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记者李祥锐报道:近日,省水利厅领导带队到高明区调研农村小型集中供水情况及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情况,对高明在偏远乡村实施自建水塔加装净水设备的供水模式,给予充分肯定。记者了解到,目前高明已有65条自然村使用上这套供水模式。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然而,对居住分散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地势较高的偏远山区,如果采用市政管网供水,投资成本过高;采用传统处理工艺,则难以保证水质安全。对此,高明在偏远乡村集中建设一批“小型集中式装备一体化”设施供水工程,再配合市政管网延伸,实现农村供水“提质、增效、升级”目标。
这套模式具有投资成本较低、供水效果显著的特点。全区共有65条自然村需要建设“小型集中式装备一体化”设施,项目总投资5200余万元,每条村平均投入仅80余万元。只要在现有的农村自备水源供水设施基础上,加装一套滤膜处理器,村民就能享受到接近市政管网供水品质的生活用水,且用水成本不高。
此外,针对农村专业人员稀缺,供水设施一旦损坏难以及时修复的问题,高明区在规划构建农村分散式供水体系时,十分注重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负责技术维护的第三方公司负责人介绍,所有的供水站点都是全自动运行,操作简便,无需专人值守。工作人员通过远程物联网监控,可随时在手机或电脑上查看设备运行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系统就会报警提示,工作人员可及时处理问题。
如今,全区计划采用分散式供水的65条自然村都已喝上“小型集中式装备一体化”设施工程的净化水。经过使用体验,项目也获得用户的认可。
新闻推荐
第三方施工单位工作人员正在安装脚手架。佛山日报讯记者谢文骏摄影报道:昨日上午,荷城街道办对马宁村违法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