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策划/珠江商报记者吕红红
策划统筹/珠江商报记者吕红红 蒋云仙
文/珠江商报记者蒋云仙 何烷筠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发展教育事业,教师责任重大。近年来,龙江在大力推动区域联合教研和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通过打造教育家型校长队伍、实施名师工程、创新教师培训模式等,多措并举建设教师队伍,为高质量发展教育事业注入源源活力。
龙江城区中心小学校长谢景霞
共沐童心,与孩子一起成长
教育感言:让孩子的幸福人生从童心教育起航,让孩子的赤子心、敬畏心、善良心、好奇心、想象心在城小舞台上绚丽绽放。
城区中心小学校长谢景霞(中)
她是佛山市名校长、区首批名校长,她成立了名校长工作室,在全国多地传播办学理念和实践经验;近几年,她主持或以主要成员的身份参与国家、省级、区级课题10项,其中6项成果获省、市、区级科研奖,十多篇论文获区级以上奖励或发表。工作27年来,谢景霞收获了不少荣誉和成果,这些荣誉和成果的背后,是她对教育的坚守和付出。
走进龙江城区中心小学,大家都知道这里有一位“最具童心的校长”,她就是谢景霞。
谢景霞提出“童心教育”的办学思想,并以“化育童心,至诚至真”为办学理念。历经近10年办学实践,她将城区中心小学打造成为区域内的一所品牌学校,学校连续九年获评区、镇先进学校,全区办学绩效评估连续三次获认定为A级。
“让孩子的幸福人生从童心教育起航。”这是谢景霞的教育感言,在她看来,孩子们真诚、纯洁、坦荡、无惧无饰的天性,需要好好呵护,不能扼杀,更不能打破孩子的成长规律。
谢景霞骨子里浓厚的教育情怀,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小时候家庭的教育氛围。从小生活于机关大院,爸爸是一名教育局干部,妈妈是一名老师,谢景霞从小耳濡目染,对教育有着崇高的理想。多年来,谢景霞带领团队致力于课程、德育、课堂、管理以及校园环境童心化建设,围绕“诚·真·和”的校园文化价值,打造了“一石两馆三楼四苑五平台”的校园格局。同时,她自主创立了“三环六步十要点”课堂教学模式,“童趣、童慧、童真”课堂特质彰显,获得了区、市级成果奖。
推进德育建设工程是学校建设非常重要的一环。谢景霞介绍,学校不但开设了系列的童心德育课程,学校实施的家校共育工程还首创了家长手册,开设了“家长讲坛”微课程,建立了家委会成员驻校机制,很好地形成家校共育合力。目前,学校德育已经走上了课程化、主题化、系列化、个性化轨道。
龙江龙山中学副校长刘娴兴
潜心钻研,坚持“先生之梦”
教育感言:我愿以承事如祭的态度不断更新观念,俯察课堂之美,让自己成为更好的“先生”。
龙山中学副校长刘娴兴(中)在指导青年教师
在龙山中学老师的心目中,她犹如一位邻家大姐姐,总能够在大家遇到困难的时候送上贴心的帮助与开导;她又像一只叮当猫,在每一次聊天、共事以及听课时不断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她,就是龙山中学副校长刘娴兴。她不仅是校长的副手,也是学校课改的领路人,教师专业成长的点灯人。
参加教育工作23年,刘娴兴曾获教育部国培项目优秀培训老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佛山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同时她具备了较强的辐射引领能力。作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她曾带领 23 位成员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其中有 2 人成为了区级名师,2 人成为镇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多人获得区级荣誉和奖励。
但她表示,成绩只属于过去,拥抱当下,默默耕耘才是一个老师的一切。面对课改路上的困难、教学管理中的困难,刘娴兴带着韧劲与服务意识,坚持“先生”之梦,追求做一个有情怀的历史老师,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更新观念。她一直坚持研究历史学习方式的变革,开创了“展厅式”历史教学方式、开发了“百万富翁”历史游戏题库、开发了基于有“课魂”的教学设计,力争上有意思的历史课。两个课例被评为广东省优课,一个课例入选广东省粤课堂官方教育资源平台。
作为学校副校长,刘娴兴不仅致力于学生学习力、教师专业成长力的提高,她还一直从事家长教育力提升的研究。
有一位家长,从孩子初一年级就开始跟随刘娴兴的家长沙龙学习。从一开始跟爱人、儿子相处困难,到后来一家人其乐融融,经过三年的学习,这位家长转变很大。后来,刘娴兴把这位家长推荐到幸福家讲师培训学习班里,让她也走上了讲师之路,把大爱分享给周边的朋友。在刘娴兴看来,家庭教育至关重要,这也是她一直实实在在办好家长沙龙的原因,“做父母成长的知心人,能够让学生更具有幸福感。”
龙江华东小学教师陈智妹
为了学生,接受每个挑战
教育感言:把机会让给学生,把精彩留给学生,把掌声送给学生,把希望带给学生。
华东小学教师陈智妹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我的教育原则。”陈智妹认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尊重孩子的主观意愿,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培养孩子独立、自信的人格,让孩子学会反思、认清方向,更好地成长为一名有担当、阳光的新一代少年。
