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法院对当事双方进行调解。/通讯员供图
▲三水法院对拒不执行的老赖进行拘留。/通讯员供图
文/佛山日报记者郑泽聪通讯员毛丽婷
“迅速、高效,这笔欠款终于有机会拿回来了。”申请执行人曹小姐激动地为三水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三水法院”)立竿见影的执行效果点赞。此前,被执行人周某辉拖欠曹小姐9700元始终不愿归还。昨日,在三水法院的强制执行下,周某辉的态度终于不再强硬,同意向曹小姐还款。
得益于三水法院破解执行难的有力举措,许多像曹小姐一样被“烂账”困扰的三水市民、企业,解决了许多烦心事。今年以来,在区委政法委统筹下,三水法院实行“执行开庭”机制,深化构建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持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以“放水养鱼”方式,让执行工作实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
截至11月24日,三水法院执行案件(含执保)累计收案5064件(含旧存843件),结案4689件,结收比111.09%,结案率92.6%,执结标的4.59亿元。
创新模式降低执行阻力
“丁某、周某,你们打算怎样履行法律义务?”昨日上午,在三水法院第一审判庭,作为执行长的三水法院副院长杜广锵向被执行人丁某、周某问道。在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中,两人撞伤了申请执行人唐女士。然而,两人始终拒绝履行对唐女士的赔偿义务。当天庭审上,两人依旧不知悔改。对此,杜广锵果断依法采取拘留强制措施,要求两人履行赔偿义务。
这一幕发生于三水法院昨日实行的“执行开庭”过程中。所谓“执行开庭”,即参照审判案件开庭模式,将执行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召集到法庭,面对面进行执行办案,把大部分执行落地措施从原来的后台实施、单方参与变更为现在的前台实施、双方参与。
三水法院执行局局长黄凤腾介绍,开庭期间,法院主动向双方当事人披露信息,双方当事人也需要向法院提供信息,包括申请执行人要进一步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被执行人要如实申报财产,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表达己方态度和意见。
执行法官则可以充分发挥自由裁量权,根据不同案件、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弥合分歧,解决问题。例如,对拒不到庭或有履行能力却不配合法院执行工作的被执行人,依法采取训诫、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并跟进限制高消费、失信惩戒措施;对愿意到庭并配合法院执行工作的被执行人以及遭遇不幸的诚信被执行人,在强制措施、失信惩戒措施方面给予一定宽限期。
在黄凤腾看来,“执行开庭”不仅可以解决执行办案规范化的问题,还可以借助开庭消除双方分歧和积怨,引导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如果双方无法达成执行和解,执行员还会通过法庭调查进一步摸清案情,与双方协商案件的推进方式和步骤,切实降低执行阻力,节约执行资源。
据了解,在11月24日当天的16件“执行开庭”案件中,当场拘留被执行人4人;履行完毕1件、履行金额为54万余元;执行和解8件,和解金额共计592万余元,力保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及时兑现。黄风腾说,接下来,三水法院将继续严格落实“执行开庭”制度,将“执行开庭”作为常规执行手段,不断提高办案质量与效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放水养鱼”助企业渡难关
“感谢法官帮助我们收回4000万元的欠款。”“谢谢法官给我们多一次机会,让我们走出困境,继续发展。”前不久,申请执行人拿回欠款后,感激地对三水法院执行法官邓文明说。同样表示感谢的还有被执行人佛山某房地产公司的负责人。
一件执行案件,为何双方当事人都深表感谢?
原来,在一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中,三水法院虽然已执行到位3000多万元,但尚余近900万元未能执行到位。在调查中,邓文明发现该公司曾与案外人达成土地合作开发协议,目前正准备开发建设。这不禁让邓文明犯了难:如果强制执行涉案土地,被执行人须赔偿高额违约金;而土地处置周期较长,也不利于申请执行人尽快实现债权。
“只有解决了企业目前的困境,才有可能保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于是,邓文明说服申请执行人接受由被执行人一名股东拿出200万股银行股权作为担保,由此给予被执行人一定宽限期的方案。最终,由于被执行人复工复产后逐步恢复生产经营,资金不断回笼,被执行人于近日一次性将余款打入三水法院账户,为此次执行画上圆满的句号。
受到疫情冲击,不少企业都面临较大资金压力,生产经营受到影响。如果就案办案,既会造成申请人权益受损,同时也不利于被执行企业的发展。
“杀鸡取卵”不如“放水养鱼”。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的工作理念,三水法院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对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在征得债权人同意的情况下,尽量采取“放水养鱼”等执行方式积极盘活企业,让被执行企业既能“活下去”,也能顺利履行其法律义务。
在三水法院的努力下,截至11月24日,今年共受理涉企业案件2036件,执结880件,在办528件,执行到位金额2.78亿元,有效解决不少企业所需资金问题,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多方联动组合拳“打”老赖
“你们是怎样找到我的车的?”近日,自家豪车被三水法院执行法官幸华林在深圳找到后,被执行人吴某不禁十分惊讶。此前,为了逃避法院执行,他不仅失联,还偷偷将自己的车辆转移到他处。一度“消失”的他以为从此可以逍遥法外,没想到还是让执行干警找上门来。
为何执行干警办案如此高效?近年来,在区委有力领导下,“区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逐渐构建起来。
一方面,三水法院通过建立网上财产查控机制,完善网络评估、拍卖配套机制等,实现执行效率成倍提升;以信息化为突破点,建成以执行指挥中心为核心的执行系统,打造机构全建立、部门全联动、网络全覆盖、监管全留痕、过程全公开的网上执行格局,多管齐下推动执行办案质效的双提升。
另一方面,三水法院积极推进执行联动机制建设,与公安机关、电信、京东公司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例如失信彩铃、司法拍卖等方式,形成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整体合力,加强执行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让被执行人难逃法网。
打出组合拳以来,三水法院打击失信被执行人的效果明显。两年来,佛山市公安局三水分局累计调取失信被执行人信息1009人次,区税务部门共提供定向询价53处不动产信息,打通了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
新闻推荐
三水区“扫黄打非”暨版权工作推进会召开 5家企业获评区级版权示范企业
佛山日报讯见习记者周传勇通讯员三宣报道:昨日,三水区“扫黄打非”暨版权工作推进会召开,欧神诺等5家企业获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