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中小学妙招频出,培养学生节粮爱粮好习惯
珠江商报讯 记者林翠媚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开学以来,顺德师生从我做起,践行节约粮食、节约用餐,实施“光盘行动”,在校园里营造了“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
“节粮”是必修课
培养节约习惯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新学期开始,节约之风吹进了顺德的校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师生们的开学第一课。
顺德养正学校常务副校长陈海燕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用直观的数据对比与学生探讨节约粮食的重要性,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全球粮食短缺离我们也并不遥远。此外,该校还开展“敬惜一粒米”主题活动和“光盘行动”教育。
在容桂红旗小学,开学初思政课从节约粮食讲起,倡导学生“爱惜粮食,厉行节约,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从开学至今,该校以节约为主题开展了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课、手抄报比赛等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让“节约光荣 浪费可耻”的理念深入学生心中。
教育的主阵地不仅在学校,更重要的是家庭。红旗小学德育副主任刘丽娣告诉记者,节约教育可以通过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因此该校将主题班会课录制成微课视频,推送给家长;另外也举办亲子手抄报比赛,让家长也参与进来,共同做好孩子的节约教育。
“非常感恩学校用心地教育我的孩子要珍惜粮食。在和孩子一起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让孩子学会粮食来之不易,也增进了我和孩子之间的情感。现在让孩子吃饭再也不会成为我们家的一大难题了!”红旗小学家长吴亮平高兴地说道。
顺德养正学校学生践行“光盘行动”。
开展“光盘”评比
激励学生节粮
对粮食的敬畏与爱心,一直镌刻在中华民族的骨血里。“光盘行动”在各所学校里,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更多是付诸于行动。
为了学生的健康,顺德养正学校执行着分餐制,把营养均衡的可口饭菜送到学生的面前。这不仅在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更是杜绝饮食浪费、帮助儿童“光盘”的良方。
此外,学校也通过完善节约用餐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节约粮食,减少浪费。广东实验中学顺德学校小学部成立食堂小管家,在各班级开展“光盘行动”评比,对各班级的厨余回收区域进行检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顺德本真未来学校副校长张进告诉记者,由于该校是寄宿学校,孩子一日六餐都在校园进食,因此节约一直是学校德育项目关注的重中之重,该校在多年的探索中已经形成相关的管理机制。学校在每个班级设立监督员和生活辅导员,值日学生每天监督同学是否“光盘”,生活辅导员进行就餐指导;每个班级门外设潲水桶,班级之间根据潲水桶里的剩饭剩菜量进行“光盘”评比。
顺德本真未来学校学生到开物未来庄园体验农活。
到田间做农活
感受粮食来之不易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由于现在的孩子没有经历过田间劳作,虽然对《悯农》中的这句话倒背如流,但却难以产生共情,为了让学生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从小养成爱惜粮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有学校将劳动教育和节约粮食结合起来,通过开展粮食种植劳动实践,让学生对节俭和爱惜粮食有更深刻的体会。
锄地、插秧、割稻、收稻……这是顺德本真未来学校学生的研学实践内容。为了让学生了解到农民种庄稼的辛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果实,该校2019年组织学生到农田体验农活的全流程。该校副校长张进表示:“学校致力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品质和未来生活创造能力的本真少年,节约粮食是学生要有的品质。学校的节粮教育是多维度开展的,让节粮意识深入学生心中。”
除了研学以外,顺德本真未来学校从本学期起将粮食种植劳动实践纳入常态化课程中,每周五下午的校外拓展课程,该校组织学生到开物未来庄园,亲自动手种植农作物,在劳动中获得知识,体验劳动的收获感。
相关延伸
用好校外实践基地 开展节粮教育
节约教育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记者留意到,在节约粮食、拒绝浪费的新风尚引领下,有顺德企业与学校合作开展劳动教育课程,补充学生校外实践的学习场景,合力推进节约教育。
今年9月1日,位于伦教的开物未来庄园正式开课,凤城青少年宫秋季自然科学班,以及顺德本真未来学校的学生走进庄园,开心地体验自然大课堂。
据了解,开物未来庄园是广域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然教育、劳动实践为主题的未来教育实验基地,庄园占地20亩。庄园推出了“种子的成长”等自然科学课程,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观察和体验蔬菜粮食的生长过程,最后到餐桌变为食物,然后厨余和人体排出物又巡回到土壤和自然,内容与学校推行的粮食种植劳动实践相契合。
广域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容慧坤介绍道,自然科学课程可让孩子和家长走进庄园一起参与劳动,一起感知劳动付出后收获的价值,助力推动家校共育。
新闻推荐
两城三地 15名选手追光逐梦 青少年短视频大赛以“电”为主线,以“光与梦想”为主题,新时代电力故事在他们的镜头里呈现
500千伏罗洞变电站■广东省青少年短视频大赛拉开帷幕,参赛选手在佛山罗洞变电站创作。广州电力展示馆广州电力展示馆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