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畅队队员对市民进行交通安全劝导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周哲通讯员张亿胡荧彬
8月27日,禅城公安联合区文明办、南庄镇人民政府,举办以“绿色出行·文明交通”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首次揭牌启动了“警村社”护畅工作站,为全民文明交通劝导教育提供新的支点。据了解,整合“交警+村居+社区”三方力量的“警村社”护畅队运行已满月,助力南庄镇道路交通警情同比下降4.46%,当月未发生亡人交通事故。
护畅工作站升级文明交通新支点
27日上午,南庄镇紫南村文化广场人头攒动,200多名“警村社”护畅队员和村居群众一起,共同见证了“警村社”护畅工作站的揭幕亮相。
在季华西路紫南文化广场侧,坐落着新升级的“警村社”护畅工作站。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站所处位置人车密集,不过几分钟就有数十辆货车和电动车经过。而在工作站内,有专门的警村社队员驻守,还配有齐全的劝导装备。
据介绍,工作站内不仅放有劝导牌、手持喇叭、哨子、宣传单等常用劝导装备,还配有不断轮播交通安全警示片的电视机,可要求交通违法的市民走进工作站接受交通安全学习。就在工作站门口,还摆放有免费取阅的教育安全栏,其宣传单张涵盖了酒驾醉驾、闯红灯、不戴头盔、超速超载等交通违法普法内容。此外,工作站还专门配有矿泉水、医药箱等物品,可供中暑或身体不适的群众使用。
据了解,为了让“警村社”护畅更加深入村居,发挥治理村镇交通的优势,禅城公安将对现有的18个“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劝导站”进行“警村社”工作站模式升级,成为“警村社”护畅服务的新支点,以工作站为据点辐射周边的村居交通护畅。
活动当日,佛山禅城公安还邀请外卖小哥加入文明护畅队伍,在其外卖箱背部张贴印有各式“文明交通”标语的海报,齐刷刷驶进各大街小巷开展文明交通宣传,依托醒目的文明交通标语,对沿途群众开展“移动式”宣传教育和劝导。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实现美好生活愿景、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文明交通、人人有责,需要全民的共同遵守和积极参与。”禅城公安党委委员、南庄镇党委委员李迅表示,“警村社”护畅模式将不断升级,千方百计提升村镇居民的文明交通意识,倡导绿色理念,鼓励全民争当文明交通的宣传员和践行者,一起营造禅城安全、有序、畅通、文明的交通环境。
“警村社”满月交通警情降了
借助交警、村居和社区的力量,禅城“警村社”护畅队在早晚高峰期、交通拥堵时段等重点时段,事故多发、学校周边、主干道与村道乡道交接等重点路段开展交通疏导和文明交通宣传,通过全民合力破解交通拥堵的难题。
运行1个月以来,“警村社”护畅队员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协助交警对客车、校车、面包车超员,低速货车、拖拉机载人,电动车未按规定悬挂牌照、非法载客,摩托车未戴安全头盔、超员,以及机动车驾驶员涉酒驾驶等5类交通违法行为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共出动1350余人次开展交通安全劝导11100余人次,派发交通安全宣传单10000余张,排查发现道路交通安全隐患61处。在“警村社”护畅队员的努力下,南庄镇辖区道路交通警情同比下降了4.46%,无发生亡人交通事故。
“护畅队员日均在户外工作至少4个小时,不仅要疏导交通、劝导群众,还需要开展文明交通宣传。”“警村社”护畅队长关宗煊介绍,工作1个月以来,他和队员们每天早晚都会出现在路面上,做得最多的就是劝导逆行、闯红灯、不戴头盔等电动车交通违法,还要在学校村口等交通流量大的区域进行疏导,在烈日下工作以后,大部分队员都成了“熊猫手”,“希望我们的加入和努力,让南庄的交通环境变得更加平安,这样的话一切都值得。”
新闻推荐
禅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前来登记结婚的人数比平日大幅增长羊城晚报讯记者欧阳志强、通讯员吴庆文摄影报道:8月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