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在荷城街道文华路上,园林部门清理倒伏树木。/佛山日报记者吕润致摄制图/曾咏贤
台风“海高斯”掠过,高明区昨日风雨不断。在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截至昨日下午4时、区气象部门解除台风预警信号为止,全区277宗水利工程运行正常,30个地质灾害点未发现异常;全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25家未见异常。
文/佛山日报记者李祥锐、谢文骏
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交通顺畅
“海高斯”从珠海登陆,珠三角地区出现猛烈狂风。在狂风吹袭下,昨日上午,高明区荣昌街、百乐街、安泰街、云开街、文华路等地都出现树木倒伏情况,其中文华路与沿江路交界处,有四棵胸径达到20~30厘米的大树倒伏。
接到树木倒伏信息后,高明城市管理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巡查一股股长罗振华,迅速指引应急车队到达现场,施工人员用木锯等设备逐一肢解倒伏树木,为车辆让出通行空间。
大约15~20分钟,倒伏的树干、折枝,被全部搬到人行道附近,清洁工人清理干净人行道和马路上的落叶、木屑,一条受阻车道清空,过往交通迅速恢复通行。
当天,巡查一股共分出5组巡查人员,对城内5个片区开展巡查。他们按照先急后缓的工作原则,优先解决体积较大的倒伏树木,消除交通障碍,确保了高明城市交通顺畅。
数据显示,截至下午4时,高明城市管理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共出动抢险工作人员超过400人次,出动抢险车辆59车次,顺利清走倒伏树木一批。同时,该中心排水管网股及各管养公司还对城区内涝点进行定点预排,共计发动27车次、54人次对城区内18个易涝点进行站岗排涝,确保各低洼易涝点排水通畅,人员车辆平安。
一线科学调度水利工程正常
就在城市管理部门清理倒伏树木、维护道路交通畅顺的同时,高明区水利部门也全力以赴,做好城区排涝及水库蓄水工作。
在荷城中心区,从前夜起,城区附近各泵站开始进行预排作业,腾出库容,确保第二天城市积水排洪顺利。而各镇街,从18日白天起,水利所工作人员和村干部就到各山塘水库巡查,重点确保各山塘水库堤坝安全,水库在汛限水位以下运行。
19日白天,更合风雨正大,更合镇领导与镇水利所工作人员、珠塘驻村团队冒雨来到千岁正坑水库巡查。由于该水库的窦口被垃圾堵塞,排水不畅,水库水位在暴雨中快速上升,对堤坝安全构成一定危险。为确保水库及周边居民的安全,他们下水清理涵窦附近垃圾,加速水库泄洪进程。
由于7月台风缺席,降雨稀少,在本轮台风过境过程中,更合除了要给大部分水库及时泄洪,缓解堤坝压力以外,还要承担个别水库的蓄水任务。如何调度水库水位,确保周边村民今后的耕作用水,同样考验现场工作人员。
区住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保证相关水库蓄水顺利,该局联合更合镇水利所,以及附近乡村的干部,共同在堤坝上冒雨驻守,时刻关注水库水位变动情况,超出一点就及时排洪,稍有回落,又及时堵上,通过科学调度的方式,确保这些水库既能保留一定蓄水,满足农民耕作需要,同时也实现堤坝安全。
截至下午4时,全区排涝泵站共开机49台、时数225.9小时,排水量165.2万立方米。全区277宗水利工程运行正常。
连夜巡查监控只为守护平安
台风“海高斯”为高明带来持续强降雨,全区土壤含水量趋于饱和,容易引发城乡积涝、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为确保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居民安全,从前夜起,自然资源分局就联合镇街,派人员到各处监控。
在明城镇,光明村委会云勇村南东侧的崩坍隐患点附近,有2户5名居民居住。前天夜里,明城镇国土所工作人员吴伟江到该处巡查。尽管当时雨还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也未出现明显的崩塌迹象,但为了确保群众安全,吴伟江还是动员其中离隐患点较近的一户居民转移;到19日早上,随着雨势加大,该处发生崩塌的风险进一步上升,吴伟江又冒雨赶到村里,动员另一户人到附近的云勇村旧小学暂避。
尽管直到防台风应急响应结束,该处也未发生明显地质灾害,“瞎折腾”了两天的吴伟江还是松了一口气。他说,地质灾害不打招呼,哪怕是“瞎折腾”,也比事发突然造成群众伤亡要强。
如吴伟江一样,活跃在一线的基层人员还有许多。数据显示,从18日晚间至19日下午4时30分,全区共出动地质灾害巡查50余人次,巡查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点)40余处,共撤离人员5人。响应期间,全区发生地灾灾情0起(死亡0人、失踪0人、受伤0人、脱险0人),全区30处在册地灾隐患点现状稳定,无新增的突发地质灾害。
新闻推荐
书吧重新开放,市民可前往馆内读书。/高明区图书馆供图佛山日报讯记者冯慧雯通讯员何敏霞报道:记者昨日从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