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
策划采写/珠江商报记者吴小镛
今年10月10日是第29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精神卫生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工作,并能够为其居住的社区作出贡献。
作为目前佛山市两家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之一,同时也是顺德地区仅有的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和顺德区精神卫生中心,多年来,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一直承担着本地区精神心理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工作,目前它还正积极打造区级的心理卫生中心,把精神卫生事业做得更专更强,以期更好地为本地市民的“心健康”保驾护航。
团体生物反馈治疗。
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为青春期孩子解开心结
小蔓今年14岁,是一名初二在读学生,近期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就诊。在两周前学校的心理健康状况筛查中发现其心理存在异常,学校心理老师与她交谈后建议由家人带到医院就诊。
据介绍,小蔓在小学阶段学业成绩优良,进入初中后因学业和人际压力的增加,逐渐出现烦躁、伤感、疲劳、兴趣下降、失眠、不爱说话、不愿出门等情况,甚至出现消极轻生念头,近一个月还有掐咬自己皮肤的现象,妈妈误以为这只是青春期叛逆,并未重视。
经过系统评估后,医生考虑小蔓符合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经过药物治疗、与家人积极沟通协商,以及学校心理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跟进,小蔓的症状得到改善,已经正常返校上学。
故事背后:
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心理医学科郑庆梅主任介绍,目前儿童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保守估计,我国17岁以下的青少年约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的困扰,在8-16岁的儿童青少年中,抑郁情绪检出率达到34.57%。
郑庆梅介绍,出现该现象原因众多,从生理上来讲该年龄段的孩子处于身体和大脑急剧变化时期,负面情绪调节和控制的脑区发育延迟;从心理上讲他们性格不成熟、看问题具有片面性,容易走极端和冲动;社会层面也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部分家庭的教育延续旧有模式,以批评、讲道理为主,没有足够关注孩子的情绪困扰;一些学校的评价标准单一,过于突出学业成绩等,“基于此,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有赖于社会、家庭、学校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积极预防,早发现、早干预”。
据悉,该院心理医学科是顺德地区较早开办的心理医学专科,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形成针对各个年龄层次的心理医学体系,每年为出现心理问题的儿童及青少年提供心理援助,顺利解开一个又一个的心结。
加强对情感障碍患者的识别:
带领患者走出情感“低谷”
35岁的王小姐在3年前出现持续的悲伤、焦虑和空虚症状,她感觉自己精力下降、莫名疲劳、记忆力下降、睡不够,于是来到医院求医,被诊断为抑郁症,服药治疗几个月后症状逐渐消失,就停药了。
不料,两年前,她又开始出现情绪忽高忽低症状,最后因为明显的消极悲观、自杀未遂而由家人送院治疗,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经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结合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王小姐已康复出院,并能重返岗位、胜任工作,与同事、家人相处和睦。
故事背后:
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情感障碍科许志平主任介绍,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包括抑郁障碍、躁狂发作、双相情感障碍等几个疾病亚型,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认知和行为改变。“随着社会的变迁,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现代人各种压力的增大,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人群越来越庞大。”许志平介绍,有调查研究显示,心境障碍的患病率约3%-5%,并且存在较突出的遗传易感性。
近两年,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到院寻求治疗的人次明显增多。为更好地帮助患者专病专治,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的情感障碍科于2019年11月挂牌成立。
“情感性精神障碍特别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容易被误诊,因此正确的识别和诊断很重要。”许志平介绍,该科室在这方面有规范的流程,对患者的治疗实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规范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及康复训练,恢复其学习功能、社会功能,为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积极准备,并且建立院外随访机制,随时解答患者或家属的困惑,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
关注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
为患者搭建回归社会的路
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运用运动、音乐、游戏、缅怀等丰富形式为老年痴呆患者提供综合性治疗。/通讯员庄哲摄
高叔是一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2002年开始发病。在治疗前,高叔情绪十分不稳定,有时悲伤哭泣、不语不动,连吃饭、洗澡也需家人照顾;有时脾气暴躁、容易与他人争吵、过度消费,给患者和家人均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从2005年起至今,高叔一直坚持在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治疗,医生给他定制了以药物治疗为主、康复训练为辅的治疗方案,目前高叔病情比较稳定,具备正常的生活能力,而且还能正常参与工作。
故事背后:
“精神障碍的发生,不但会导致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还会给家人造成极大的困扰,幸运的是,通过早期、规律、系统的治疗,许多患者最终能如常生活,与人相处融洽,还能正常工作,实现个人价值。”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精神康复科的医师邹佳妮介绍,医生会邀请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治疗计划的制定,通过医院各个科室共同协作,除了前期最基本的药物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之外,还会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制定康复计划。
康复措施有很多,包括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健康宣教等。邹佳妮介绍,而各种康复训练则包括音乐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脑电生物反馈等,这些训练对于平稳情绪、促进社会功能康复、减少体重过度增长、减轻便秘等方面“各有所长”,而各式各样的健康宣教则能提高患者坚持治疗的依从性,促使他们获得更健康的生活模式。
关怀老年人的精神健康:
给予老年人更多关爱
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曹志坚与一位正在做刺绣的患者交流。/珠江商报记者周焯杰摄
