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番海大桥施工现场。肖莎莎摄
10月23日一早,迎着秋日暖阳,番海大桥项目建设工地,一片热火朝天。
笔者随项目工地负责人爬上番海大桥主塔桥面的施工现场,104根粗壮的斜拉索将巨大的箱梁紧紧拉起来,工人们正在安装桥面湿接缝钢筋。
“主梁会在11月底进行合拢!”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广东番海大桥项目书记罗宏伟表示,为了早日完成这一广佛“牵手桥”,目前已经增加了2倍的人手和设备,工人也从流水施工调整至“平行”施工,抓住这个施工黄金期,争取年底实现番海大桥主桥全面通车。
从番海大桥向东望去,广州番禺就在眼前。未来这座双向10车道的大桥将成为广州连接南海的必经路之一,大大缩短广佛的通行时间,让广佛“牵手”更紧密。
“希望早点通车,自己要从桥上走一圈!”自2019年10月项目正式开工,罗宏伟就一直待在项目现场,他期待着大桥完工的那一天。
●肖莎莎赵进
加速打通广佛同城“任督二脉”
同一时间,在广佛出口放射线二期(南海段)工程现场,施工工人认真地铺设新一级道路。
广佛出口放射线连接佛山一环与广州内、外环,是连接广州与佛山两市重要的交通走廊,实现广州和佛山两地的核心城区无缝对接,也是广佛新干线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广佛同城有着重要意义。
这两个项目都是南海区主干路网体系中对接广州的关键道路,它们的动工意义非凡。
当前,广佛同城项目已纳入市级统筹并加速推进。而“六纵六横”快速干线中的环镇北路接碧江大桥、金峰大道接沉香大桥、建设大道接大坦沙大桥,将直接接通广州白云、荔湾两区,推动广佛全域同城化。
南海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除了已建成和在建的衔接通道,广州与南海已确定规划路的衔接通道还有18条,另外规划协调中的衔接通道有11条。未来,南海区与广州市的道路衔接通道最多有望达49条之多。如何做好这些新路与旧路的无缝衔接,也是“六纵六横”快速干线的任务之一。
就在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的批复(发改基础〔2020〕1238号)》,指出将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内层次分明、分工合理、衔接高效的铁路客运枢纽体系,促进对外交通、城际交通和城市交通便捷衔接换乘。其中,广州枢纽布局以广州、广州东、广州南、佛山西、广州白云(棠溪)站为主,广州北、南沙、新塘站为辅的“五主三辅”枢纽。
在广州枢纽布局的“五主三辅”枢纽中,佛山西站坐落在南海狮山镇,广州南站紧邻南海,并通过南海新交通、佛山地铁2号线等轨道交通紧密相连。
此外,南海区加快重大战略性通道建设,衔接白云机场、广州南站、佛山西站、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等重大区域交通枢纽,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点推进南港路、龙高路等提升改造工程。促进三龙湾南海片区与广州南站片区联动发展,加快推进广佛荟、香港理工大学等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大力实施佛平路—南港路—三山大道、三龙湾大道改造提升,重点推动“三山北—荔湾东沙”“广州南站—林岳南”两个片区建设取得突破。
打造湾区西部交通门户
交通作为经济稳定增长、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国土空间开发、生产力布局完善、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支撑,可以说是“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南海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立足实际,明确通过启动新一轮交通规划建设,谋划一批重塑南海交通格局的大项目,全面打响交通大会战。“六纵六横”快速干线体系就是其中重要一环。
今年7月,南海区正式印发交通大会战行动方案(2020年—2025年),为南海构建交通发展新格局,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战斗打响第一枪。
在这场交通大会战中,南海区将以打造“湾区枢纽区域、西部交通门户”为总目标,构建“广佛一体、多网合一、高效畅通”的立体交通体系。
从大湾区整体层面来看,南海地处广佛都市圈几何中心,位于珠江东西两岸发展轴带的交会处,具备成为大湾区重要交通枢纽的先决条件。随着新一轮粤港澳大湾区高速轨道和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南海与珠江东岸核心城市群和珠江西岸中拉经贸合作平台、西部粤桂黔滇高铁经济带等方向将新增多条区域性快速联系通道,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大湾区的枢纽地位。
为完善内联外通网络,提升区内出行品质,同时打通南海与广州及其他周边区域的交通集疏运干道,南海还加强区内7个镇街之间以及镇街内部的交通网络化联系,力图打造成为“广佛同城先驱、西南枢纽门户、湾区创新中心”。
未来,南海交通大会战将融入“大湾区1小时通勤圈”、构建“广佛3060交通圈”,全力支撑南海区“一轴一核两带”区域发展新格局和“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融合发展。
助推中西双环产业发展
在这次交通大会战中,南海区提出了要打造“广佛连线、中西双环”的南海交通新格局,并与广州荔湾共同打造“广佛科创新环”的融合发展格局。因此“六纵六横”快速干线体系作为南海“一轴一核两带”发展的重要支撑,还承担着实现东西、南北,镇街、组团之间快速互联互通的重任。
根据最新的南海区交通大会战阶段成果显示,“六纵六横”将划分南海中部核心环和南海西部发展环,南海中部核心环重点在狮山,推进狮山创新核心区建设,助推狮山成为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高地;南海西部发展环重点在西部三镇,借此支撑片区产业发展、生态廊道建设、带动文化旅游,助力西部三镇强势崛起,成为佛山重塑经济版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
打开地图可以看到,南海中部核心环将打通往西部和东部的通道,穿越里水、大沥,到达广州。明年,佛山地铁3号线力争实现试运营,加之广州地铁28号线接入佛山西站,这两条线路将大幅提高狮山对外联通能力,将狮山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高地、广佛西部地区交通枢纽和佛山科创新城,为佛山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枢纽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再来看南海西部西樵、丹灶、九江三镇,这里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土地存量大,“两高四新”产业初见成效,发展后劲充足。即将新建的樵金路、樵江路等道路提升改造工程,串起南海西部发展环,提高西部三镇通达度,优化营商环境,向升级转型现有产业区、形成5个以整装产业为导向的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区发力,将西部三镇打造成大湾区的重要整装基地,增加其在佛山西部储备空间承载重大产业的机会。
新闻推荐
大沥河西沿江片区项目效果图。/部门供图文/佛山日报记者吴蓉驱车从南海桂城出发,过了桂江大桥后向右转入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