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孔焕玲
昨日,2020年顺德区人才工作大会上,顺德以最高规格、最强力度、最大诚意向全球人才抛出“绣球”。作为近年来顺德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人才工作会议,一系列人才政策、招才引智新举措的背后,反映的是顺德对人才特别是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
今年以来,顺德高质量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下定决心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顺德重点瞄准芯片、机器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大力引进具有集聚带动效应的“航母型”重大产业项目。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新变化,顺德产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被推向一个新高度。
环境优,则人才聚。想要吸引留住高层次人才,除了依托产业集群优势,更要创造一个优良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近年来,顺德通过深入落实六大人才工程、重点扶持六大领域高层次人才、精心打造六大人才服务品牌,逐步建立一套精细分类、针对性强、系统配套、创新力度大的人才工作体系。其中,六大人才工程是聚焦产业人才、教育人才、卫生人才、文艺人才、青年人才和海外英才开展培育计划;对六大领域高层次人才的扶持则是为人才提供一系列奖励补贴;六大人才服务品牌则是聚集优质社会资源,为顺德人才提供安居、子女教育、医疗、文体交流活动等“横到边,竖到底”的全方位人才服务。
文/佛山日报记者郭东霓、杨婷
6大人才工程
●顺峰产业人才工程
实施“顺峰人才计划”,每年投入不低于2亿元,鼓励企业大力引进领军人才和急需紧缺产业人才,瞄准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需求,引进各级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本年度力争累计引进培育各级创新团队100个以上。
●教育人才工程
实施“青蓝工程”“骨干培养工程”“名师工程”“教育专家孵化工程”四大工程,完整构建从新入职教师到教育家的梯级路径发展体系。
●卫生人才双百工程
◆以“政校合作”为突破口,深化与一流医学院校合作,通过“派专家、引人才、建学科”等手段,引进高端人才135名、高端团队33个。
◆将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引进来”,培养超100名医疗卫生管理人才,挑选出超100名业务骨干主动“走出去”送往国内一流医院进行实务培训。
●文艺人才金凤工程
◆开展“金凤展翅”文艺育才计划,已有40名文艺导师开设31个课程班,培育479名学员。
◆在全区12个文化场所挂牌成立文化艺术基地。
●青年人才青航工程
◆开展“顺风扬帆名企高校人才对接活动”、大学生引才“青航工程”等活动;“百所高校顺德行”已连续举办六届。
◆与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2所高校共建人才驿站。
●海外英才引育工程
◆优化外籍人才停居留服务,近三年审批发放外国人工作许可证件3658人次。
◆已成立3个海外招才引智工作站,予以建站资助和最高30万元的引才奖励。
6六大领域高层次人才(重点扶持)
产业人才
◆对获认定的创新团队按照政策给予资助,其中市级科技创新团队最高给予4000万元资助。
◆对全职引进院士等顶尖人才实行一事一议,对新引进产业领军人才最高给予600万元安家补贴。
◆对新引进高端科技人才、金融人才最高给予连续三年、每年20万元补贴。
教育人才
◆对新引进高等教育领军人才、教学科研骨干人才最高给予500万元安家补贴。
◆对新引进国家级、省级基础教育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最高给予300万元安家补贴,对地市级基础教育“三名”人才最高给予23.6万元补贴,对顺德区首席教师、区级基础教育“三名”人才最高给予10.8万元补贴。
卫生人才
◆对国家级临床重点学(专)科带头人、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最高给予550万元补贴,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临床重点学(专)科带头人、省级名中医最高给予400万元补贴。
◆对正高、副高职称卫生人才分别给予最高25万元、20万元人才补贴。
◆对国家级、省级、市级医学重点学(专)科团队最高给予150万元资助。
高学历人才
◆对全职新引进博士后最高给予40万元安家补贴及16.8万元生活补贴,主持的科研项目立项后给予40万元科研经费。
◆对全职新引进的博士最高给予30万元安家补贴及12万元生活补贴。
◆对全职新引进的硕士人才最高给予8.4万元生活补贴及2.7万元租房补贴。
◆对全职新引进的本科人才最高给予1.8万元租房补贴。
技能人才
◆对全职新引进的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给予30万元安家补贴及16.8万元生活补贴。
◆对全职新引进的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给予20万元安家补贴及12万元生活补贴。
◆对全职新引进的高级技师最高给予8.4万元生活补贴及2.7万元租房补贴。
◆对全职新引进的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最高给予2.7万元租房补贴。
◆对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等国家荣誉称号的人才最高给予5万元补贴。
海外人才
◆对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的在顺德外籍专家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
◆对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按其个人所得税一定比例给予财政补贴。港澳籍人才给予每人每月2000元的跨境交通补贴。
以上有关政府补贴资金数额由市、区政策叠加构成,按从高从优不重复的原则享受。
6大人才服务品牌
●实施人才安居服务
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人才安居体系,形成梯度多、形式丰富、吸引力强的人才住房激励机制,为服务顺德的各类人才提供住房保障。
●实施高层次人才子女优教服务
近三年解决了近700个全区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需求。
●实施人才优医服务
建立惠及超2万名人才的优质医疗服务体系。
●实施人才金融服务
联合金融机构推出“顺德人才贷”金融服务项目,在消费、经营贷款利率方面分别给予最低4.3%、3.85%的优惠,最高1000万元贷款额度。
●开展人才文体交流活动
举办主题新颖、形式多样的人才活动。2019年,全年举行人才文体交流活动超40场次,服务各领域人才超1万人次。
●推进镇街人才服务站建设
在全区重点镇街建设人才服务站,打造具备“项目路演、技术交流、人才沙龙”等功能的人才交流基地,形成“1+N”网格化人才服务格局。2019年区人才服务发展中心及各镇街服务站服务人才超32000人次。
新闻推荐
桥内灯光亮化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黄子宁、刘鹏飞通讯员张旭琳摄影报道)顺德中心城区又一城市工程落成并投入使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