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人社部门牵头开展首届优秀HR管理者推荐活动,评出十佳HR。/佛山日报记者刘玉超摄
禅城区中式烹调师职业技能竞赛现场,参赛队伍正合力制作拿手菜肴。/佛山日报记者刘玉超摄
禅城人社部门组织举办专场现场招聘会,招聘企业HR 同求职者洽谈岗位细节。/佛山日报记者刘玉超摄
←禅城人社部门包车帮企业接员工返回禅城。/部门供图
文/佛山日报记者刘玉超
通讯员李蓬国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做好全局工作必抓的“牛鼻子”。
今年以来,禅城区人社部门始终以稳就业为工作重心,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力争促就业举措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能用尽用,以“快、细、实”的迅雷务实作风,第一时间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1月~11月,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9831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089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886人”“已举办22场专场现场招聘会,提供职位3394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624人”“累计为1554名劳动者追讨劳务费达2016万多元”“累计完成社保费减免及各项援企资金发放24.68亿元,惠及5万多家禅企”“禅城区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综合执法大队受到国家人社部、省人社厅通报表彰”……一系列数据及“国字号”荣誉背后,是禅城人社部门扛起稳就业保就业的责任担当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保市场主体
舍得真金白银发放24.68亿元惠及5万多家禅企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市场主体有活力,企业在,岗位在,稳住就业的目标就能实现。
中小企业、劳动力密集型的服务业受疫情冲击最大,而中小企业是禅城市场主体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承载了半数的城镇就业,是稳定就业的“蓄水池”。
力保数以万计的市场主体成为禅城人社部门保就业的首选“菜单”。
为此,禅城人社部门积极落实省、市各级援企稳岗等扶持政策。特别是“禅六条”出台后,迅速制定出台“加大企业用工支持”实施细则,对区内企业复工复产包车运输员工、中介机构为企业招工以及企业员工在禅城首次就业进行补贴,同时积极实施退保、援企稳岗补贴、延迟复工补贴等省、市政策。
今年以来,区人社局、区社保局完成社保费减免及各项援企资金发放共计24.68亿元。其中,为5.5万家企业减免社保费,共计金额约23.12亿元;发放4批次受贸易影响企业失业保险费返还,金额高达6347.25万元,惠及138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4649.80万元;发放就业创业类补贴4567万元,惠及3740家企业。
减费簿上“添一笔”,发展活力“加一分”。“降费红利正转化为企业的活力、员工的信心。”禅城区人社局局长邓激扬说。
“禅城政府部门在落实阶段减免社保费政策非常迅速,效率很高,我们制造企业参保缴费人数众多,受益很大。”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人事部部长韩雪并表示,这一重大惠企政策的及时落地,对于纾解企业困难算是帮到点上了。
同样受惠的还有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星光电”)。今年3月下旬,市、区两级人社部门联合开展“三送”(送政策、送资金、送技工)活动,国星光电获得市、区人社部门发放的复工复产政策补贴累计983万元。“解了我们资金紧缺的燃眉之急。”国星光电党委副书记万山说。
当得知企业因疫情影响而面临员工返岗困难时,区人社部门迅速介入,派专车赴云浮、肇庆等省内城市接送员工返岗,累计接回返岗员工2228人次,仅凉山州一地,就用专车接1700多名务工人员来佛山。
在市社保局的指导下,禅城在落实“减、增、降、缓、服”等惠企援企政策中,实现了政策落地“有速度”,资金发放“有力度”,帮扶企业“有温度”,真正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关键词拓就业渠道
巧当红娘22场专场招聘会促人岗精准匹配
就业,一头连着企业运营、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
如何拓展就业渠道保障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禅城人社部巧当红娘,以专场招聘会帮助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牵线搭桥,助力人岗精准匹配。
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疫情期间招工难、缺乏现场招聘渠道的问题,禅城人社部门及时开展各类网络招聘活动。1月至10月,全区网络招聘会累计参加企业近2000家,提供就业岗位约4万个,访问量约37万人次,简历投递数约7万人次。
截至11月,全区举办包括“2020年残疾人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2020年禅城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在内共22场专场现场招聘会,参加招聘企业937家,提供职位3394个,招聘人数17276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624人。
得益于禅城区高校毕业生网络专场招聘会,佛山东软信息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余敏顺利找到一份稳定工作,面试后的第二天,她便去了录用的企业报到试用了。
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禅城人社部门为4868名禅城生源应届毕业生建立实名制登记台账,并安排专人进行“一对一”就业跟踪服务。截至目前,已实现就业4480人,就业率达92%。
