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科学(左)向公司负责人展示团队的研发成果。/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文/佛山日报记者郑泽聪
日前,2020年三水区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名单出炉,三水区第七批“淼城英才”评选工作也即将开始评审。这些入围的人才,在各自行业和岗位上做出了不凡的成绩,并以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影响带动着身边人。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三水出政策、优服务、重培养,广纳贤才,为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工匠精神让他们发光
走进广东新翔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座2层白墙小楼映入眼帘。6年来,在这座不高的小楼里,新翔星研发骨干潘科学带领团队辛勤耕耘,日复一日地研发优质有机硅材料。如今,这两座研发楼已成为南山镇的创新核心之一。
潘科学是南山镇企业引进的首位博士,被认定为三水区第六批“淼城英才”。入职新翔星7年,为了攻克技术难关,潘科学带领团队熬夜查找资料,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最终,他研发出高渗透性有机硅防护剂等8项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获得“透明高弹性有机硅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等专利。
北汽福田汽车有限公司佛山汽车厂高级钳工赵学军一直从事改进时序、调整机器人轨迹、改进工装等技术工作,帮助工厂对2300平方米库房进行管理优化,有效提高物流储运的作业效率,每年创造经济效益102万元。今年,赵学军入围2020年三水区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名单。
还有钻研陶瓷行业多年的范伟东、深耕锂离子电池领域的陈红军、扎根电气维修14年的陆淦初、从事啤酒酿造15年的杨永其……他们作为“淼城英才”和高技能人才,多年如一日专注于工作,逐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努力钻研、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就了他们,也影响了他们的身边人,推动其所在行业不断勇攀高峰。
打造人才向往的乐土
人才聚、产业强、城市兴。如今,城市三水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不断培育人才沃土,让各类人才在三水安心工作、舒心生活,为推动全区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去年,三水创新人才政策,出台了《佛山市三水区“淼城英才”认定和管理办法的通知》等“1+10”人才新政,对原有的政策内容进行提标扩面、优化升级。新政惠及对象覆盖了领军人才、淼城英才、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政策扶持内容涵盖了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安居、人才载体建设、人才认定以及人才服务等各项人才工作。
要让人才真正留得下来,除了优化人才引进政策,还要以真情、真心、真意留住人才。去年,三水首次启动人才安居工程,在三水新城核心区域——佛山双子星城项目中配套建设一批人才住房,以低于市场价的优惠价格面向全市的领军人才及全区的企业人才、教育人才和医疗卫生人才限价销售。至今,全区共推出房源500多套。
今年,三水区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迁至三水区文化活动中心,同步增设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为各类人才打造更舒适、更便捷的服务平台。除了引进人才,三水还多点发力,注重培育本土人才。
“不但要表彰先进人物,还要结合其奋斗故事,进一步加以展示,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三水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多项人才评选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表彰先进,更重要的是在各行各业兴起弘扬工匠精神的热潮,让工匠精神助推三水高质量发展。
新闻推荐
小市民参加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三水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供图佛山日报讯记者黄妙哲通讯员王洁雅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