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11月11日,南海区委政法委举行2020年南海区市域社会治理创新项目现场评审会,对35个项目进行现场评审,入围项目最高可获得30万元的资金奖励。
今年,南海区委政法委投入南海区社会建设创新奖励资金400万元,围绕健全群众诉求服务体系、社区自治或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等11项主题,向全区征集市域社会治理创新项目。
据统计,南海区共收到项目申报书75份,其中,探索性项目58份,成效性项目17份。经过初审,共有35个项目入围,入围项目的村居基层组织申报率高达54%。
南海区委政法委在征集活动中继续保持预审、初审环节,新增了现场提升环节,对于初审入围的项目,为进一步优化其设计提升竞争力,在评审前特邀专家老师从项目书撰写规范性、项目逻辑梳理、方案设计可行性等方面给予一对一专业指导。
除了延续上一年度关于新市民融入社区治理、双联系关爱特殊群体、社区文明营造等课题方向外,根据南海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本年度征集活动侧重于培育社区活力与打造良性秩序两个方面。
新增课题领域涉及健全群众诉求服务体系,完善社会参与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等,该类课题以体制机制建设为主,需要职能部门、镇街的深度参与,主要目的在于构建良性社会秩序。
在入围现场评审的35份项目中,健全群众诉求服务体系、社区自治或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三大类别就有20个项目。
与去年相比,今年征集活动要求申报项目聚焦基层问题,并围绕问题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法,探索性和成效性两类项目的评审标准各有侧重,探索性项目关注的是针对性、效益性、创新性和管理科学性,而成效性项目更加注重的是成效性、可复制性和管理科学性。
南海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评审将继续延续跨界评审机制,由高校学者、实务专家、财务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团,并由南海区人大办、区政协办代表全程参与监督,保证评审过程公开透明。
本年度专家评审团由电子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相关学者组成,并特邀了广州市明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杨明宇等实务专家全程参与,综合考察了学者研究领域与项目方向的匹配度,以及专家对南海基层情况的熟悉程度。
该负责人表示,35个项目经现场评审后,将由评审团根据项目质量确定最终奖励项目数量,南海区委政法委将持续对奖励项目开展季度走访及中期、末期评估,协同探索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黄逸豪赵进陈曾悦
新闻推荐
让学子在田野上收获成长华附南海实验高中连续16年举办“学农”活动
华附南海实验高中学子在怀集诗洞镇参与“学农”活动,学习割稻谷。文/图佛山日报记者苏宏堃割禾、挖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