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玲(右一)与专家交流粉葛种植情况。/受访者供图
九月秋高气爽。走进佛山市禾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整齐的田垄上生长着各种高明特色农产品。身穿运动服的公司总经理李伟玲,娴熟地检查作物生长情况,并指导农户开展科学种植。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对农业知识信手拈来的李伟玲,曾经是一名穿梭于写字楼的职场白领。
2015年,李伟玲参加佛山举办的农业博览会,了解到家乡高明的特色农产品有推广需求,且销售市场空间广阔。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李伟玲毫不犹豫地向企业递交辞呈,回到家乡踏上创业征途。
“创业之初,我走了不少弯路。”李伟玲回忆,回乡后她立刻联系村中数位种植、养殖大户,开辟基地进行鱼塘养殖和合水粉葛、富硒优质水稻种植工作,全程规划跟踪产品包装、物流、销售等流程,“但由于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我经历了30多亩塘鱼一夜间全部死亡、粉葛受台风影响颗粒无收等情况。”
接连受挫让李伟玲认识到:农业生产不仅要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勤劳,还需要科学的种植知识为支撑。为此,李伟玲将80%时间都投入到农业知识学习与农田实操中,“我还积极报名参加佛山市内外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希望用专业的科学知识武装自己。”
通过5年的学习与奋斗,如今禾田农业已成为佛山“菜篮子”基地、高明区农业龙头企业,还与市农科所联合开展高明粉葛改良项目。
尽管公司运营已步入正轨,但李伟玲并没有停下学习的步伐。“近年来,我还参加了华南农业大学举行的专业培训班,了解农业产业如何开展电商运营、营销操作、财务管理等知识。”李伟玲表示,电商运营是她最为关心的问题,“禾田农业上线了小程序线上商城,企业销售额已有20%来源于线上商城。”
现今,禾田农业也成为佛山重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是周边农户提升职业素质的重要平台。李伟玲介绍,公司搭建了两个专业培训室,每年都会从农业农村部门的人才数据库中挑选相关专家、学者前来授课,“自2018年公司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成立以来,已经开展了50多期培训,接受培训人数超3000人。新一期培训班将于11月正式开班。”(文/佛山日报记者谭海琪)
新闻推荐
物尽其用 不负“粮”心高明区人民医院倡导光盘行动,减少餐饮浪费
高明区人民医院总院区餐厅内,职工正在点餐。佛山日报讯记者陈嘉懿摄影报道:张贴宣传画、推出大中小份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