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策划/珠江商报记者吕红红
策划统筹/珠江商报记者吕红红 蒋云仙
文/珠江商报记者林翠媚 蒋云仙
图/学校供图(除署名外)
校舍建设日新月异、教师队伍士气高昂、课堂改革迸发活力、家校共育深入人心……近年来龙江教育亮点频现,在顺德教育领域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龙江样板”。
究其根源,很大程度与龙江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理念创新相关。近年来,龙江镇政府与各学校以创新理念引领,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在办学机制、协同育人等多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激活龙江教育内生动力和外驱动力,开创龙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局面。
龙江外国语学校鸟瞰图。/珠江商报记者朱德文摄
龙江龙山初级中学重建工程正式动工。
办学共同体
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有学上,上好学”,这是广大学生及家长的心愿。补齐现阶段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短板、满足龙江群众“上好学”的教育需求,是龙江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教育结构整体优化面临的“考题”。
龙江教育如何崛起?近年来,龙江在狠抓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质量提升和结构调整,通过引入名校、省内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优质教育资源,带动龙江学校办学质量提升。
今年9月,苏溪小学、坦田小学与南海石门实验小学达成校际结盟。未来三年里,双方将就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活动、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特色建设等现状进行深入交流,并有的放矢地开展结盟帮扶活动,不断提高结盟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引来“优质基因”培育良才,成为龙江教育发展的一剂“良药”。龙江外国语学校与广东实验中学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这一年多来,龙外师生不仅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表现出众,还创造了优异的中考成绩,合作共建成效显著。
“一花独放不是春”。只有百花齐放、健康竞争,龙江教育才能保持高质量发展。在这种理念指导下,龙江不断丰富和拓展合作办学实践,通过推动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带动资源配置优化,有力破解校际办学水平不均衡问题。
龙江以四所初中为引领,按“初中+N小学”模式,设立四个义务教育学区,结成办学共同体,在招生管理、课程教学、培养模式等方面打通九年一贯链接。同时,以龙江实验学校、城区中心小学为龙头校,按“名校+N”模式,成立两大小学教育集团,集团内各成员校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育教学、师资调配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实现集团内部的品牌辐射效应和个性化成长。
龙江华东小学一年级新生踏过“智慧门”开启新学期。
同课异构活动上,龙江实验学校老师向数百名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展示。/珠江商报记者朱德文摄
旺岗小学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家长慕课”学习视频。
德育共同体
协同育人建构良好生态
学校的教育远不是教育的全部。只有家校携手、社会合力,共同构建一个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的和谐教育场,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近年来,龙江充分认识到,在社会资源参与教育中,家长的参与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十分深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管齐下,才可以完成培养人的任务。因此,家校共育是龙江教育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制订《龙江镇中小学家校共育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龙江把家庭教育纳入基本教育体系,健全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建立家校共育和学校、家庭、社会协作长效工作机制,打造“家校合作、三工联动”的“三位一体”育人体系。
从2018年起,龙江连续两年举办教育嘉年华现场展示活动,推动教育面向社会开放,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家长、市民群众的交流沟通,社会反响十分热烈。今年9月,在奖教奖学大会上,龙江还专门成立龙江镇家庭教育促进会,从“三结合”发展至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四联动”。
