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记者冯慧雯报道:近日,高明六名未成年人因一次网络对骂约地点打群架,涉嫌聚众斗殴被移送审查起诉,后因未达刑事责任年龄而不予刑事处罚。高明区人民检察院对此开展临界预防个案探索,约谈其中一名触法未成年人肖鹭(化名),对其进行普法教育,为青少年临界犯罪行为打“预防针”。
据悉,此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2018年—2022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提出探索建立罪错未成年人临界预防、家庭教育、分级处遇和保护处分制度。高明区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始于一些不良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就会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发生严重犯罪,而临界预防制度就是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及时干预和矫正。
约谈期间,检察官通过深入交谈了解肖鹭的生活情况,发现肖鹭对家庭、社会带有一定程度的敌对情绪,因不被理解表现出自暴自弃的倾向,仅通过短暂的一次谈话难以与肖鹭建立基本信任。事后,检察官主动向肖鹭提出互加微信,希望能与肖鹭保持联系。
通过初步的了解,检察官发现单纯依靠法制教育和心理辅导等基础手段对肖鹭进行临界教育远远不够,下一步还需要制定个性化预防措施,根据其心理、行为特征,叠加多元的教育方式,逐步提升其自我认可度和融入社会的能力,最终使其顺利回归社会。
高明区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临界教育既不同于日常的法制宣传教育,也不同于训诫教育和矫治教育,而是以围绕降低和减少罪错未成年人的犯罪倾向为核心的事前预防教育。从个案出发,该院不断总结临界预防工作的经验,希望达到“教育一个,影响一片”的效果,逐步破解未成年人犯罪“一放了之”的司法困境。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何志勇报道:记者获悉,更合镇小洞村目前正在积极制定村规民约,以制度规范农村生活,提升基层民主法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