陈智妹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近22年,在龙江华东小学从教近10年。从教以来,她先后获得顺德区优秀教师、顺德区骨干教师、顺德区名班主任等多项荣誉;撰写的多篇教育、德育论文,均获得顺德区荣誉证书;近五年在教学科研方面,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区级、省级教育教学课题研究。
她热衷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和学校共同努力做好家校共育的协调工作,使得家校合作能达到最大化,让学生在家校联手共育的作用下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一直以来,陈智妹都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她的教育理念和原则。在今年年初“线上教学”期间,陈智妹了解到一位学生因家庭原因导致多次旷课和不交作业,她通过电话和微信耐心询问和安抚学生与家长的焦虑情绪,予以引导和沟通。考虑到学生在家无书本的情况,陈智妹还及时通过邮寄的方式把书本寄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安心地在家生活和学习。最后,在陈智妹坚持不懈的关心和开导下,该学生不再旷课和欠交作业,还积极上了每一节线上课,作业也完成得很出色。
“"线上教学"和"线上班主任"对所有教师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也是一次"摸着石头过河"的经历。”在陈智妹看来,在这期间虽然要肩负语文的教学任务、防疫调查上报工作、家长协调沟通工作以及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但是她作为一名班主任,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能够让孩子们在疫情期间认真学习,持之以恒,学以致用,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价值所在。
龙江外国语学校教师罗瑞茜
精心锤炼,创作“好的课堂”
教育感言: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我将在教育教学路上不断探索。
龙江外国语学校教师罗瑞茜在辅导学生
作为佛山市优秀青年教师和历史学科的一级教师,罗瑞茜在龙江外国语学校担任历史科组长。从教9年来,她在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等方面获得过区级以上奖励30多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4 项。对此,罗瑞茜表示,过往的荣誉是在提醒着自己不能放松,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罗瑞茜觉得自己很幸运,身边有很多优秀的教师,他们有的学识渊博,有的钻研能力强,有的班级管理能力优秀。在他们的引领下,罗瑞茜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那就是钻研课堂教学。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罗瑞茜曾经深入研究教材、教学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直到深夜还乐此不疲。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这节课成功获得了2018年广东省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奖励。
与其他学科不同,罗瑞茜表示,能在历史课堂上看着学生们“唇枪舌剑”、据理力争是最有趣的事,“看他们成功时脸上洋溢的骄傲与微笑,我觉得很愉快。”罗瑞茜认为,好的课堂能使学生和老师都能从中受益。学生们可以欢笑、讨论、思考、反思,收获知识、能力,还有思考问题的方式;老师可以磨炼教育教学能力,通过研究课堂教学促进自身专业的成长。
在罗瑞茜的回忆里,某届初三级(7)班的学生最让她感到意外。他们在毕业后依然惦记着她,教师节给她送祝福,记得她曾说过的话,如“不要做一条风干的腊肠,做人要有灵魂”“再不努力就over了”等。
“我们很欣慰看到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进步,看到学生在校园里不断成长,看到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拼搏、感恩、乐观,也许这就是作为老师最大的成就感。”在学生不忘师恩的同时,罗瑞茜也为每一名学生的些许进步而感到骄傲。
新闻推荐
顺德公安联手广州日报社推出融媒直播系列跟着顺德警方去抓贼第3季来啦
广大市民朋友,锁定广州日报APP,我们今天10点见!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龙成通、王名润)上新啦!“跟着佛山顺德警方去抓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