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会上企业现场展示产品。丹灶镇供图
12月9日—10日,2020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安全展览暨企业对接会在南海丹灶举办。该展览围绕“智慧安防、信息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建筑安全”六大领域分设6个区域,共设置参展展位80余个。
同期举行的还有以涵盖工业互联网安全、宏观经济分析讲座等10场主题论坛以及安全产品互动体验、应急救护教育与实操培训等系列活动。
这是在2018年和2019年两届中国安全产业大会基础上,南海举办2020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安全展览暨企业对接会。作为南海区智能安全产业企业搭建的重要展示平台,此次展览会将为南海加速建成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提供强大的原动力。
南方日报记者李慧君
通讯员张柏林李伟婵
企业唱主角,紧扣“智能+”
在展览会现场,一款警用巡逻机器狗吸引了众多参展企业和嘉宾的目光,只见它动作灵敏,时而匍匐向前时而侧翻转身。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款机器狗的最快奔跑速度3.3米/秒,拥有机器人同等规格当中最大电机扭矩,对不规则地形具有超强适应性,通过加挂不同零件,可以完成侦查、排爆、搜救等多种任务。
此次展览紧扣“智能+”主题,企业在此次活动中“唱主角”。笔者在现场看到,展览会围绕“智慧安防、信息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建筑安全”六大领域,分设6个区域,共设置展位80余个,邀请粤港澳大湾区内及园区内具有代表性的智能安全企业进行布展,为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安全企业提供平台,进行供需对接。
参展企业中有一批来自深圳,如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广东赖工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云游四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我们目前正在做全球化数字化基础布局,在这过程中,安全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先决条件,腾讯目前建有七大安全实验室,集聚了一批全球顶级安全专家。”腾讯工业云首席架构师余弦说。
据悉,去年11月,腾讯与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签约,双方将在佛山南海共同建设腾讯工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基地。经过一年时间的筹备与建设,目前位于地铁金融城的项目将于12月23日正式上线。“今天的展览会对于我们来说很有意义,也是我们签约落户之后的一个呼应。”腾讯工业互联网大湾区基地相关负责人王忻说,目前在地铁金融城的项目面积达3000平方米,其中有1000平方米是专门装修为腾讯工业互联网展厅。
“展厅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了各种高科技技术。”王忻说,接下来,该项目上线后腾讯将会聚焦在泛家居行业,同时还会组织工业化APP大赛,通过大赛把更多的互联网人才集聚起来。
不仅是腾讯,事实上,深圳安防产业发达,南海与深圳在安全产业方面的合作由来已久,多次召开投资推介会,引导深圳外溢产业进驻。此次深圳企业深入丹灶参展,展示了其抢抓“双区驱动效应”的决心。
而随着一批安全产业逐渐落户,对南海本地产业也起了转型推动作用。广东新瑞智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强说,作为牵头企业,此次参展集聚了十几家五金等相关领域的企业,一方面是根据企业转型需求进行产业对接,另一方面也在寻求进一步的合作。
还没正式上线,腾讯工业互联网展厅就已经准备迎接第一批访客。“这个月26日我们将会迎接第一批参观的企业,佛山市汽车行业协会的会员,共有50多家企业会过来展厅参观。”王忻说,立足佛山,接下来腾讯还会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企业进行对接和服务。
“这次展会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企业员工在生产操作的安全性上有了一个比较高的标准。”视觉应用工程师乔煜琪说,这次现场展览的机器主要在工业上应用比较广泛,特别是在医疗上保护员工的防碰撞检测。
南海区安全产业协会会长熊增光表示,此次对接会的召开促进南海区企业与安全生产的标杆企业的交流,希望通过对接交流进一步推进产研对接、产需对接、产融对接,引导产业聚集,提升安全发展保障能力和水平。
110多家科技型企业和科研机构集聚发展
作为南海安全产业集聚发展的区域,近年来,丹灶镇以建设高质量全面发展标杆镇为奋斗目标,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重大机遇,通过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这一国家级安全产业示范园区的核心带动作用,大力培育和发展安全应急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