以德育共育为抓手,龙江利用家长学校、家长慕课、家庭教育促进会多方联动,构建协同育人的德育机制。创新德育模式,采取“规范+特色”的发展策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家教活动,如专题讲座、家教沙龙、导读活动等,打造龙江镇规范化家长学校“升级版”,建构良好的德育生态。
据统计,龙江镇中小学幼儿园100%建有家长学校;100%建立家长委员会;100%家长学校采用市教育局自编教材;100%班主任能开展“案例教学”。家长慕课2019年年初在全面推行至2020年6月维护数据28797人,账号开通率过98%,课程完成率达到86%。
亮点解读
引进优质资源 助推教育增速提质
教育作为龙江的“一把手”工程,在多方合力、多措并举下,教育综合实力持续增强,2018年,龙江镇更以全市第二高分通过省教育强镇复评。这两年,龙江大力实施纵向衔接和横向合作机制,引入省内高校、名校和教育科研机构与镇内学校合作,集中投入资源和力量,创新办学模式,为教育增速提质深度加码,“软差距”全面缩小。
目前,2019年9月才正式启用的龙江外国语学校与广东实验中学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在学科建设、名师帮带、优生代培、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为教师发展、学生成长提供更宽广的平台。龙江外国语学校总投资4.5 亿元、办学规模达60个班、可容纳3000人,是龙江高质、优越的公办初中代表,开办一年多来,学校办学成效显著,全校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和活动中获奖达1473项。龙江外国语学校的落成启用,对全镇初中教育资源而言,在整体布局和办学条件方面都有了质的提升。
除了在现有学校中引入名校资源外,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也是龙江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创新举措。日前,顺德区翰洋双语学校在龙江镇仙塘村奠基,顺德区龙腾数字产业学院、美学家居产业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学生实践基地在龙江职业技术学校揭牌,龙江教育资源扩容提质又迈进一大步。
顺德区翰洋双语学校由龙江镇教育基金会联合优质教育机构共同办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设48个教学班,在校总规模2220人,满足全寄宿需求,将为学校所在片区以及顺德(龙江)数字装备园提供优质教育配套。办学地点设在龙江职业技术学校的“两学院”,将在高职和中职合作招生,高中和大专贯通式培养,“两学院一基地”的落地将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地对接企业、服务市场,真正实现政、校、企多方合作共赢。
此外,为进一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龙江镇政府与佛山市教科所、粤港澳大湾区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合作共建,在今年先后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教师发展创新实验区”和“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教师培训基地”。三方展开的交流和合作,将为龙江引入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为龙江青年教师成长搭建更高的平台,教师队伍整体育人水平将再上一个台阶。
开设家长慕课 升级协同育人效能
近年来,龙江不断创新德育模式,完善立德树人协同育人机制。龙江把家庭教育纳入基本教育体系,建立家校共育和学校、家庭、社会协作长效工作机制,打造“家校合作、三工联动”的“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利用家长学校、家长慕课、家庭教育促进会等多方联动,构建良好的德育生态。
家长慕课作为龙江家校共育的特色项目,全面推进以来成效显著。据统计,家长慕课自2019年年初全面推行至2020年6月维护数据28797人,账号开通率超过98%,课程完成率达到86%。今年线上教学期间,全镇中小学开展100 多场线上家长培训活动。开设家长慕课以来,龙江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课程采用动画、微讲座等形式,通过生动有趣的微视频,让家长能系统性地进行学习。
旺岗小学李少强校长介绍,学校开设家长慕课以来,着力推广,并采取相关措施及时解决家长在慕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组织教师团队解答、开设专属QQ工作群等。目前,旺岗小学家长慕课开通率超98%,课程完成率达95%。
家长慕课可以让家长很好地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提升教育认知,实现家校共赢。对此,叶霖佳小学班级家委会会长吴晶兰十分认可,她认为,家长慕课的形式很好,内容也几乎涵盖了孩子在不同阶段、作为父母所需要掌握的科学育儿理念、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长对于孩子应该“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目前,龙江每所学校和幼儿园均设立了家长学校、成立校级、年级、班级家长委员会,推动家长慕课、书香家庭创建、案例教学、专题讲座、家长进课堂、家长驻校等线上线下学习,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协同育人。龙山中学、城区中心小学、新城幼儿园举办的家长学校更被评为佛山市优秀家长学校。
新闻推荐
大腹木棉已经进入一年一度的花期。沿着道路深入民众镇新建村的花木场越来越多大腹木棉从茂密的绿叶中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