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导入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大金智地实现了城市升值。图为新建的有为小学。丹灶宣办供图
南海区丹灶镇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据统计,今年以来南海区蓝海人才计划共立项34个,丹灶占了10个,占比达到29%。其中,位于大金智地片区的力合星空·728创域(下称“728创域”)引进辅导的人才计划就有8个,占了南海区立项的24%,而这距离园区开园只有4年。
728创域的快速发展,是丹灶大金智地片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近年来,丹灶以大金智地片区城市更新为抓手,推动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先后引入联东U谷、728创域等一批高端产业载体项目,导入社会优质资源,促成了智能安全产业在片区集聚发展。
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丹灶还以建设大湾区广佛极点“客厅”为目标,致力把大金智地打造成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通过导入优质教育资源,完成交通路网,不断推动公共配套升级,城市升值,让“城产人文”融合发展的场景在大金智地片区逐步成为现实。
旧鞋厂变身“博士楼”
大金智地崛起智能安全产业新高地
走进位于丹灶翰林湖农业公园边上的728创域,在1.4万平方米的产业载体里,藏着多个先进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的科创项目,成为南海乃至佛山重要的科创高地。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几年前,这里仍是一家旧鞋厂,通过村级工业园改造,这里蝶变成为极具价值的“博士楼”。
728创域由佛山市南海区科学技术局、丹灶镇人民政府和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力合科创集团旗下孵化板块——力合星空于2015年合作共建。于2016年7月28日正式开园,系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广东省大数据产业园、佛山市南海区技术转移中心、佛山市南海区首个人才服务驿站。
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深圳湾来到翰林湖畔,728创域致力构建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力合创新体系的理念、成果、服务、品牌和模式与丹灶经济发展的融合共生,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丹灶发展模式的转变。
“我们主要面向先进制造领域,以"企业孵化+研发促进+早期投资"为核心业务,为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提供科技孵化载体、专业研发平台、创业种子资金等全要素、全链条的生态圈,致力成为南海西部制造业创新中心。”该负责人表示。
截至今年7月,728创域累计孵化企业112家、毕业企业18家,累计引进培育30个省、市、区创业人才团队,辅助人才团队获政府财政资金超亿元。
去年,728创域被授予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称号,而这距离园区正式开园只过了3年。728创域的成功,是丹灶以村级工业园为抓手,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探路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的缩影。
在728创域以南约一公里的距离,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作为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单位,近年引入了佛山市南海区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挪威船级社国际安全评级学院、ThinkSafer本质安全研究院、中保网盾物联网安全研究院等机构,60多家高成长科技企业落户。
今年5月,佛山首个研发生产类院士法定代表人项目5G网联无人机智能化城市网格管理项目在智能安全产业园投产。此外,北理工邓玉林院士团队成立的亘舒智能医用冷箱与云监控平台项目也在丹灶注册成立。在一批高端智能安全产业项目的带动下,大金智地成为了迅速崛起的智能安全产业发展新高地。
大拆迁腾空间
大整理连片开发注入发展新动力
大金智地的快速发展,某种程度上是丹灶以产业高端化带动城市现代化的缩影。
上世纪90年代,大金智地被称为大金工业区,引进了6间陶瓷厂。周边区域随之集聚起一批五金、陶瓷等业态,为丹灶的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008年,一轮环保风暴席卷而来,大金工业区内一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陆续迁出,为城市转型和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顺应城市发展的需求,丹灶镇坚定把该片区定位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高端园区,规划为大金智地片区。在约2/3的集体土地和1/3的国有土地上,逐步梳理企业、村民、承租人的利益问题,整理出连片的空间。
