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将一筐筐生鱼装车运往各地。
日前,三水区芦苞镇独树岗村(水产养殖)上榜广东省首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名单。这是芦苞镇长期坚持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水产品牌的缩影。
芦苞镇内河涌交错,有水产养殖的天然禀赋。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芦苞镇因地制宜,从养殖基地建设、水产养殖经营等多角度入手,推行精细化管理,提升产品附加值,降低养殖成本,提升水产效益。
企业向高产值养殖转型
当下正是渔获季节。日前,在芦苞镇东河竹园周边的鱼塘,佛山市三水永晴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将渔网慢慢收拢,经过起捞、分拣、称重、计数、接力装车等工序,一筐筐生鱼(俗称黑鱼)被顺利转入等候的鱼车,驶向远方。
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传统四大家鱼盈利不高,公司从去年开始向高产值养殖转型。其中,生鱼市场行情好,且生长快、耐低氧、运输方便、适合规模化养殖。2019年6月,该公司在芦苞镇东河竹园周边的30亩鱼塘投放生鱼鱼苗13万尾。
该公司生鱼养殖8个月后,出鱼24万斤,亩产近8000斤,主要销往江沪浙地区,售价相对稳定,每亩纯利润达2万元,养殖收益可观。目前,生鱼长势良好,重量在2斤以上规格的鱼占了70%。
尝到高产值水产带来的收益后,上述负责人表示,生鱼养殖目前仍处于“蓝海”,具有较好的发展前途。接下来会联合水产专业合作社开办培训班,进一步推广生鱼的养殖经验和技术,带动合作社社员向高产值养殖业转型。
废水循环工程助推产业升级
目前,芦苞镇正推进三水渔世界产业园芦苞片区首期工程,投资1600万元完成鹿仔岗涌和桂岗引涌水体净化及生态修复项目,带动周边约10000亩鱼塘养殖废水可循环利用。
养殖尾水经泵站收集后,先后经过曝气氧化塘、沉淀塘、生物兼氧塘处理,最终排回河涌,为水产养殖户补充优质水源。养殖尾水生态循环工程是助推产业升级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据了解,三水渔世界产业园面积达5万亩,横跨乐平、芦苞、大塘三个镇街,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也是三水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之一,将为芦苞镇推动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带来利好。目前,除了实施养殖尾水生态循环工程,芦苞还修建河涌灌溉泵站、养殖区域的机耕路、疏通水渠等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打造三水渔世界产业园。
芦苞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芦苞将全力贯彻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紧抓渔世界产业园建设机遇,做好高值水产养殖引导、培训工作,推动全镇水产业实现规模化、高端化运作,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通过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
文/图通讯员胡伟亮佛山日报记者陈玲玲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记者张韬远报道:8月18日,佛山市三水区隆重表彰了辖区内一批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的企业与入选佛山市标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