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签约仪式现场。顺德妇联供图
“走,我们回家了。”每隔几天,吴少芬就会带着一名有智力残疾的村民来到广场,跟巾帼健身队在一起放松,再把她送回家。作为顺德伦教熹涌村妇联主席,吴少芬在村里开展这样的结对帮扶已经十多年。
妇女能顶半边天,也关系着基层的和谐稳定。从熹涌村等一线妇联干部的自发探索开始,结对关爱特殊群体已经在顺德妇联系统成为一项机制。通过发动全区妇联组织力量、连接全社会资源,结对帮扶2124户家庭,为有需要的妇女做好服务,将问题化解在基层,将活力激发在基层。
小工作里藏着大变化。顺德“她力量”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作用,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加速形成,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
●南方日报记者熊程
织密关爱网?在基层一线守住底线
今年上半年,一份关于落实重点家庭关爱服务机制的通知传到了顺德各镇(街道)妇联、村(社区)妇联、区属单位妇委会、“四新”领域妇联的手中。
过去,各级妇联执委每人至少联系10名妇女群众。如今,妇联执委、基层妇联干部以及区属单位妇委会,针对贫困、残疾、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和单亲、失亲、矛盾多的家庭开展结对帮扶,不仅范围大大扩大,工作也更有针对性。
没有一线力量发自内心的热忱,再好的机制也无法落实。“我们已经是熟手了。”在伦教熹涌村,吴少芬对于结对帮扶的工作早已驾轻就熟。她从20世纪90年代在村里负责妇女工作开始,就自发为困境妇女提供定向帮扶。作为本村人,她对相关弱势群体情况了如指掌,也越来越感受到自己能力有限。2012年后,吴少芬通过发起村级妇儿促进会等组织,带动更多人走进困境妇女儿童的家中,熹涌村妇联还曾因此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没有体系化的制度保障,单凭着热忱也难以实现帮扶目标。在容桂一个社区,一名年近50岁的单亲母亲向妇联发来了求助信息。她在10多年前患过乳腺癌,随后又与丈夫离婚,在其长期抑郁与焦虑的状态影响下,儿子也逐渐重度抑郁,还透露出轻生倾向,休学在家。该社区妇联主席主动与该家庭结对,并通过顺德区妇联联动多方资源,经过6个月、30多次、上百小时的“一案一策”帮扶,各方面情况逐步好转,今年9月,母亲终于重新走进社会,孩子也重返了校园。
把关心关爱与温暖送到弱势群体身边,有利于把社会治理的问题化解在基层一线。渐渐地,一张细密的关爱网在顺德8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织就,为践行新发展理念守住了底线。
畅通服务链?链接部门与社会资源
一线的“关爱网”要发挥实效,离不开为其输送资源的“服务链”,这根链条是多方共建的成果。
在关爱重点家庭的行动中,顺德区属单位妇委会扮演了特别的角色。目前顺德有区属单位妇委会43个,在区妇联的带领下,各区属单位妇委会积极主动,逐步与村(社区)妇联建立起结对帮扶关系。
在今年5月的首场“读懂孩子快乐陪伴”关爱母亲主题活动上,顺德区委区府办、区法院等6个单位的妇委会分别与容桂街道6个村(社区)妇联牵手结对,每“一对”都以服务单亲特困母亲、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为目标,结合双方资源,制定关爱帮扶方案,开展关爱帮扶服务。随后,8个单位与大良13个村居、7个单位与伦教9个村居、5个单位与北滘8个村居……截至11月底,顺德全部43个区属单位妇委会均与村居妇联完成结对。
作为有本职工作在身的“兼职”妇联人,区属单位妇委会的成员们难以频繁来到结对村居一线、受帮扶者的家中,但是她们链接的资源却是独一无二的。“有一个我关注好几年的女孩今年毕业,在结对的区属单位妇委会牵线下找到了满意工作,她非常感激。”吴少芬说。
妇委会带来了体制内资源,企业和民间机构则带来了更广阔的社会资源,积极支持“3861暖流行动”等关爱活动,如美的集团每年捐助30万元支持北滘镇妇女儿童关爱基金平台,顺德区妇联携手保险公司于2020年为区内近300名单亲特困母亲送去一年期保额8万元的“四癌”救助保险。
激活力量源?“一个不少”撑起半边天
如果不是近50岁的单亲母亲主动找到妇联、表达出内心的改变意愿,容桂某社区的“抑郁”家庭案例情况很可能进一步加剧。吴少芬也体会到,任何帮扶都要先“扶志”。“要让他们提高意志力,帮助他们走出家门,走进社会,自助自强。”她说。
“志”是困境家庭实现改变的内在力量源泉,“扶志”从营造家庭环境、倡导和谐家风入手。2020年,顺德举行了“乐享阅读,相伴成长”亲子阅读大赛等线上线下活动。全区以“书香飘万家”为主题举办亲子阅读活动共160场,吸引1.41万人次参与,促进亲子同阅读共成长。
正向的家庭教育氛围在顺德基层社区蔚然成风。2020年6月,杏坛镇杏坛社区“杏福家”社区家庭教育聚力计划启动,将单亲、困难、有冲突等问题的家庭列为重点服务对象之一。在家访中,亲子义工队帮助困境家庭处理孩子教育问题,宣传正确表达爱的方式,受到普遍欢迎。
“杏福家”是入围顺德区妇联第七届“3861”公益创投活动的家庭教育指导项目之一。加上205个社区家长学校常年开展的家庭教育指导类课程,2020年,全区共开展此类活动585场,受益群众逾3万人次。在引导和扶持镇街、村居自主探索的同时,顺德区妇联也针对基层的多元化需求,组织专业人士组成讲师团,“菜单式”按需送课到基层,一年来共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类课程25场,受益逾千人次。
星星之火,正在燎原。一场场大规模活动、一次次点对点帮扶,带来一个个家庭的改变。在全面建设新时代广东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验区的新征程上,顺德“她力量”一个都不能少,共同撑起了半边天。
新闻推荐
均安镇举行疫情防控桌面演练珠江商报讯记者苏淑婷报道:为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提升均安镇疫情应急响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