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标美服饰的工厂里,工人们正在缝纫模杯。企业供图
激烈的“双十一”刚过不久,在佛山标美服饰有限公司(下称“标美服饰”)董事长杨健五的办公桌上就摆放着热销的内衣商品。他在对比与思考:标美服饰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成立于2000年的标美服饰是南海内衣行业出口额最大的企业之一,有“内衣界富士康”之称。2019年,该公司产值达1.6亿元,虽然受到疫情冲击,截至2020年10月,该公司产值也达到1.4亿元左右。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标美服饰的品质分不开。
遵循“事事有标准”的标准化管理方向,标美服饰在员工职业素质标准、岗位职责标准、岗位考评标准、生产管理、技术研发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均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为企业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撰文:肖莎莎李慧君
坚守品质底线
赢得知名品牌认可
作为一家外向型主导的内衣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全球内衣制造业中凸显“标美”品牌?制造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做外销的企业在货期、数量等方面都要求相当准确,否则客户可能会扣下款项,甚至拒绝下次合作。”杨健五说,他深刻记得创业初期,公司接了一个香港客户的订单,要求5天内制成7500个样品,但收到的模杯却与标准尺寸有差别,样品无法制作。为了按时按量地完成订单,杨健五带着工人们用剪刀一个个修改模杯,再投入生产,几天几夜的奋斗让他们收获了客户的满意,也赢得了第一笔大订单。
“质量是生命,交期是生命线”这句口号在标美服饰一传就是20年。杨健五认为,企业品牌的建设,要以诚信为基础、产品质量和产品特色为核心,才能培育客户的信誉认知度,企业的产品才有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
“但内衣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质量管控难点主要是如何管理好"人"。”杨健五坦言,虽然现在内衣生产设备越来越先进,但暂时还是离不开人的控制,人的质量意识往往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水准。
为此,标美服饰建立了《质量控制保障体系》,以“客户要求”结合ISO9001的要求为主线,从“质量目标、质量培训、质量标准、质量检验、质量责任、质量改善”六大维度改善及优化各方面质量控制流程,从制度层面明确质量“高压线”的质量核心观念,让全体员工能通过质量管理措施自觉提升质量意识,人人自检、互检,达到质量齐管共控的目的。
随着研发设计和生产团队能力的不断提升,标美服饰设计生产的产品受到来自德国、俄罗斯和美国等高端客户的青睐,订单逐年稳步上升,成为H&M、优衣库等国际快时尚品牌的供应商。
信息化管理
助力企业提升竞争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服饰行业中,加强设备管理是提高质量、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
自2019年8月开始,标美服饰自主创新研发了管理设备的APP,投入设备管理系统后,产品质量合格率同比上升6.91%。
“设备管理系统的投入,较大程度上提升了我们产品质量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在同行内有较大的推行价值。”杨健五介绍。
品质的管理必定带来市场的认可。2010年,标美服饰就通过了国家ISO9001和ISO14001质量环境体系双认证;2015年,被南海区政府纳入“雄鹰计划”重点扶持企业之列;2016年,杨健五被评为“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
接下来,标美服饰还将利用管理系统,铺开质量连贯预警网,设定每一道工序的质量目标,利用查货的返工货品数据及异常工序,深入到质量管理板化。比如,当天生产工序质量不达标,触碰过到质量“高压线”即可通过管理系统,将信息质量预警推送至该工序员工、生产管理人员的手机端和质量管理看板上,让员工能及时作出调整,尽快解除预警。
另外,标美服饰也会通过系统已有的数据,对供应商管理、外协管理进行全方位的监控,通过PDCA循环监控达到优胜劣汰的作用,让质量数据体现应有的作用,提升产品质量与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同时,为让公司员工进一步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实现自我增值,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价值,标美服饰创办了自己的商学院——标美商学院,不定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为职工授课,将打造人才生产线为企业的核心战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持续提供更加优质的人才队伍,为质量提升提供后勤保障。
新闻推荐
沧江水利枢纽重建工程主体项目动工预计2022年9月建成投用,是全市近年来投资最大的水利项目
沧江水利枢纽重建工程效果图。/部门供图佛山日报讯记者李祥锐通讯员谭伟杰报道:昨日,在佛山市水利局局长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