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城管执法部门对某小区平台违法搭建进行拆除。禅城区城管部门供图
工人手持钻机在违建的地板上打下一个个钻孔,顿时尘土飞扬……这是禅城罗马新都小区某栋住宅楼顶违建拆除行动中的一幕。11月14日至16日,张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对罗马新都小区某违法建筑等7宗违法建筑进行拆除。
这是禅城治理违建攻坚战的其中一幕场景。
佛山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提出,禅城区要强化中心城区、科创金融、文教医卫、宜居环境功能,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精品城区、精品产业、首善之区。
“小而美小而精”精品城区的建设,需要禅城加快治理、修复“两违”带来的“建筑伤疤”。近年来,禅城通过持续开展“铁拳行动”,建立长效机制等方式,提升了“两违”治理的速度和效能,让每年拆违的数量逐年上升,还市民干净整洁的生活居住环境。
南方日报记者李晓莉
通讯员宋会林霍毅钊
向“两违”开刀
今年已清除逾200万平方米城市“伤疤”
家住罗马新都小区的市民发现,小区的违建陆续被拆除,居住环境越来越好。张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在11月14日至16日的拆违行动中,出动执法人员18人次,共拆除楼板20余平方米,拆除违建雨棚面积220余平方米。
自2017年开始,针对每个阶段“两违”不同的特点,以及镇街无法处理的“疑难杂症”等,禅城区查违办坚持每两个月开展一次“铁拳”专项整治。
截至今年10月,禅城区共开展了15次“铁拳”治违专项行动。
今年1月1日起至3月31日,禅城区城管部门开展了“铁拳12号”2020年首季专项治理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攻坚行动,重点对影响省、市、区重点工程项目推进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以及社会影响恶劣的典型违法建设进行了整治。
今年“铁拳行动”的首季,禅城城管部门拆违超3万平方米。
4月28日开始至6月30日,该局在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开展了“铁拳13号”行动。“铁拳13号”开展期间,区、镇(街道)两级城管执法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共2552人次,拆除违法建设33宗,拆除面积超过68791平方米。
7月24日至10月31日,禅城区城管部门又开展了“铁拳15号”百日专项治理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攻坚行动。行动共拆除违法建设132宗,拆除面积19756.32平方米。
数据显示,通过今年以来的“铁拳系列”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了一批社会影响恶劣的典型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案件。2020年以来,禅城城管部门治理“两违”面积超过345万平方米,拆除违建面积超过211万平方米。
禅城区城管局表示,今年行动中发现不少新类型的违法建筑。例如“魔改”集装箱建成的酒吧屋,春节前出现的钢结构布幔展销会,藏在小树林里的浪漫玻璃房,借着运动场所的名义兴建的攀岩运动场和真冰溜冰场,以及在城中村仅靠几条斜扎进墙的铁支柱就加建起的出租房等。
“拆除这些在城市内违法建筑,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警醒了其他企业和业主。”禅城区城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执法人员发现新增违建,会采取各种措施,对其“拔钉”“断根”。
他表示,禅城城管部门保持控违不停歇、拆违不放松的高压态势,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各大商家、企业、业主切勿以身试法,要依法、依规建设,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他说。
建长效机制
创新制度提高“两违”治理效能
对违法建设开展整治行动,是治理“两违”的必要手段。但仅仅依靠行动,很难在根源上,铲除违建的“火焰”。
以往拆除违建需要行政立案。禅城城管执法人员发现了违建后,需要按程序现场核实,找当事人查证,还要给当事人6个月的诉讼期等。
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违法建设管理科科长杨红强表示,以前要处理一宗“两违”案件最快需要一年半时间。“等走完所有程序,违建都已建好了,这个时候再来拆除,执法成本很大,阻力也很大。”
把“两违”行为的“火焰”“掐灭”在萌芽期,禅城下了痛心。
2017年禅城出台了《快速制止消除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机制》。针对2018年4月1日后产生的新增违法建设,禅城区城管部门按照《佛山市违法建设查处暂行办法》和《快速制止消除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机制》,要求10个工作日内快速制止违法建设,消除安全隐患。
该快速查处机制运行两年后,2019年禅城再次细化拟定了《禅城区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快速查处程序工作规程》,重点打击在建拒不停工、拒不改正、涉及“五线”、恶意阻挠、危害公共安全五类违法行为。该规程把快速“消违”的时间,从原来的10个工作日内,缩短至3个工作日内。
禅城快速“消违”的时间在不断缩短。与此同时,禅城区各镇街、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遏止违法建设的新增蔓延,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形成了共管共防共治的新格局。
小区内的“两违”案例,占全区“两违”投诉量的八成,是违建的“重灾区”。如何针对此问题,攻坚克难,为小区居民恢复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是禅城城管一直关注的焦点。
禅城区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今年3月,出台了《物业服务企业对住宅小区正在实施违法建设行为履行发现、劝阻、报告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要求小区物业加强违法建设的巡查,如有发现违建不报,将实施扣诚信分处理,给小区违建行为再上一个“紧箍咒”。
一系列制度提升了禅城区治理“两违”的速度和效能。
以创新制度建设引领“两违”治理工作,禅城城管部门在对城市开展精细化管理上,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有效助力禅城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精品城区。
█相关
禅城开展违建普查
已采集逾2.1万宗图斑
记者近日获悉,禅城区城管部门正在全区范围内大力开展疑似违建图斑普查工作,形成禅城区违法建设普查成果“一张图、一本账”。目前,该部门已采集了逾2.1万宗图斑。
近期禅城区城管部门正对建成区范围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相关规定,未依法取得规划许可,未按照规划许可内容进行建设,超过规划许可期限未拆除等违法建(构)筑物或临时建(构)筑物,进行实地走访、登记工作,并整理、汇总普查数据。
据介绍,此次禅城区需进行普查的疑似违建图斑约9万多宗。为了尽可能提高普查效率,加快违建信息数字化,禅城城管部门主动邀请了第三方公司加入,将需要大量人手实地勘察和信息录入等的前端工作交由社会力量完成,城管部门则将有限的执法人员安置到协调、指导、监督审核及攻坚难点这些更有利于整体运作的工作上。
今年10月份,160名经过多次培训的普查队伍按照部署分布到四镇街的各村居,系统地开展疑似违建图斑普查工作。据第三方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普查人员每人每天至少能完成40宗图斑的走访和信息录入,最多的能完成100多宗。“根据图斑分布和特点,普查队伍采取由密到疏的安排,优先力量走访图斑集中的村居一级,对于分布散乱的区域则于后期另行组织队伍走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负责人说。
“我们近期对禅城区违法建设开展信息普查,希望摸清我区违法建设底数,建立全区违法建设数据库和台账,为以后的行动和决策提供参考。”据禅城区查违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普查工作将分阶段开展,门牌信息登记核实,图片证件资料、面积测绘和数据录入、复查、补充等工作都将逐一开展。截至目前,禅城区已完成第一阶段采集,采集了逾2.1万宗图斑,约完成总量的1/5,其中石湾镇街道已基本完成第一阶段工作,剩余工作将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开展中。
新闻推荐
演练现场。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李传智通讯员陈磊、范炜摄影报道)“报告!在查验平台查验时发现一名工作人员在集装箱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