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记者张韬远报道:9日,记者从佛山市三水区农业农村局获悉,三水即将对“政银保”政策进行修订,通过上调贷款额度,提供“过桥基金”缓解借款人续贷压力,引入农业龙头企业为农户担保等创新举措,进一步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
据了解,三水“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是国内首例通过保监会审批推出的合作农业贷款模式,自2009年开始实施,以财政、信贷、保险三轮驱动,通过金融支农服务创新,增强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缓解农业发展的资金困难,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
据统计,截至2020年11月30日,三水“政银保”累计放贷10424笔,放贷金额达21.91亿元,区级财政投入实现了1:100的杠杆作用,扶持了一批困难农户渡过难关,支持了一批种养大户、优质企业做大做强。
“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还将走得更远。由于现行“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实施办法即将到期,以及农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对资金需求的变化,三水区将从贷款额度、融资模式和续贷短期资金周转支持三个方向着手,对该项扶持进行提标升级。
据三水即将修订出台的“政银保”新政,农业龙头企业将加入惠农服务队伍。三水将增设“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项目,在“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农业龙头企业向合作银行推荐借款人,并为借款人提供一定比例担保的融资模式。
丁浩标介绍,原“政银保”贷款模式中,银行和保险公司因为行业规定,对借款人的贷款额度控制比较严格,有些未能满足借款人对资金的实际需求。“政银保”政策修订后,将增加贷款操作的灵活性,为更多有意向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但缺少资金的借款人提供金融支持,让合作企业和借款人共同发展,做大做强,实现政府、银行、保险公司、企业、借款人五方共赢。
新闻推荐
三水有了国家级卒中中心三水区人民医院成为全市首批通过认证的医院
三水区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主任、副院长姚伟平(中)带领专科团队接受认证牌匾。/医院供图文/佛山日报记者吴昱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