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乡村风景宜人
羊城晚报讯记者张韬远摄影报道:2020年是三水区迈进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的第三个年头。9月28日,三水乡村振兴成果对外发布并同步发布第二季度“美丽指数”和通报表扬第二季度“十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兵村”,以展示乡村振兴的“三水实践”。
农旅文融合引领美丽新经济发展
记者了解到,三水区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业园区化发展思路,今年重点建设三水渔世界产业园启动区等,加速农业转型升级,计划总投资近4亿元的合洋水产企业三产业融合项目首期工程完成规划设计,生态健康养殖小区项目完成项目申报,青岐渔业产业园已引入佛山联塑公司投入1500万元利用新水循环系统开展鳗鱼养殖,乐平农业园引入广东凯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1400亩加州鲈养殖及深加工。
三水还在着力推进文化振兴和乡村旅游齐头并进,打造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祠堂+文化”,建设30个“祠堂+文化”模范村居,赋予传统乡村文化阵地新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全区引入8个重点文旅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0亿元,蓝城本味、河口粤菜美食集聚区、三巷村千年水道等重点农旅文项目加快建设。推广特色乡土菜、长寿宴、河鲜美食,全区9家农家乐、渔家乐获评“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今年以来,20家已营业的民宿吸引3200多人住宿,打造了民宿经济“三水样板”。
三水区还在大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全域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全区自然村总体上达到干净整洁标准。在整治中同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并纳入村规民约。目前,已完成全区第二季度长效管理考核,正准备第三季度长效管理考核。全力开展“三大革命”建设,2019年-2020年全面完成全区自然村公厕、垃圾收集点改造提升,已累计建设281座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设施,基本覆盖农村人口主要集聚区域。深化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建设“美丽廊道”,已完成新改扩建和大、中、小修农村公路74.78公里。
三水还首创了乡村振兴“美丽指数”发布机制,着力推进以美丽家园、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园区和美丽廊道“五个美丽”为主要内容的全域环境整治,全面展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努力打造一批与粤港澳大湾区、世界一流城市群建设相匹配的美丽乡村。
打造三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值得注意的是,三水还以主轴路网为串联、特色资源为纽带、五个振兴为内涵,将全区7个镇街划分为南部岭南水乡、中部千年村落和北部生态屏障三大示范片区,推动美丽乡村联建、生态环保联动、交通互联互通、优势产业对接、优势资源共生,探索共融、共建、共生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在全区“三片联动、百村共建”的总体战略布局下,三大片区已完成超过300个项目建设,建设显现成效。其中,南部岭南水乡片区建成昆都山森林公园、三江花源、创意良仓、粮食博物馆、西江河鲜美食街等,西江十里画廊精品线初步形成;中部千年村落片区13公里礼运路连通“两片”、云东海北湖连片和芦苞涌水上旅游观光带初具人气。北部生态屏障片区重点打造三水渔世界十公里乡村振兴示范带,串联农业园区和生产基地,湾区菜篮子优势凸显。
三水还在大力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统筹实施城乡教育、医疗、文化、政务服务融合提升四大行动计划。全面推进35所农村中小学校建设提标,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加快推进三水新城和中部乐平、南部白坭3家公立医院建设,高标准建设北部大塘医疗中心,以及3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目前全区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站)57个。7个镇(街道)全部创建成为国家卫生镇。促进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建设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15.76万平方米,区镇村五公里政务服务圈构建成型,村民就近享受无差异政务服务。
新闻推荐
国内饮料企业首条进口易拉罐生产线“复出” 一条生产线书写三水饮料品牌传奇
国内饮料企业引进的首条进口易拉罐生产线在佛山三水重新完成安装。受访者供图暌违8年,饮料文化节将于9月30日至10月2日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