审批功能的自然村一级党群服务站,集审批服务、法律服务、志愿服务和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村民在“家门口”办事更便利了。
乡村振兴之风吹遍三水每个角落,作为三水新城主阵地,云东海街道因地制宜,逐步走出一条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云东海一方面高标准打造三水新城城市新标杆,另一方面,不断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如今,生产要素在云东海城乡间自由流动,乡村遇见了繁荣,城市留住了乡愁。
文/佛山日报记者黄妙哲
通讯员徐艳芬、杨晓蓉
优化乡村服务供给超300事项家门口可办
“从家里走过来,五分钟都不到。”昨日上午9时许,住在欧南村的陶承娟来到欧南村党群服务站补办到期的居住证。由于漏带相关材料,陶承娟来回跑一趟,也不过几分钟时间。她说:“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很方便”。
昨日上午,欧南村党群服务站正式揭牌启用。该服务站占地面积约90平方米,是一个包含行政审批服务、人大代表联系服务、公共法律服务和志愿服务四大功能的开放式、多功能党建工作综合阵地。如陶承娟般,伏户村7000余名常住人口、周边新建楼盘的新市民们,都能在“家门口”享受一站式便利服务。
据了解,这是三水区首个具有行政审批功能的自然村一级党群服务站,可办理积分入户申请、居住证、居民医保等300余项自然人事项,将政务服务延伸至村民小组一级,实现“一门办理、全城通办”向“家门办理、全城通办”转变。
同时,该服务站公共服务工作室将由专业律师定期驻点,提供法律咨询援助、外来务工人员维权、人民调解等服务;志愿服务由云东海街道团工委与广东财经大学三水校区合作,将提供公益课堂、探访长者等志愿服务;人大代表联络点将成为人大代表听民意、集民智、聚民力的场所。
“该站点的启用,将进一步优化伏户及周边片区公共服务。”云东海街道办事处主任曾发强表示,接下来,要依托该服务站开展系列公共服务,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乡村变靓服务提升去年百余村民回流
欧南村党群服务站位于翠云路旁、欧南村新村入口处。沿着翠云路行进,一侧是欧南村,一侧是林海尚都、明智雅苑等新建楼盘,城与乡在这里交汇。
伏户村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在伏户村,居住的非户籍人口已和户籍人口数量相当。欧南村有常住人口1000余人,其中有700余人为非户籍人口。
然而,在过去一段时间,伏户村却存在城中村的共性问题,人居环境有待提升,在硬件设施、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短板,与翠云路对面的新建区域样貌形成鲜明对比,群众关于村居提升改造的呼声较高。
过去两年,云东海街道将伏户村列为乡村振兴示范点,全力提升人居环境。欧南村党群服务站落成投用,是云东海补齐乡村设施短板、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缩影。
如今走进欧南村,村道更靓更平整,停车区域统一规划;篮球场、儿童游乐中心藏身公园中;新村栋栋别墅新颖别致,古村祠堂变身乡村电影院、书画展厅。在伏户龙窝村,小明星纪念馆进入内部装修阶段,村民又有了文化新阵地。
“走出家门就是公园,出了村就是四通八达的马路,亲戚们都很羡慕。”欧南村村民李凤英开心地说。每天晚上,在祠堂里看电影,在祠堂前“搭台”唱歌,成为李凤英和邻居们的夜间节目。
伏户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如今村里环境变靓、服务提升,早年搬出去的村民都渐渐回流,仅过去一年便有100余人回迁,村里出租的闲置住宅也更加抢手。
乡村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城乡协同发展
乡村振兴,就是要走出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云东海街道以伏户村、石湖洲村、杨梅福田村等为示范点,不断推进人居环境提升,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绘就一幅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治共享的风情画卷。
然而,城强乡弱的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其背后是乡村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造成乡村生产要素长期缺乏和发展能力持续下降。因此,要真正建立城乡长效协同发展机制,离不开让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激活乡村内在活力。
“在每个示范村的建设中,我们都引入各具特色的产业,让各项资源活起来,激发古村聚人气增财气。”云东海街道乡村振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依托伏户靠近城区的区位优势、“小明星”故里的人文内涵以及古村落较为完整的资源优势,云东海街道正在该村引入美食项目,打造集文旅、餐饮等为一体的三水版“岭南天地”;在石湖洲村,一个集瓜果采摘、现代科技与多元娱乐方式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正在洽谈推进;杨梅福田村毗邻云东海北湖及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已引入民宿项目,力争将人气化为财气促发展。
上述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云东海将推进各乡村产业项目发展,构建彰显地域特色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激活乡村内在发展活力,在高标准打造城市新标杆的同时,念好城乡发展“融”字诀,让三水新城实现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新闻推荐
7月下旬,云东海街道福田村40余亩向日葵盛放,游客在花海中游玩。/区档案馆供图在云东海大道月亮湖段附近,沿着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