针对困难群体,禅城人社部门积极开展就业援助,鼓励企业吸纳困难群体就业,除落实常规性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外,还增加了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新吸纳毕业两年内高校毕业生、失业半年以上人员、退役1年内退役军人的企业,分别按每人1000元、5000元、10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目前,共发放困难群体各类补贴1226万元,惠及4054名困难人员。
同时,禅城人社部门还对禅城区人力资源市场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并整体搬迁到佛山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季华园)。
此外,禅城人社部门还积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通过开展“我们是追梦人”第六届佛山(禅城)大湾区创业合伙人大赛活动,吸引港澳乃至湾区城市更多优质创业项目、优秀创业团队落户禅城创新创业;打造全区“1+N”创业孵化基地示范群,目前全区11家创业孵化基地在孵企业(团队)1003个,累计带动就业15236人。共发放各类创业补贴资金1546万元,惠及1758家创业企业。
关键词提就业技能
活动为媒做实做精三大培训工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稳定和扩大就业,既需要“输血式”的财政补贴政策,更需要“造血式”的技能培训。
今年禅城区委四届八次全会报告和区政府工作报告,在强调“完善就业工作体系,强化就业服务供给”时,均提出要深入落实“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培训工程。
对此,禅城人社部门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立足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人才队伍建设三个工作维度,为全区企业、职工提供优质、便民、高效的职业技能提升服务。
通过创新培训方式,推进多层次培训。今年以来,禅城人社部门共组织2297人完成“粤菜师傅”餐饮人才技能培训,建立了禅城区“粤菜师傅”在岗人才数据库,完成315名“中式烹调师”以及150名“中式面点师”入库。推动成立3家市级、4家区级“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建立1家市级、2家区级“粤菜师傅”技能人才实训基地,评选出6个区级“粤菜师傅”实践基地。
“"粤菜师傅"实践基地的设立,给我们这些园区餐饮企业的厨师很大鼓舞,有利于大家发挥自身特色,做好"传帮带"。”中国高级烹调技师、佛山名厨何金灿说。
职业技能竞赛既是技术交流的契机,也是产业文化传播的平台。今年以来,禅城突破传统的职业技能培训方式,以赛代练,相继举办了禅城区中式烹调师职业技能竞赛、佛山市育婴员职业技能大赛暨禅城区选拔赛、佛山市焊工(电焊工)职业技能大赛暨禅城区选拔赛、禅城区“领航杯”茶艺师职业技能竞赛表演赛等多项赛事,锤炼禅城各类人才队伍,不拘一格选拔和培养高素质的产业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全区共有300多家企业、5万余名职工参与了线上培训,3万余名职工完成培训并取得实效。通过充分利用线上培训平台的优质资源,有效提高了广大企业职工的技能水平。
截至目前,禅城区技能人才总量已达到17.3万人,组织开展技能培训约42410人次,全区共有29家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承接全区技能培训工作。
◎相关链接
全区多项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完成率超100%
今年以来,禅城人社部门大力实施普惠性技能提升补贴政策,统筹利用社会各类职业培训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共组织开展技能培训42410人次,发放各类补贴合计7399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上级培训补贴政策具体要求和考核指标,全区多项职业技能培训任务超指标完成。
其中,企业新型学徒制备案任务500人,实际完成812人,完成率162.4%;适岗培训任务30000人,完成补贴发放人数31655人,完成率105.5%,发放补贴金额3106.243万元;以工代训任务40000人,完成补贴发放人数40681人,完成率101.7%,发放补贴金额3806.4万元。
同时,粤菜师傅培训任务1000人,实际完成2876人,完成率287.6%;南粤家政培训任务2400人,实际完成4422人,完成率184.2%;农村电商培训任务100人,实际完成200人,完成率200%。
加快打造尊才聚才用才新生态
引才聚才谋发展;育才用才添活力。
2020年以来,禅城人社部门全力做好人才工作,提升引才育才水平,加快打造出“尊才聚才用才”新生态。
通过调研编制2020年全区紧缺人才目录,实现对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紧缺人才的科学预判,为政府制定人才政策提供依据,助力“精准引才、靶向引才”。
同时,禅城人社部门还严格落实市、区两级人才政策,全年审核各类人才申报5600多人/次,发放补贴1137万元,组织区内5家龙头企业参与“博交会”,与国内外各类人才进行洽谈对接。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人才。今年9月,市人社局、区人社局、祖庙街道办事处三方共建的佛山市博士和博士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正式开园迎客,已吸引11个项目入驻,计划在未来三年累计引入80个有博士博士后的创业项目。
随着博士和博士后创新载体的不断壮大,禅城正加速形成人才集聚的良好态势。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国家博士后工作站1家、分站5家,现有国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佛山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分站10家、广东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5家,全区博士后科研载体共计21家。新增进站博士后5名,出站博士后3名,现有在站博士后17人。
此外,禅城人社部门还开展了首届优秀HR管理者推荐活动,评选出“十佳HR”“最佳人气奖”1名、优秀奖10名;成立了禅城区HR俱乐部,为全区HR开展活动、人才招聘、人才交流提供平台和场所。
新闻推荐
11月28日,佛山教育口碑榜颁奖暨优质学校见面会举行。佛山石门中学老师与市民现场互动。/佛日报记者符诗贺摄文/...