此次大会也是丹灶镇扛起发展智能安全产业大旗、推动智能安全产业集聚的一次重要尝试,也是丹灶镇助力南海建设国家级安全产业示范园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动实践。
“丹灶今年招商引资落户了几十个项目,其中安防产业相关的项目占了很大的比例,大约占了1/4。”丹灶镇副镇长冼增强说,目前丹灶在安全产业方面已经逐渐形成集聚效应,在园区配套、政策扶持和公共研究院配套等方面。接下来会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让这些引进来的企业可以留下来安心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核心园)内首次举办大型展览活动。作为“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产业园承担着在“智能安全”产业领域为全国探路的责任。目前,园区内已引进了110多家科技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包括已经引入了投资1.8亿元的佛山市南海区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形成了高质量的安全产业集群,发展进入“快车道”。
此外,挪威船级社国际安全评级学院、ThinkSafer本质安全研究院、中保网盾物联网安全研究院也已经进驻,提供安全与智能化、物联网技术应用、一站式安全解决方案等服务。同时,园区已配套建设800亩商住社区、省级小学、2000亩翰林湖公园,产业发展综合环境较好。预计到2025年,南海区智能安全产业产值将达到600亿元。
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的示范效应得到了有效展示。一方面,这场辐射整个湾区的展览和对接活动,本身就属于示范园区的“示范事件”;另一方面,园区在规划、建设等方面均展现了高标准和高质量,体现探索产业发展路径方面的担当。
与展览同期进行的还有十场主题论坛及安全领域相关活动。涵盖宏观经济分析讲座、安全产品互动体验、应急救护教育与实操培训等内容。
其中,赛迪研究院安全产业所所长高宏、中国信通院两化所产业发展与大数据平台研究部主任巩天啸等权威专家作“工业互联网安全发展趋势”课题的主讲;中保网盾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康宁分享如何做好身边的网络安全工作;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金融策划研究所所长蓝裕平就“双循环经济新格局下的企业发展之路”进行了分析。
2021第三届中国安全产业大会将于明年在南海举行
安全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产业,发展前景无限。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安部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我国公共安全市场2017年达1.2万亿元,全球公共安全市场预计2020年达到3.3万亿元,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安全产业永远是朝阳产业,在国家稳定兴旺可以保护生命安全和财富,在遇到公共事件时候需要保护财产和社会安全。”南海区安全产业协会荣誉会长杨金才说。
作为新兴产业,安全产业是南海区近年来重点发展的“两高四新”产业之一。南海区经济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第三届中国安全产业大会将于明年在中国安全产业大会永久会址(佛山市南海区)举行。而在此之前,南海已经于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中国安全产业大会,期间共有约6000人次的安全行业专家、中国安全行业龙头企业代表齐聚佛山,展示安全产业前沿科技产品,解读安全产业新趋势。
不仅如此,两届安全大会还吸引了海康威视、大疆、东华软件、挪威船级社等超350家安全产业龙头企业参展,以及超4万人次观众观展和超5000人次参与安全生产培训,搭建了互动分享、沟通交流和业务对接的平台,加深了企业和南海的互相了解,推动安全产业在南海的发展,也是南海迎接新风口、拥抱新业态、加快建设新都市的新探索。
在此带动下,目前中国安全产业大会永久会址设于南海大沥,项目总投资约26.8亿元,规划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将建成以安全产业为主题,集会议展览、企业总部、产业孵化、商务配套于一体的国际化会展中心。
立足中国安全产业大会永久会址带来的品牌建立优势、深厚商贸产业基础及南海区积极营造的安全产业发展环境,目前南海正积极开展智慧安全小镇创建工作。据悉,智慧安全小镇总规划面积约3.0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域面积约1.13平方公里,将积极打造安全产业研发科创平台、安全产业展贸平台和安全产业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小镇周边地区的安全制造企业,构建国内创新能力最强、产品最先进、市场反应机制最健全的安全产业链。
新闻推荐
桂城每年投入不少于10亿元用于公园城市建设以四湖聚集不同产业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鹏飞12月4日,《桂城街道“公园城市”战略建设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发布,擘画了桂城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