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镇大冲科技生态工业园拆除现场。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鹏飞通讯员邹永榆
今年8月,佛山南海获批成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9月,南海召开全面建设实验区工作推进大会,正式攻坚城乡融合改革。作为实验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南海“一号工程”——村级工业园改造的情况如何?昨日,南海召开2020年区委书记督办政协重点提案工作会议。记者获悉,南海村级工业园拆除整理面积3.6万亩,启动80个村级工业园改造重点项目,已启动项目中千亩以上连片改造项目有13个。
未来,南海将妥善处理好城市、乡村、农业、工业、生态五者关系,围绕十大片区构建连片生态布局,推动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打造一批千亩、万亩级的产业园,实现南海高质量发展的新跨越。南海区委书记闫浩波表示,村级工业园改造是南海加快城乡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今年,各单位多措并举使得南海村级工业园土地拆除整理任务完成情况较好,值得充分肯定。接下来,要坚持不懈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升级,尽快拆出一批连片土地,推动一批连片产业园区建设,为南海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空间支撑。
进展:村级工业园拆除整理面积3.6万亩
据悉,南海区共有612个村级工业园,占地面积18.9万亩,占南海现状工业用地32.5万亩的58%。改革开放以来,南海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村级工业园日益壮大,园内优质企业不断成长,对南海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在强调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村级工业园已成为南海高质量发展的阻碍。为此,南海大力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数据显示,截至11月27日,南海村级工业园拆除整理面积3.6万亩,完成年度3万亩任务的122.4%;累计完成拆除整理任务6万亩,完成累计拆除整理6万亩任务的100.05%。
佛山市南海区整治办专职副主任黄永坚表示,南海村级工业园改造进展顺利,除了提前完成“大拆除”年度目标任务,“大建设”工作取得实效。据悉,南海启动80个村级工业园改造重点项目,占90个重点项目的89%,启动面积约3.06万亩。已启动的项目中千亩以上连片改造项目有13个,在建项目18个,完成改造项目18个,建成及在建产业载体面积466.3万平方米,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233.2%。计划总投资1135.5亿元,今年已完成投资112.6亿元。
此外,南海村级工业园重点项目也是亮点纷呈。据介绍,狮山万洋众创城一期项目占地150亩,投资10亿元,预计12月有多栋厂房可封顶,建成35万平方米产业载体。桂城爱车小镇出让项目占地1352亩,首期启动改造范围625亩,投资超100亿元,共建设53万平方米产业载体,计划明年10月开业。大沥创客小镇首期混合出让项目,占地624亩,投资300亿元,计划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万洋、平谦和创客小镇等项目,通过实行模拟审批、容缺受理、提前介入等绿色通道,实现“拿地即开工”日趋常态化。
举措:首创“混合开发”制度促进城产融合发展
在村级工业园改造过程中,南海有什么新举措?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南海分局局长潘汝海表示,在村级工业园改造过程中,南海不仅全国首创混合开发制度,促进城产融合发展;还探索集体土地整备制度,实现集体土地统筹利用。值得一提的是,南海还在全省率先探索“地券”制度,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如此,南海通过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完善政策体系提升改造动力、以“大拆除”促连片改造、实施精准招商等方式注入活力。
据介绍,南海区在全国首创“混合开发”制度。“混合开发”是指“产业+社区、国有+集体、出让+出租,以产业开发为主、住宅开发为辅”的土地复合利用方式,实现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和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有机融合。目前,已有桂城澳门城、爱车小镇、大沥创客小镇三个已落地的混合开发项目。其中澳门城项目也是国内首个混合开发的项目,通过18亩商业用地的出让,带动了50亩村级工业园的连片改造。不仅如此,南海区在全省率先探索“地券”制度。针对村级工业园及低效的工业用地,将不适合提升改造或改造难度较大的土地复垦,形成的建设用地指标流转后,可申请“农转用”或“征收”进行开发建设,这种“点对多”的形式突破了“三旧”改造位置的局限性,可视作“异地版"三旧"改造”。
据介绍,“村改”工作作为南海区委区政府“一号工程”,由区委书记和区长挂帅。今年,南海重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10大片区、三龙湾、广佛全域同城前沿、千灯湖北延中轴线、佛山西站等城市建设核心区域的拆除整理工作。重点攻坚村级工业园大面积连片拆除整理,目前已完成13个村级工业园拆除工作。此外,1~10月,南海对81个拆除重建的村级工业园进行联合执法,累计关停和淘汰企业220家。
关注:以“两高四新”为目标招商引资为村改注入活力
村级工业园改造,引入产业载体活化工业园是关键。为此,南海在大拆除的基础上,积极引入“两高四新”产业,为村改注入活力。南海区经济促进局副局长吴溢强表示,今年是南海村级工业园改造加速推进的一年,产业类项目的招商形势总体向好,截至12月共引入项目89个,签约投资达191.16亿元。在工业项目方面,引入腾龙数据中心、美国联合矿产、米思米精密制造、东丽水处理膜等项目已开工建设。
“载体类项目既有万洋众创城等园区开发商,也有中国中药健康产业园、汽车小镇、时代创客小镇等载体平台。”吴溢强说,这一些平台为南海“两高四新”产业发展腾出土地和载体空间。数据显示,截至11月,南海共有24个“工改工”改造模式项目,已腾出拟招商面积6095.81亩。
不仅如此,南海通过公有资产出资、镇村联合、村集体+运营企业合作等多种改造模式探索和实践,部分投资商以标准地项目或带项目方案形式入驻村级工业园,通过区建立的“模拟审批”平台,率先初步完成审批流程,加快了“拿地即开工”的步伐,全面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其中,桂城天富科技城项目已完成一期2、3号楼建设验收,成功吸引一批新能源汽车检测、机器人、医疗器械、传感器等19个科技型企业进驻,预计年产值3亿元。联东U谷已引进精密设备、安防、电子等企业51家,年产值约4亿元。
延伸:南海村级工业园改造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
筑好巢该如何引凤,村级工业园改造后该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与周边城市抢夺资源和项目?在南海区政协智库专家、广东南海启明光大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黄良辉看来,依托村级工业园,各镇街要根据现有的产业特点和产业资源,明确产业和发展定位,在进行项目的引入的同时,也要注重项目产业链的延伸。
“进行产业项目的引入和延伸能提高产业链的价值。”黄良辉表示,这样能加强原有的产业特色,将相应的上下游项目串起来,落地项目相互之间能相互联动,共同提升,最终形成特色鲜明、逐步完善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九江镇的医卫用无纺布产业示范基地,就是依托原有的南新无纺布和必得福的基础,引入国内外无纺布相关知名品牌,充实了产业链。不仅如此,各镇街村级工业园应明确其产业和发展定位,并围绕产业定位进行相应招商政策制定,用3~5年的时间去夯实产业品牌,
黄良辉还表示,“传统产业可以与高科技企业互动,传统产业能借力科技企业进行快速的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而科技企业可依托传统产业的成熟市场和产业基础快速产业化落地和发展。”
新闻推荐
佛山南海区大沥镇先进材料产业发展大会举行3个院士项目落户大沥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温利、冯嘉敏通讯员大沥宣)12月2日,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先进材料产业发展大会举行。大会发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