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商报讯 记者王艳美报道:近日,由顺德区博物馆主办的行走顺德来勒流黄连村,同行者一同品味这个千年人文故里。
据了解,黄连村,位于勒流街道东北部,原是海滩,有七个小山丘,名为七星岗,后来冲积形成陆地,状似荷花,称为莲地或莲溪,而当时居民多姓黄或连,于是将“莲”字写成“连”,改称为黄连圩。
大家参观了黄连广绣传承社、黄连村史馆、何诒燕堂码头(巨型石狮)、仓沮圣庙、傅氏墓碑(石龟祠公园)、广孝桥等地方。
据介绍,何诒燕堂码头是顺德文物普查中少见的全麻石铺砌的较大型码头。在码头上,静静立着一对造型奇特的石狮,这是顺德目前为止保留得最大、最完整的明朝巨型古石狮。仓沮圣庙是顺德唯一一间保留最完整的纪念仓颉(始制文字的标杆人物)造字有功的庙宇。每年的仓颉先师诞,村内的孩童入学前都会来到仓沮圣庙举行开笔礼,传承着黄连“崇文尚学”的传统。傅氏墓碑是为明弘治年间司礼监太监傅容父母合葬之墓而立的,包括“傅氏先茔之记”碑和谕祭碑。石碑的造型独特,由石龟承托,碑上为丹砂色石,石上雕刻的图案精妙无比。近年来,黄连村修建了石龟祠公园,把它们较好地保护下来。广孝桥的前身是一座红砂岩石桥墩木板桥,是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据说是明司礼监太监傅容为方便傅氏族人扫墓而在小河上筑构的,故取名广孝。
同行的群众表示,以这种走村居的形式认识顺德历史文化,感受很深刻。有市民认为,应该多鼓励青少年参与同类活动,让青少年多学习本地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感。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记者张韬远、通讯员均宣报道:11月14日,第十四届广东省青少年曲艺“明日之星”选拔赛(粤语曲种专场)决赛暨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