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必康董事长毕利军带领团队攻坚结核病防治,疫苗有望今年进入临床试验
文/珠江商报记者黄澄献
档案
广东体必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毕利军是国家科技部创新团队带头人,也是广东省珠江人才创新团队带头人。她带着技术和团队来到顺德创办了体必康公司。7年多来,她的公司推出多款国内乃至全球首创的结核病防治产品,研制出国际上首张结核杆菌蛋白质组芯片、世界首创细菌超声分散计数仪等高精尖产品。
毕利军/珠江商报记者朱德文摄
故事
走进位于中欧中心的广东体必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里设置有多个实验室、检测中心和研发部门。在体必康董事长毕利军的带领下,科学家们在这里发挥聪明才智,一个个代表生物医药前沿水平的产品不断实现产业化。
“从开始我一个人来到顺德,到如今体必康已汇集几百名生物医药领域高端人才。”毕利军表示,练好人才内功是企业谋求发展不变的法则,顺德为科学家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中科院有很多团队正是依托顺德区的科技和人才政策落户于此。今年年底,由体必康开发的结核病疫苗有望进入临床试验,占地200 多亩的广东云天生物创新产业中心也将投入使用。
顺德为科学家创业
提供良好环境
毕利军坦言,选择创业是因为不忍看到科研成果躺在实验室里“睡觉”。在此之前,她从2000年就已经开始对结核病开展相关研究。对于为何将创业的首站选择在顺德,毕利军称是基于中科院与广东省政府的一个全面合作框架协议,起初双方洽谈就生物医药产业进行合作,并进行调研。
“2012年底,我们到顺德考察,第二年就正式落户了。”毕利军说,来了顺德之后,她发现这里的产业链非常完善,尤其是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和新材料方面。
科学家创业,如何才能蹚出一条道来?毕利军选择了从传染病行业开始,这也是当下公共卫生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她和团队针对结核病的研究已经积累了20年,来到顺德后创立的第一家公司就是体必康,致力于把研究成果转化成能够解决临床问题的产品。
生物医药研发需要一个洁净度较高的环境,顺德正好提供了这样的环境。“体必康落户在环境优美的中欧中心,十分有利于吸引高端人才。”毕利军说,科学家创业并非只是几名团队带头人的事,从一开始的试剂盒等医疗器械,再到后来的传染病疫苗、药物开发,都需要一大批高端的人才。顺德区的人才政策超前于其他区域,中科院有很多团队正是依托顺德区科技政策的支持落户到这里。如今,体必康研发人员的占比高达35%。
毕利军坦言,生物医药产业转化周期较长,不少地方政府不愿投入资金和场地花大力度去做,但顺德并没有仅仅基于眼前的利益,而是广泛搭载平台,创造条件,这样的决心和魄力令人佩服,在全国来看都是少见的。
这样不遗余力的支持力度和干事创业的氛围,让毕利军决定在这里沉下心来大展拳脚,她还说服家人把家搬到顺德,一心一意经营好企业。
结核病疫苗有望今年
进入临床试验
扎根顺德7年多以来,毕利军带领着团队,攻克结核病防控的技术难关,不断取得新突破:2015 年,细菌超声分散计数仪问世;2017 年,X·DOT 获得医疗器械注册批件和生产批件,正式推向市场;2018 年,体必康研发的分枝杆菌药敏检测试剂盒开展临床试验,现已获得医疗器械注册批件和生产批件。
结核病临床诊断比较难,检出率低,疫苗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患者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等。体必康从预防的角度,希望能够真正解决结核病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体必康开发的结核病疫苗有望于今年年底进入临床试验。
“我们突破了很多关键技术,研发的多款产品在全球属于首创,并推向了市场。”毕利军说,体必康的发展得益于国家重大专项、广东省政府,佛山市政府和顺德科技政策的支持,目前全国有200多家医疗机构在使用体必康的产品。
在毕利军看来,体必康的主打产品已经布局好,接下来要做的是尽快推广应用示范,为临床解决问题,同时把产品线拉长,对产品进行更新迭代。
“我们正推进上市计划,希望尽快进入资本市场,为产品开发获得持续的支持,为体必康的发展获得更多的机会。”毕利军说,广东云天生物创新产业中心计划于今年年底开始投入使用。
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体必康搭建起全产业链的创新平台,推动结核病相关科研成果产业化。广东云天生物创新产业中心不仅可以为体必康科研成果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供更大的平台,还有望吸引更多的科学家以及创业公司入驻园区。
建言
主动服务好
高端人才团队
毕利军说,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关键要依靠产业,在体必康公司发展的前期,主要依靠中科院的知名度以及团队带头人的人脉吸引人才。随着人才的入驻,这里的人才政策、生活配套等各项措施不断完善,帮助企业留住了人才。
在她看来,科技人才来到一个地方创业,目的就是想把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需要搭建一个专业化的平台,这也是科研成果能够成功转化的关键命脉。政府要将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主动服务好人才团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成果转化。
毕利军说,受疫情影响,今年年初无法跑市场以及进行示范推广,体必康进行策略调整,勤练内功加大人才的培训力度,同时启动融资加速产品的研发,使得销售额得以快速恢复。“无论面临怎样未知的风险,企业都应该把练好人才内功作为谋求发展不变的法则。”毕利军说。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黄子宁通讯员韩丹)作为顺德中心城区的大良,是佛山顺德优质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记者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