吴婆婆今年85岁,有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病史,约6年前开始出现记忆力下降,开始时家人未有重视,未有给予系统诊治。随着吴婆婆的记性进一步下降,并逐渐出现胡言乱语、半夜不睡、指着墙壁自言自语、外出迷路、怀疑别人偷她东西、脾气暴躁等情况后,家人将她送院,经相关检查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症状”。入院后给予吴婆婆改善认知、改善循环、控制精神症状、康复训练等治疗及悉心的专科护理后,吴婆婆病情好转,能跟他人和蔼交谈,能照顾自己生活,睡眠质量改善。
院长访谈
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李耀东:
精神心理健康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院长李耀东。/通讯员梁荣迪摄
提到“精神卫生”,大家可能觉得离自己太遥远,并且不重视,其实精神心理健康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精神心理疾病有480多种,我国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约为17.5%,精神心理疾病的疾病负担目前已上升至全球各类疾病的疾病负担的第二位,这些说明了: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高、患病人群多、治疗期长、经济负担重。
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作为顺德的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同时也是顺德区精神卫生中心,这些年来一直承担着顺德人民的精神心理卫生防治重任,一直致力于推动顺德区精神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
近几年,医院在持续加强学科建设、提升诊疗能力。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市民的就医需求,伍仲珮纪念医院对全科进行了细化,开展了学科的专业细分,全新设立了多个细分科室,通过细化和专业化,促使医务人员更加专业化,使患者能够实现“专病专治”。
其次,医院还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今年,伍仲珮纪念医院先后聘请了四名国内著名的精神病学专家和影像学专家,引进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罗小年教授到院开展坐诊、查房、讲学等诊疗帮教带工作,还招收了一名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的心理学博士研究生,这也是顺德引进的首名心理学博士,新引进了五名硕士研究生,使医院的人才队伍得到进一步壮大,提升医院的学术能力,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服务。
另外,医院也十分注重精神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大力开展各种进校园、进社区的公益讲座,提高广大市民对精神心理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从而让广大市民更早地预防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
在加强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方面,医院也是不遗余力的。近些年,医院还培养了大批的社区转岗精神科医生,促使精神科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提高了社区医务人员对精神疾病的识别能力,以便更好地为社区群众服务。
未来,借助我国推进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契机,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将会逐步打造一个集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科普为一体的区级心理卫生中心,并陆续开展心理热线电话、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公益大讲堂等项目。希望通过多种举措,把医院的心理卫生学科做大、做实、做细、做专,进一步加强顺德区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设,促进广大市民的精神心理健康水平,减少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
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
设立多个细分科室
助市民“专病专治”
1.精神一科
将原来的精神病一科调整设置为精神一科。定位为女性成人精神科,实行封闭式管理。主要诊疗范围:专门收治各种原因导致的精神、心理障碍的女性患者,如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等严重精神障碍女性患者,同时也包括“三无”流浪精神障碍女性患者、民政部门救助安置女性精神障碍患者、强制医疗女性患者等。
2.精神二科
将原来的精神病二科调整设置为精神二科。定位为男性成人精神科,实行封闭式管理。主要诊疗范围:专门收治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精神障碍的男性患者,如: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等严重精神障碍及各种兴奋躁动具有严重社会危害行为和自我伤害行为的各类男性精神障碍患者。
3.急性干预科
将原来的精神病三科改建为急性干预科。主要诊疗范围:男性精神障碍患者、民政部门救助安置精神障碍患者、执法部门送来的肇事肇祸流浪精神障碍患者和强制医疗患者。包括需要紧急干预精神疾病患者、急性精神障碍患者、“三无”流浪精神障碍患者、民政部门救助安置精神障碍患者、强制医疗患者等。
4.精神康复科
将原来的康复医学科二区改建为精神康复科,分为男病区和女病区。主要诊疗范围:精神康复托养患者和长期住院的精神康复期患者,包括残联安置的精神康复托养对象、长期住院的且病情稳定的六大类精神障碍患者。
5.康复治疗科
将原康复医学科一区改建为康复治疗科。主要诊疗范围:为院内外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如职业治疗评估与训练、作业疗法、音乐治疗、心理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反射治疗等康复治疗服务;为老年患者提供中医康复、针灸推拿、肢体康复训练、工娱疗项目等服务。
6.老年精神科
将原来的老年病一科改建为老年精神科。主要诊疗范围:诊治60岁以上的各类老年期精神疾病及心理障碍患者。收治对象既包括老年期精神分裂症、老年情感障碍等老年期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也有各类老年期兴奋躁动的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或需要封闭式管理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
7.老年科
将原来的老年病二科调整为老年科。主要诊疗范围:各类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兼承担医院内科的各种急症、重症患者救治功能。
8.身心疾病科
将原综合病区改建为身心疾病科。主要诊疗范围:收治既有躯体疾病,又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
9.心理医学科
以心理治疗为特色,实施全开放管理的临床心理专科,门诊、病房、康复、心理评估一体化管理,主要为各类心理疾病的人群提供住院和门诊诊疗服务,并承担医院各种心理评估工作和各类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10.情感障碍科
医院新成立的科室之一,分为男病区和女病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主要诊疗范围:收治各类情感障碍患者。
11.儿童青少年心理科
医院新成立的科室之一,与心理医学科实行“一个科室、两个专业”的管理模式,未来条件成熟时将实现单独分科。主要诊疗范围:收治16岁以下的各类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提供相关治疗和辅导。
新闻推荐
文/珠江商报记者苏淑婷10月1日,农历八月十五,当国庆节遇上中秋节,让这个“双节”假期变得更有意义,更加热闹。8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