有了定位和空间,大金智地片区先后引入了联东U谷等产业载体,吸引了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片区建设走上了快车道。以联东项目的建设为例,签约3个月内即响桩动工,仅用了6个月时间一期A区17栋厂房全部封顶。现代化的产业园区与昔日矮小、低端的旧厂房形成了鲜明对比,招商工作的顺利推进让市场信心倍增。
2018年,工信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印发实施《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指南(试行)》,提出在全国范围内选取有代表性的园区。丹灶把握住机遇,全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建设,一举成为首个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
2018年,丹灶镇丹灶新城大金智地片区详细规划公布,提出依托桂丹路以南翰林湖打造丹灶城市新中轴。大金智地规划区域北至桂丹路,南至丹金大道,东临南沙涌,西至翰林湖,总面积约282.54公顷,以智能安防产业为主,以居住用地和配套功能为辅,建设成为高端产业聚集、服务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在此背景下,丹灶加大了对大金智地片区的改造更新力度。通过“拆”“建”结合,为片区发展注入新动力。
“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大拆迁为发展腾空间,与片区内的所有拆迁户进行多次摸底接触,分难易类别造台账,记录每一次的谈话内容及进展情况。截至目前,已完成10户被拆迁户的拆迁补偿协议签订,共收回11.7万平方米的建构筑物,正陆续拆除。”丹灶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拆迁工作稳步推进的同时,片区也加快了土地整理工作,截至目前,计划完成大金片区土地整理1000亩,其中200亩商业地块具备招商条件。
导入南海优质教育医疗资源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布局
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丹灶还致力把大金智地打造成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翰林湖农业公园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抓手。
2014年,丹灶镇启动建设翰林湖农业公园,以“耕读田园”为主题,通过租用周边几个村居的农用地,连片开发占地2000亩,集农业种养、生态休闲、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区。
经过几年建设,翰林湖农业公园成为了丹灶乃至南海的重要城市名片,在翰门迎客、五彩花田、翰湖碧波、桃李花溪、耕读长廊、亲子田园、休闲绿道、绿茵球场、生态农场等特色项目的规划、建设下,翰林湖农业公园保持原生态,融入农业种养、农业观光和农业科普等元素。
2017年,翰林湖农业公园作为广东唯一的代表,获得了“亚洲都市景观奖”;2018年,入选全国100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之一。
去年7月,南海获批创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重点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十大示范片区。作为十大片区之一,丹灶镇正大力推进一岛两湖十里片区建设,通过对“有为水道”“翰林水道”两大水道展开规划设计,将城西片区建成“仙湖氢谷+有为水道”,大金片区建成“智能安全产业园+翰林水道”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在提升人居环境的同时,丹灶还致力加大对大金智地片区各种项配套设施的投入,导入全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促进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布局。以教育为例,目前这里已经建成了省一级标准的有为小学,并于2017年启动招生;由佛山市青少年文化宫和丹灶镇政府共建的翰林宫将于9月开宫,项目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共设有26个各类培训活动室,每年将为青少年学生提供1万多个兴趣特长培训学位及多项实践活动。
此外,总投资约15亿元的南海中学实验学校项目将以南海中学为品牌带动,拟建由南海区教育局直接管理的12年一贯制区直公办学校,将于明年9月招生,改变丹灶缺乏高中教学资源的局面,大幅提升丹灶教育品质。
在医疗配套方面,大金智地距离将于今年建成投用的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院区仅10多分钟车程,片区居民将能便捷地享受到全区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交通领域,大金智地今年也迎来一系列好消息。广佛新干线及西延复合通道工程、季华路西延线工程、南海中线公路工程等正在加快建设,三条快速路都将接通丹灶,加上早已建成通车的桂丹路,丹灶镇将形成对外路网“四龙出海”新格局,20分钟即可到达广州内环,作为丹灶重要门户的大金智地片区将充分享受到交通发展带来的红利。
随着片区配套设施和服务的不断完善,大金智地正致力打造成为南海西部片区人居环境典范,吸引了美的翰湖苑、上坤翰林湖壹号等一批高端商住项目落地,“城产人文”融合发展的场景逐步成为现实。
撰文:孙景锋叶迟华张柏林
新闻推荐
讲师曾知分享绘本知识。/受访者供图文/佛山日报记者黄鹤婷这个暑假,南海区图书馆联手绘读教育机构共同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