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西南涌水清鱼美,偶尔能见到渔民在河涌上打鱼。/佛山日报资料图片
每周一上午8时30分,乐平镇源潭村书记、村委会主任禤广二处理完当天工作后,都会拿上本子去做巡河记录。他有时蹲在河边,仔细查看有无垃圾漂浮,有时用手捧起河水,闻一闻看有无异味。他说:“现在大家的治水意识提高了,水质也慢慢变好了。”
为推动更多的市民像禤广二一样守护水环境,今年6月,三水区启动“我是淼城河长”全民美河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陆续举办3场主题系列活动。以主题活动为契机,三水将河长制工作推向深入,全力营造全民治水新格局,绘就水韵三水的美丽画卷。
营造“治水没有
旁观者”氛围
三水是三江汇流之地,是一座因水得名、由水而兴的城市。区内河涌众多,水网密布,探索水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路径既是三水长效治水的重要课题,也是守护优越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从古至今,水文化贯穿三水历史,亲水爱水的观念早已融入三水人民的生活中。为了带动全民参与治水,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今年6月5日至6月11日,“美丽三水,我是行动者——淼城河长”线上H5推出,市民在互动游戏与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三水河涌的美丽蝶变。
此次活动聚焦广佛跨界河流水环境治理,展示西南涌、芦苞涌、大棉涌等河涌治理前后变化。市民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直观了解三水的治水策略、治理措施及阶段效果,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理念。
“这种云上巡河的方式很有趣,我看到了三水一条条河涌的变化,了解到很多治水措施。今后我也想加入三水的护河队伍,从不在河里乱丢垃圾等事情做起,为维护水环境贡献一份力量。”市民潘先生说,疫情防控期间,他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这条H5链接,很多外出打工的好友评论说,看到家乡的河涌水质逐渐变好,内心十分欣喜。
近年来,三水通过开展宣讲会、护河志愿活动等,多形式强化市民的护水意识,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河湖保护。“水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市生态环境局三水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三水正有序推进重点水污染整治工程建设,协调推进污水厂配套管网建设,指导镇街对重点支涌开展水质治理,不断提升主干河涌,尤其是广佛跨界河涌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保障市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多角度展现淼城水韵魅力
7月20日,“淼城河风采”摄影大赛正式启动,比赛开展以来,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共收到《绿城泛舟》《鹭飞云东海》《碧湖倒影映新城》等387幅摄影作品,从不同角度呈现了三水的城市风光与河湖韵味。
这些作品均取材于三水,围绕“水生态”和“水动力”两大主题,既有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治水人的艰辛与智慧、人民群众护水意识的图像,也有体现水的社会作用的场景,展示以水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以水带动文旅产业的发展成果。
此次活动零门槛,鼓励市民走到三水各处河流(江河、河涌、湖泊、水库等)取景拍照,用心观察与记录河流之美。
徐海东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他的作品《荷香湖晨曦》荣获三等奖。他说:“近几年,我感受到三水的天一天比一天蓝,水一天比一天绿。只要天气晴好,我都会拿出手机拍下风起云涌、蓝天白云与绿水新城,赶上有晚霞,还会扛上相机和脚架去到荷花湖边,记录这些美丽的瞬间。”
今年,三水不断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32条黑臭水体通过整治验收,全区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一幅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正在展开。如今,三水依托现有的水利工程建筑、河涌线城镇以及历史文化村落等,开发水利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水文化景观驿道和水利风光带,推出绿色体验游,全方位展现桑基鱼塘、小桥流水、渔乡踏歌等岭南水乡特色景观。
“水是三水城市的血脉和灵魂,三水有水的品质,也有水的精神。”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三水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清四乱”作为水利行业加强监管的重要抓手,不断推进万里碧道建设工作,营造人水相依、水景交融的自然景观,打造“鱼翔浅底、白鹭成群”的水韵三水名片,谱写三水治水新篇章。
打造“淼城河湖卫士”治水品牌
对三水区公路事务中心工程师胡忠录来说,12月5日是一个寻常的日子。这一天,他照常来到大棉涌边,操控无人机钻入涵洞,仔细查看水体状况。
成为护河志愿者的十几年来,他坚持巡河不放松,每次巡河都要沿河岸走10~20公里,三水所有河涌、湖泊及河心岛基本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前不久,他当选了全国“民间河湖卫士”,也被评为“优秀淼城河湖卫士”,他用行动影响身边每一个人。他说:“在三水,还有很多奋战在护水一线的河湖卫士,如我所在的何小青志愿服务队,也发展到了1800人,遍布七个镇街。”
11月30日,“优秀淼城河湖卫士”榜单出炉。经过7天的公示,黎福球、陆耀时、骆世强、陈崧、周欣鸿、禤广二、胡忠录、余景雄、刘永扬、何绍明10人正式获此殊荣。“优秀淼城河湖卫士”的评选,让更多人了解河长制湖长制,打造具有三水特色的“淼城河湖卫士”治水品牌,进一步弘扬治水精神。
自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以来,三水从政策发力,明确河长湖长责任,促进河长制从“有名”走向“有实”。今年6月,三水印发《佛山市三水区2020年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要点》,明确水污染防治、水域岸线管理、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综合整治、水生态保护修复和工作机制建设六大主任务24项具体工作内容,为水域保护划清“责任田”,让水环境整治有人管、有人问。
河长制是长效治水的良方。近年来,三水积极落实区、镇、村三级河长体系,目前共有各级河长近200多名,他们是治水队伍里的中坚力量,为三水打赢治水攻坚战献计献力。
乐平镇范湖村党委书记、范湖村委会主任骆世强说:“作为一名村级河长,维护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我的责任。今后会切实把河长制湖长制责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持续提升河道治理能力和管护成效,为营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作出贡献。”
文/佛山日报记者卢丽华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莫璇报道:昨日下午,市长、北江干流市级河长朱伟到三水区巡查北江干流,实地督办油金大桥旁渔船市场摆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